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坤,張純鋒
(大冶有色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豐山銅礦, 湖北黃石市 435005)
空場法采礦在豐山銅礦南緣的應用
楊 坤,張純鋒
(大冶有色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豐山銅礦, 湖北黃石市 435005)
根據(jù)豐山銅礦南緣-187.5~-175 m分段-15線至+15線礦塊的安全現(xiàn)狀,首次采用分隔頂板暴露面積的分段空場法,詳細介紹了其采準、切割、回采工作方案。實踐證明,該段順利回收礦量23504 t,回收率達到58%,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jīng)濟效益。
空場采礦法;安全回采;切割工程;頂板控制
豐山銅礦南緣-137.5 m分段以上-15~+15線礦塊原采用下向分段碎石膠結充填法,后來因巖石有蝕變,質(zhì)地較松軟,極不穩(wěn)固,繼續(xù)采用下向分段碎石膠結充填法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則于2005年對-137.5~-175 m分段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礦。-137.5 m分段是2種采礦方法的銜接分段,而當時因技術原因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沒有將-137.5 m分段的充填體放下來,造成1個約高30 m、寬50 m、長40 m的空場,如圖1(a)所示。
生產(chǎn)過程中,采場內(nèi)片幫冒頂時有發(fā)生,邊幫多處有較大裂隙,則在沒有覆蓋層的掩護的情況下,如繼續(xù)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作業(yè),將給供礦的人員和設備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脅。因此在2008年底,-187.5 m分段-15~+15線礦塊采切工程完成后,此處就被擱置,急需對其采礦方法進行優(yōu)化,減少采場的暴露面積,以便安全、經(jīng)濟的回采該段礦石。
豐山銅礦南緣-187.5~-175 m分段-15~+15線礦塊為矽卡巖型和大理巖型銅礦石,矽卡巖呈細粒浸染狀構造,節(jié)理裂隙不甚發(fā)育,中等穩(wěn)固,硬度系數(shù)f=8~10,平均體重3.09 t/m3。大理巖有蝕變(綠泥石化,蛇紋石化等),質(zhì)地較松軟,極不穩(wěn)固,硬度系數(shù) f=6 ~8,平均體重2.86 t/m3。
豐山銅礦南緣-175~-137.5 m分段-15~+15線礦塊原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采場垂直礦體走向布置,長度為礦體厚度,進路棱形布置,分段高度12.5 m,進路間距10 m。采用圓盤鑿巖臺架裝YGZ-90型導軌式獨立回轉(zhuǎn)鑿巖機,鉆鑿直徑Φ65 mm上向扇形孔,最大孔深9.5 m,炮孔排距1.5 ~1.8 m ,孔底距1.6 ~2.0 m。在每個采場靠上盤掘進2 m×2 m的切割井,井深10 m,回采時由切割井從上盤向下盤后退式逐步回采。爆破采用粉狀2#巖石炸藥,F(xiàn)ZY-100型風動裝藥器裝藥,裝藥密度0.95~1.0 g/cm3,采用孔底起爆器加非電導爆管雷管起爆后,用斗容為2 m3的WJ-2型柴油鏟運機從回采進路將礦運至溜井放出。
優(yōu)化后的采礦方法為采用分隔頂板暴露面積的分段空場法。礦塊布置及構成要素、采準工作基本上和原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一樣,只是在切割和回采工作上加以優(yōu)化。
(1)切割工作。在每個采場靠上盤掘進2 m×2 m的切割井,切井兩邊施工2排輔助孔,排距1 m,深孔孔深分別為5,7,9 m。在距切井井邊0.5 m處布2排上向扇形孔,孔深為10~11 m,排距1.5 m,孔底距1.6~2.0 m。再間隔3.5 m 布置下一步距切割井及2排扇形上向孔。以此類推布置切割工程。
(2)回采工作??可媳P在已經(jīng)形成的切割井為自由面用深孔分段微差起爆進行擴槽,以切割槽為自由面逐排爆破回采炮孔,每次起爆1排炮孔,2排做1個回采循環(huán),再間隔3.5 m放下1個回采循環(huán),采區(qū)礦柱厚3 m、高12 m、長10 m;礦房寬3.5 m、高15 m、長10 m。礦柱用于保證礦房跨度不超過安全極限跨度,如圖1(b)~圖1(d)所示。

圖1 南緣-187.5 m礦塊回采布置示意
(3)供礦。由WJ-2型柴油鏟運機從回采礦房將礦運至溜井放出,確保鏟運機在厚度3 m、高12 m、長10 m的礦柱掩護下供礦。
(4)通風。采場鑿巖爆破作業(yè)產(chǎn)生的粉塵、炮煙對作業(yè)人員健康危害很大,因此,工作面通風的風量應保證滿足排塵和排除炮煙的需要,不得低于0.15 m/s;新鮮風流經(jīng)分段運輸平巷經(jīng)聯(lián)絡道到采場,清洗工作面后的污風經(jīng)采場的上分段的聯(lián)絡道到上分段回風巷,采用抽出式通風。為保證采場的通風效果,在采場的分段運輸平巷聯(lián)絡道處安設1臺局扇。
(5)頂板管理。在每次崩礦后,對出礦巷道的頂板要進行嚴格檢查和撬毛工作,對局部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的地段進行錨桿支護及噴砼支護;出礦后迅速進行對礦房眉線口進行封堵,盡量減少礦房的暴露時間。在構造裂隙發(fā)育密集帶及其風化帶附在構造裂隙發(fā)育密集帶及其風化帶附近,巖礦石完整性差、穩(wěn)固性不好,個別地段發(fā)現(xiàn)有擠壓構造破碎帶,在開采過程中應加強地壓監(jiān)測和觀察,以防止出現(xiàn)冒頂、片幫等事故。
2010年6月底,豐山銅礦南緣-187.5~-175 m分段-15~+15線礦塊回采工作安全順利完成。實際共回收礦量23504 t,綜合品位0.70%,金屬量164.53 t,回收率達到58%,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jīng)濟效益。
實踐證明,采用分隔頂板暴露面積的分段空場法,回收在沒有覆蓋層造成空場的采場的方案,在采場巖石較穩(wěn)固的情況下是切實可行的,可在今后同類采場中推廣利用。
[1] 《采礦手冊》編輯委員會.采礦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0.
[2] 古德生,李夕兵,等.現(xiàn)代金屬礦床開采科學技術[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9
[3] 楊 坤,張純鋒.豐山銅礦北緣安全回采的探討[J].采礦技術,2010,10(2):1 -2,14.
2011-02-18)
楊 坤(1971-),男,廣西全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采礦技術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