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金波
入川取經學川化
■文/趙金波
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開建以來,創新管理模式,到處閃耀著精細、經典、精益求精的光輝,多次得到中國石油集團領導的首肯,吸引了許多企業先后前來取經。
初夏時節,在成都平原西北的葛仙山下、小石河畔的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施工工地上,煉油區、化工區矗立的塔林遙相呼應,“萬里管線安裝攻堅競賽”正在全力推進,呈現出一幅壯美的建設畫卷。
偌大的施工工地上,除了不時閃爍的弧光和星羅棋布的起重臂高揚低轉,看不到車水馬龍,聽不到人聲鼎沸。各裝置區工藝管線安裝、防滲膜敷設、智能化作業、第三方監督檢測……無不閃耀著精細、經典、精益求精的光輝。項目開工建設兩年多來,先后有寧夏石化、廣東石化、大慶石化、西南油氣田公司等10余家單位入川取經。
是什么“魔力”引來油田、煉化不同板塊的新老企業到此學習和取經?答案是四川石化公司創新建立的業主全過程參與的項目建設管理模式。

◎葛仙山下紅旗擺,座座煉塔豎起來。
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是推進西南地區和諧社會建設的戰略性工程,是中國石油推進主導裝置集中布局、資源配置集合優化、經營管理集約運作、特色技術集成應用的標志性工程。被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四川災后重建重點項目。
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主要有業主管理模式(傳統指揮部模式)、PMC管理模式(項目管理承包商、IPMT管理模式(聯合項目管理團隊,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 Team)、管理咨詢承包商模式等。
哪一種模式更適合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項目開工前,四川石化一班人充分考察以往項目建設管理模式的優缺點,縝密分析立項、設計、采購、施工、生產準備、投料試車等各環節管理要求,審慎權衡公司當前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儲備情況,決定創新建立業主全過程參與的項目建設管理團隊,聯合總包商、供應商,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共同打造具有四川石化特色的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模式,追求工程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具體施工的每一個細節完美,難以超越和復制。
模式一定,制度先行,流程引路,表單落實。四川石化公司編制了《中國石油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管理手冊》,明確管理團隊各方的責、權、利,規范質量、HSE、進度、投資、組織協調關鍵要素管理,保證工程建設全面實施吊裝一體化管理技術、專業化施工管理技術、工廠化預制管理技術,提高施工質量和工效。同時開發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提高計劃、組織、協調、指揮和控制的效率和效益,實現標準化、規范化、透明化管理,為落實《管理手冊》要求提供一個快速、可靠的項目協同運作平臺。
一定管理模式下管理體系高效運行,要靠全面貫徹戰略意圖、主動完成預定任務的執行團隊來推動。
四川石化公司把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的總體要求,濃縮為“典范式”目標——建設“結構優化、技術先進、裝備精良、生態友好、組織精干、管理規范的典范化煉化一體工程”。依托創新建立的業主全過程參與的項目建設管理團隊,遵循與一體化項目管理相配套的制度、標準和管理程序體系,下沉管理重心,引導和規范全體參建單位以“典范式”作為共同的價值追求,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建設難以超越和復制的典范式工程。
業主四川石化公司從公司總經理到責任工程師,各子項目承包商從總包單位負責人到施工項目經理,天天撲在建設工地,完善施工方案、協調解決問題,有效規避了技術風險、法律風險和誠信風險。各參建單位大力應用新技術、優選先進施工工法,拋丸除銹、清水混凝土、防滲漏等施工工藝,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等工法,以及人員旁站、平行檢驗、現場巡視等監理手段兼施并用,爭先在工地上留下精彩的一筆。

◎精心打磨,確證設備安裝質量。
中油六建四川石化項目部裂解爐項目經理蒲文勝指著裂解爐混凝土基礎自豪地說:“我們澆筑的混凝土全部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而且地下地上一個樣。”
夏日驕陽下,273根清水混凝土基礎柱“素面朝天”,透著沉穩的“個性”。蒲文勝說:“起初,業主要求我們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各參建單位擔心人力物力投入和工期延長,影響工程效益。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各參建單位嘗到了甜頭。通過加強施工過程控制等措施,清水混凝土施工不但沒有延長工期,而且免除了抹灰等二次施工投入。更主要的是這一先進工藝的成功實踐,增強了我們參與建筑市場的競爭力。”蒲文勝笑在臉上,喜在心里。
業主全過程參與的項目建設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團隊,遵循“典范式”這一共同的價值觀,兩年多的實踐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優質高效的建設業績。碳四聯合裝置4天時間安裝管線 3700米,完成焊接當量 7500個,質量檢測一次合格率100%。丁辛醇裝置現場制造設備焊接合格率達到99.4%,安裝完成工藝管線2900米,無損探傷合格率100%。自備電站150米煙囪中心點測量偏差為零,成為極品工程。丁烯—1球罐、乙烯球罐、丁二烯球罐接連取得焊接一次合格率100%的好成績,被譽為三座“罐王”。截至今年5月初,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土建施工基本結束,安裝設備5818臺套,完成總量的59.1%。內涵本質領先、比較優勢明顯、外在形象優良的典范式工程初具規模。
在確保四川石化項目實現建得好、開得起、穩得住、效益高目標的同時,讓各參建單位的經濟結構有所優化,增長方式有所轉變,管理技術水平有所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有所增強,是業主全過程參與的項目建設管理模式追求的另一個目標。
四川石化發起建立以“合作共贏,鑄就經典”為主題的“中國石油四川石化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峰會”制度,2008年2月起,項目建設管理團隊各方每季度聚首論道,不斷完善工程建設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管理流程和提升執行能力,強化管理平臺建設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建言獻策,共議共商。截至目前,已召開10次“峰會”,均有較大的收獲。
已完成的煉油區龍頭—常減壓“三塔”現場組對安裝,施工質量一次檢測合格率99.7%,進度和質量為國內同類設備安裝施工最高水平,預制完成的工藝管線質量一次檢測合格率也達到了99.72%高水準。化工區乙烯裝置28000多噸鋼結構預制安裝已經基本完成,施工質量一次檢測合格率達到99.78%。
中油六建在裂解爐施工中將過去對流段框架、集煙罩、煙風道分別制作,分別吊裝就位的施工方法,改為地面把集煙罩和煙風道裝入對流段框架內,形成整體模塊,然后起吊就位到距地面35米高的安裝點。首創我國大乙烯項目建設模塊化施工工法,大幅度提高了施工質量,施工幾何偏差小于2毫米,還不到設計要求的五分之一,成為他們今后闖市場的一張王牌。
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管理模式實現了業主和承建單位的合作共贏。項目開建以來,管理模式和施工質量多次得到中國石油集團領導的首肯,吸引許多企業先后前來取經。參與項目建設的中國成達公司已發出邀請,希望四川石化參與管理他們的下一個建設項目—南充石化園區。
本文圖片均由趙金波、單中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