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研究》課題組
我國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研究
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研究》課題組
軟件 知識產權保護 保護指數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法學院

我國軟件業規模龐大,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客觀反映我國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提高我國知識產權競爭力,服務于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和創新型國家發展目標,我們設計了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由影響軟件知識產權保護要素(包括生產力要素和環境要素)加權構成,是知識產權競爭力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題組選擇了有代表性的12個城市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這12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大連、南京、杭州、濟南、長沙、珠海、深圳、廣州、成都、西安,其中除深圳外的11個城市既有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全國共有11個,由工信部認定)又有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全國共有35個,由科技部認定),而深圳擁有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由于其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驅城市,經濟發展模式和科技實力有一定特色,作為研究對象具有其特定意義。上述12個城市涵蓋了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從經濟規模上既包括北京、上海這種世界級大都市,也包括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城市。這些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差異,定位有所不同,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也各有特色,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軟件產業是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產業。
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本身又是一個綜合性指數。為了科學合理地確定保護要素,使其能盡量反映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的真實情況,課題組反復論證,最終提出了如下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計算公式:

其中,S為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45≤S≤100)
Wi為加權系數(Wi≤100%,W1+W2+……Wn≤1)
Xi為保護要素量化后的因子(45≤Xi≤100,分12級,級差為5,可取級差之間的數值,如48,52等,數值大為優。)
其中,加權系數由業界專家組綜合評定,量化因子與保護指數均為“賦值”,即比較研究對象之間的相對值。例如,“軟件產業貢獻率”為100,其意義并不指該城市軟件產業產值占該城市GDP為100%,也不意味該城市軟件的貢獻率為滿分,而僅指該城市軟件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在研究對象中為最高。
經課題研究,因子Xi共有6個:軟件產業貢獻率、使用正版軟件意識、軟件版權登記、軟件專利申請、軟件行政保護、軟件司法保護。軟件產業貢獻率、軟件專利申請量和軟件版權登記量屬于生產力要素,軟件司法保護、軟件行政保護和軟件正版化意識屬于環境要素。
(一)軟件產業貢獻率
軟件產業貢獻率是指一地區軟件產業產值占當地GDP的比例,反映地方軟件產業對當地經濟的貢獻大小。盡管軟件產業對城市GDP的貢獻率與城市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沒有直接對應的關系,但其能夠從側面間接反映該城市軟件產業的投入、規模、政府重視程度,是對城市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力度的一個積極評價因素。一個城市的軟件產業對GDP貢獻率越高,越會受到政府的重視,進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以及司法、行政的投入也會相應提高。北京軟件產業對GDP的貢獻率連續兩年位居第一,2009年位居第二,同時其對軟件知識產權的保護也相當重視。計算目標城市的軟件產業貢獻率,首先需要掌握各城市的軟件產業產值及各城市GDP值。
(二)使用正版軟件意識
加強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推動軟件正版化活動,城市軟件正版化程度與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呈正相關關系。鑒于軟件正版化或盜版率的統計存在很大的困難,而簡單的調研又容易使結果誤差太大,導致數據的不可信性,因此課題組從“使用正版軟件意識”這一角度考察目標城市的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普及正版軟件的使用意識既是軟件正版化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體現軟件正版化成效的一項重要衡量指標,因此不難推出,使用正版軟件意識的高低與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也呈正相關關系。
(三)軟件版權登記
根據《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計算機軟件依法享受著作權保護,登記并不是計算機軟件受到保護的必要條件,但是計算機軟件版權登記仍是通常的做法,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反映軟件知識產權的產出。原因在于:一方面,計算機軟件登記具有證據效力,有利于權利人行使權利;另一方面企業可以根據軟件登記享受一系列政策優惠。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研究中,軟件版權登記保護因子是重要的生產力要素。
(四)軟件相關專利申請
軟件相關專利是指與計算機軟件(程序)相關的專利的總稱。由于版權保護只要求獨創性,而專利保護要求創造性,一般認為,含有專利技術的軟件創新成果具有更高的創造性高度。為此,本研究報告以軟件相關專利申請作為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研究中生產力要素的一個因子1.課題研究中,我們曾經考慮以“已授權的軟件相關專利申請量/總的軟件相關專利申請量”作為因子。但是,由于專利授權和申請受理之間的時間差無法確定,導致兩個數值無法形成希望的比值關系,也就不能代表真實的軟件產業創新產出。。
加強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推動軟件正版化活動,城市軟件正版化程度與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呈正相關關系。
軟件相關專利保護因子和軟件版權登記保護因子的計算均有兩種不同的基礎:一種是以萬人軟件相關專利申請數作為基礎,一種是億元產值軟件相關專利申請數作為基礎。經過課題組成員的對比研究,最終兩者以億元軟件產業產值作為基礎計算兩個保護因子。
(五)軟件行政保護
在我國,計算機軟件的保護手段主要包括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軟件行政保護,是指承擔保護軟件知識產權職能的行政機關(以下簡稱:行政執法機關)查處侵犯軟件知識產權行為及國家和地方財政對軟件行政保護工作的投入。就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承擔軟件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職能的行政機關有海關、版權局(或合并后的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工商局和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等。相對于司法保護而言,行政保護具有程序簡便、效果直接、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由于軟件開發技術含量大、成本較高,但復制容易、侵權成本較低,因此,行政保護具有一定的優勢。而且,與軟件司法保護的被動性、事后性相比,軟件的行政保護具有主動性,存在事前預防侵權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侵犯軟件知識產權造成的損失,還能有效的降低權利人維權成本。因此,軟件的行政保護與軟件司法保護應當是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關系。

2007-2009年我國12個目標城市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2.研究報告中的數據有一部分是課題組直接采集的數據,而更大一部分是利用官方或其他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數據主要以2007年至2009年三年平均值為基準。
在本課題研究中,軟件行政保護指數設計采用兩級結構。第一級指數構成了軟件行政保護指數的三個基本方面:軟件行政執法投入、軟件行政執法結果以及軟件行政執法透明度。行政投入又包括了三個二級指數:各城市行政執法機關配備的執法人員數、執法人員數與該城市軟件登記數量的比值、以及執法人員數與該城市軟件產值的比值。行政執法結果包括七個體現執法結果的二級指數:處罰案件數與立案數比值、行政處罰案件數、收繳盜版軟件數、查處單位數、取締單位數、罰款總額、平均罰款額。行政透明度包括兩個二級指數:信息公開程度與調研數據獲取難易程度。
(六)軟件司法保護指數
計算機軟件包括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目前,其保護主要是通過著作權保護來實現,因此本課題所研究的軟件司法保護指數,僅限于軟件著作權的司法保護指數。關于軟件司法保護指數,本課題從軟件司法保護軟環境、軟件民事司法保護及軟件刑事司法保護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論證。軟件司法保護軟環境,是指抽樣城市法院對包括軟件在內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水平以及采取的相關措施,由以下指數構成:抽樣城市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所投入的人力;從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審判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否設立了專業的知識產權審判庭;是否采用了“三審合一”的知識產權審判模式,統籌協調知識產權的民事、刑事及行政司法保護;是否充分意識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及司法尺度統一的重要性,發布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范性意見或指導性意見;司法保護的透明度;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是否采取了其他舉措等。
依據司法保護途徑之不同,軟件司法保護指數可分為軟件民事司法保護指數和刑事司法保護指數。軟件民事司法保護指數包括抽樣城市受理的案件數量及與抽樣城市常住人口之比、案件的審理周期、臨時救濟措施、作出侵權判決比例、損害賠償額支持比例、單種被侵權軟件賠償數額、損害賠償額計算方法、賠禮道歉責任的適用、消除影響責任的適用、案件裁決方式、民事判決的執行等;軟件刑事案件司法保護指數包括刑事案件受理量、平均審理周期、平均有期刑刑期、財產刑金額、刑事附帶民事單種軟件賠償金額等。
課題組本著學術中立和客觀的原則對12個城市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進行研究、評估,以反映其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的真實情況。經過研究,2007-2009年我國12個目標城市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見下表:

在12個城市中,北京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的生產力要素和環境要素普遍的都比較高,這表明北京軟件產業發展的優勢比較明顯,其余11個城市大致可分為3個團隊,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為第一團隊,廣州、成都為第二團隊,濟南、長沙、珠海、西安、大連為第三團隊。
分析上述保護指數表中的各項量化因子,大多數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也有其需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在軟件產業貢獻率方面,北京、深圳、珠海、南京4個城市處于12個城市的前列,2007-2009年,北京市軟件產業對其GDP的貢獻率為14.76%,深圳市軟件產業對其GDP的貢獻率為13.15%,珠海市軟件產業對其GDP的貢獻率為12.82%,南京市軟件產業對其GDP的貢獻率為12.57%。
在使用正版軟件意識方面,課題組利用網絡平臺針對軟件應用最普遍、受盜版侵害最為嚴重的系統軟件、辦公軟件、殺毒軟件等三類軟件進行抽樣調查,并利用統計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從抽樣調查結果看,上海市的狀況最好,其次是北京市、杭州市和廣州市。不過,這一結論是根據網絡隨機抽樣調查得出的,因樣本數量有限,不一定代表全面客觀狀況,僅作參考和探討之用。
在軟件版權登記方面,北京市表現最為活躍,平均億元產值的版權登記數為10.50套;其次是杭州市,平均億元軟件產值的版權登記數為7.19套。
在軟件相關專利申請方面,深圳市表現最為突出,其次是北京市。2007-2009年,深圳市年平均專利申請量為791件,每萬人軟件相關申請數為0.90,北京市年平均專利申請量為963件,每萬人軟件相關專利申請數為0.57。
軟件行政保護主要反映的是地方政府行政查處非法軟件執行的狀況,分軟件行政執法投入、軟件行政執法結果和軟件行政執法透明度三個要素。根據可獲取的信息綜合考量結果表明,成都市、北京市、上海市表現較好。但是鑒于現行體制下行政執法的透明度普遍不足,統計口徑不統一,該結果只作為參考。
在軟件司法保護方面,由于我國是個統一的法制國家,各城市軟件司法保護的狀況總體比較均衡,綜合軟件司法保護環境、軟件民事司法保護及軟件刑事保護三個方面的各種要素,上海市、北京市、西安市、南京市的狀況比較突出。
本報告為學術研究性質。課題組本著學術中立和客觀的原則對12個城市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進行研究、評估,以反映其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的真實情況。本課題的研究是我們系列研究的一個嘗試,由于經驗不足,加上數據來源未成系統,如統計數據來源及口徑,多數數據是三年平均值,而個別數據(如使用正版軟件意識)是2010年的測試數據等,因此研究報告難免有不妥之處,歡迎各界批評指正。
為客觀反映我國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狀況,課題組設計了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指數,由影響軟件知識產權保護要素加權構成,是知識產權競爭力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