■文/張云普 鄒德慶 焦欣萍
大慶,在黨指引下前行
■文/張云普 鄒德慶 焦欣萍
大慶之路是一條在黨指引下,不斷弘揚大慶精神而走出的科學發展之路。
這是一個“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光榮群體,幾十年如一日,挺起了中國石油工業的脊梁;這是一個以鐵人王進喜、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為代表的英雄隊伍;這是一個由一口油井、一間地窩子發展起來的現代化礦區……始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聽黨話、跟黨走,弘揚大慶精神,已為國家生產原油20.7億噸,有力地支撐起中國經濟發展,它就是令世人矚目的大慶油田。
“大慶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大慶油田為國家、為人民所做的歷史貢獻,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胡錦濤總書記對大慶油田給予了高度評價。實踐證明,大慶之路是一條在黨指引下,不斷弘揚大慶精神而走出的科學發展之路。
大慶油田從誕生時起,就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聽從黨的召喚,在任何形勢下,都把自己的發展進步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始終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旋律。
上世紀60年代,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在國家經歷困難考驗時期有力地支撐了我國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運轉。51年來,大慶油田向國家上繳各種稅費近2萬億元,累計上繳各種稅費1萬多億元,在國家發展中發揮了國有骨干企業的支柱作用,培育形成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這一寶貴財富,成為中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
步入“十二五”,大慶人再次擔當起維護國家能源安全重任,莊嚴承諾“十二五”期間,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堅定不移。
“我們只有牢記使命、勇挑重任,把維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作為首要的政治責任,才能更好地推進大慶油田新時期的新發展。”大慶油田公司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王永春堅定地說。
新時期的大慶油田,大力弘揚大慶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心系祖國、胸懷全局,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通過發展定位、戰略布局,實踐著黨中央的要求與指示,在發展中繼續發揮骨干與中堅作用,為探索社會主義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了成功范例。
51年來,大慶油田生產生活條件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沒有丟,繼續為國家“奉獻能源、創造和諧”。
大慶人始終堅持開拓進取、艱苦奮斗,切實把創業精神體現在原油持續穩產、整體協調發展上,推動國家經濟和地方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在黨的指引下,大慶油田職工為穩產4000萬噸日夜奮戰。 攝影/趙永安
資源型企業上產難,穩產更難。大慶原油4000萬噸穩產,是中國石油集團交給大慶油田的政治任務,是最大的大局。
按照《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綱要》的規劃,至2020年,大慶油田油氣當量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通過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的成功實現,在國家能源布局中繼續保持重要地位,確保大慶紅旗高高飄揚。
為此,大慶油田積極實踐轉變發展方式,突出抓好“發展、轉變、和諧”三件大事。大慶油田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作出了許多探索,在優化結構、練好內功、降低能耗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真正改變高投入、低產出、高增長、低效益的狀況,實現了經濟增長的持續性、經濟結構的合理性和經濟發展的協調性。
“沒有效益的油一噸不要”。大慶油田對開發部署進行了優化調整,牢固樹立“靠精細水驅挖潛保穩產,而不是靠多打井多建產能保穩產”的思想。他們突出長垣水驅主體地位,從控投資、降成本、提效益出發,對穩產規劃方案進行了調整,加大水驅產量在穩產中的比重,合理控制化學驅和外圍產量規模。與原規劃相比,長垣水驅2010-2012年多安排產量267萬噸,長垣產量比重由81.5%提高到84.37%。
大慶油田在確保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的同時,把“走出去”上升到了企業的戰略層面,著力抓好外拓市場,通過“走出去”轉變發展方式。如今,大慶油田像重視原油穩產那樣重視“走出去”。2011年,大慶油田外部市場瞄準收入210億元目標,其中海外市場收入50億元。
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堅定不移地實施黨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大慶油田實現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歸根結底要依靠科技進步。科技的進步與創新,則被大慶油田視作企業發展的戰略支點。
在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中,廣大油田職工把革命精神和科學態度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三老四嚴”、“四個一個樣”的務實精神,秉承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大搞科學實驗和技術攻關,自主創新能力得到增強,走出了一條具有大慶油田特色的科技創新之路。
大慶油田從一開始投入開發,就把開拓進取的滿腔熱情同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始終注重發揮科技的主導作用,突破油田開發的瓶頸制約,把握規律、運用規律,做到科技超前15年儲備、超前10年攻關、超前5年配套,從而實現了科技的有序接替和油田的良性開發。
大慶油田創造了世界領先的油田開發水平,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他們正在建設一個在國家能源布局中始終保持重要地位的百年油田,保持油田開發的領先水平,保持經濟貢獻的穩定增長,保持精神品牌的歷久彌新,保持大慶紅旗的政治地位。
大慶油田集中應用自主創新技術進行精細挖潛,實現了長垣水驅示范區產量不降、含水不升,外圍示范區老井自然遞減率減緩3個百分點,已初步見到成效。同時,他們大力提高聚驅效率,三次采油已連續8年產油1000多萬噸,創出了歷史新水平。
科技創新是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大慶人發揚“三超”精神,堅持集中方向、集中隊伍、集中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攻關,正進一步發展完善油田開發配套技術,讓油田發展動力充足。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大慶油田自覺踐行“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統籌兼顧區域經濟、自然環境、社會進步協調發展,更好地樹立起負責任的國有企業的良好形象。
他們高度關注民生,切實解決廣大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企業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職工群眾。“十一五”期間,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構建和諧礦區的步伐步步踏實,小區更綠了,路面更寬了,物業服務更好了,宜居指數更高了,廣大員工群眾的笑臉也更多了。
構建和諧礦區不僅是政治、是大局、是責任,而且是讓廣大員工群眾共享油田發展成果的民生大事。今年“五一”,2.3萬戶創業城工程開工,讓“老會戰”生活得更幸福。
目前,大慶油田礦區148個小區中已建成了36個國家級示范小區、50個省級示范小區。面向未來,《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綱要》對礦區發展規劃清晰明確:“5年內,要讓油田居住區全部達到省級示范小區標準,國家級示范小區達到50%以上,全面建成中國石油和諧示范礦區。”“企業關心我們,發展的成果惠及職工,如今的生活更幸福,以后還會更美好。”這是大慶油田員工群眾的深切感受。
大慶油田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多舉措大手筆打造民生工程,從居住到出行,從方便就醫到環境改造,讓油城處處更美麗,讓油田員工幸福指數持續上漲。
“我們發揚大慶精神,繼承優良傳統,永遠扛紅旗、當先鋒、打頭陣,做時代的領跑者,把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為中國石油整體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姜萬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