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與社會共享:讓發展成果惠及民眾
——亞洲政黨專題會議綜述
■ 單小桐/文
2011 年9 月2—6 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主辦、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協辦的亞洲政黨專題會議及相關活動在南寧舉行。此次會議以“發展與社會共享:讓發展成果惠及民眾”為主題,下設“ 亞洲政黨發展理念探索”和“推動發展成果全民共享——政黨的作用”兩個分議題。共有來自26 個國家、52 個政黨以及拉美和加勒比政黨常設大會、亞洲議會大會的觀察員等共137 名外賓與會。來自中聯部、中央外辦、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衛生部、國家民委等中央國家部委以及廣西區委、區政府和相關廳局的中方嘉賓和代表一同出席。
此次會議是在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簡稱政黨會)框架下舉行的多邊活動,是中國共產黨繼2010年成功主辦亞洲政黨扶貧會議后舉辦的又一次關注發展問題的專題會議。
會議得到中外各方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與會嘉賓包括東帝汶總統奧爾塔,老撾國家副主席、人民革命黨中央書記、政治局委員本揚夫婦,柬埔寨副首相兼內閣辦公廳大臣、人民黨中央常委索安夫婦,政黨會常委會主席德貝內西亞、聯合主席兼秘書長鄭義溶等。參會政黨代表包括13位黨主席或總書記,8位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與會52個外國政黨分別來自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東亞和南太地區,其中包括20個執政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向會議發來賀信,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向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如何緊跟世界發展新趨勢,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如何更好地兼顧速度和質量、效率和公平,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依然是擺在亞洲各國政黨、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習近平強調,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繼續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們愿同亞洲各國政黨分享治國理政經驗,互學互鑒,共同進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深化亞洲政黨交流合作 共創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主旨講話。周永康在主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亞洲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正在為世界的發展和進步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同時,許多亞洲國家仍面臨著發展不充分、發展水平不高的主要矛盾,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問題,肩負著提高發展質量、縮小貧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公平公正的艱巨任務。
周永康介紹了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及經驗體會:一要堅持符合國情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二要堅持科學發展的戰略思想。三要堅持民生優先的執政理念。四要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五要堅持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
周永康強調,政黨是國家的重要政治力量。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同亞洲政黨的友好合作。政黨會成立以來,中方一直積極參與,并多次承辦有關會議。為進一步深化亞洲政黨間的交流合作,周永康提出四點建議:一要堅持平等相待,促進政黨友好。二要把握時代大勢,維護共同利益。三要分享發展經驗,推動共同發展。四要拓展交流層次,豐富合作內涵。
開幕式前,周永康集體會見了與會的外方嘉賓及主要代表,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周永康說,不久前,我應邀訪問了五個亞洲國家。通過此訪,我對中國與亞洲兄弟國家間的深厚友誼有了更加直接的體會,對亞洲兄弟國家民眾盼發展、求富裕的強烈愿望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這次亞洲政黨專題會議主題的重要意義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希望與會代表圍繞主題深入交流研討,將本次會議開成一個深化亞洲各國傳統友誼的會議、促進亞洲政黨間務實合作的會議、推動亞洲國家繁榮發展的會議、增進亞洲人民福祉的會議。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本次會議發來視頻賀辭。他說,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已崛起為全球經濟新的領跑者,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對于縮小發展差距、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至關重要。他強調,要大力增加民生投入,使社會保障體系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柱。
奧爾塔、本揚、索安、德貝內西亞及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等也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與會嘉賓對習近平賀信及周永康主旨講話予以高度評價,盛贊中國科學發展、民生優先及愿與亞洲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理念、政策和實踐。奧爾塔表示,中共舉辦的“發展與社會共享”會議契合了時代潮流,為亞洲政黨平等交流、共謀發展提供了平臺。他強調,亞洲政黨有責任在減貧、改善民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各國只有密切合作,才能整合資源、利用資源、共享資源,才能確保亞洲的可持續發展。他批評當前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缺乏透明度和責任性,呼吁亞洲各國、各政黨團結一致,共同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本揚希望老撾不斷學習中國發展經驗,積極探索、實踐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模式。索安說,柬埔寨很早就已向中國學習,從中受益匪淺,今后要繼續向中國學習。德貝內西亞積極評價中共在推動政黨會發展進程中做出的貢獻,贊同周永康就今后深化政黨交流合作提出的建議,表示政黨會一直把中共看作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希望中共在推動實現“一個亞洲”和“亞洲大家庭”中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推動政黨會長久、持續發展。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圍繞如何實現發展和社會共享進行了發言和討論,現場氣氛熱烈踴躍。
會前,與會代表赴南寧市及郊區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專題考察。考察項目包括武鳴縣下淥村、武鳴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所、南寧市明天學校、南寧市青秀區東葛衛生服務中心、南寧市北湖南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寧市友誼苑廉租住房小區、南寧市富寧新興苑經濟適用房小區等。外賓與當地干部、群眾直接交流,實地了解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中方在教育、醫療、住房和新農保等領域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社會共享的具體舉措和實際成果。
9月6日上午,會議閉幕式上通過了《南寧倡議》。《倡議》高度評價此次會議對于政黨會本身以及亞洲政黨深化交流與合作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倡議》指出,亞洲政黨有信心抓住機遇、精誠合作、趨利避害,不斷深化和拓展亞洲政黨合作內涵,將政黨會建設成為加強治黨治國理念交流、共享發展實踐經驗的獨特平臺。《倡議》積極評價亞洲各國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問題進行的積極探索和富有成效的具體實踐,呼吁亞洲各國政黨要更加重視發展問題,大力踐行包容性發展,注重發展方式轉變。《倡議》高度贊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贊賞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及其實踐。
與會代表對中方舉辦此次專題會議給予高度評價,并就當前地區形勢、加強亞洲政黨間交流合作、促進發展成果社會共享等提出看法和建議。
第一,要重視和積極應對亞洲發展與保障民生方面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柬埔寨首相索安表示,亞洲將世界帶出了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并將繼續成為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但是亞洲經濟仍然存在結構性問題。全球經濟的重新平衡對于保證亞洲和全球經濟持續復蘇至關重要。所以,亞洲的經濟增長不能再繼續依賴國際市場,而要秉承開放的地區主義,消除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促進本地區內部貿易的發展。亞洲各國應整合地區合作機制,建立泛亞洲合作框架,改善金融流動性管理,同時促進包容性增長,縮小本地區各國間的發展差距。
印度國大黨中央工作委員會成員夏斯特里表示,亞洲經濟的發展,不僅創造了本地區的財富,同時也為世界創造財富,亞洲成為科學知識以及創新的搖籃。但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促進人類的發展,改善民生。社會財富的增加需要更加公平的分配機制。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要制定一個包容性的戰略,縮減地區之間社會和經濟的差距。
伊朗前總統福里法爾德認為,亞洲正面臨一個過渡時期,目前面臨四個長期的挑戰:第一是通脹的壓力超過工資增長;第二是亞洲經濟速度減緩;第三是歐元區經歷的債務危機可能會波及其他地區;第四是市場波動將加劇。另外,亞洲還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問題,這給教育、衛生、就業和經濟發展等帶來巨大壓力。如果不積極應對這些挑戰,之前的努力將付之東流。
塔吉克斯坦共產黨、印度人民黨和聯合尼共(毛)等代表認為,亞洲各國人民應該選擇與自身悠久文明相適應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模式,以集體主義、互助互敬、相互信任和平等為原則,而不因種族文化差異相區別。同時,要著力增強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信任。
第二,要進一步加強政黨在發展和促進發展成果社會共享方面的理念和實踐探索。印尼專業集團黨和尼共(聯)代表指出,政黨是連接人民和各級政府之間的橋梁,能夠充分接觸選民,能夠影響決策,使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體民眾。不管是在朝還是在野,政黨都應該努力使人民成為發展的主體力量和受益者,讓所有人分享發展的成果。
蒙古人民黨總書記顧問薩伊娜指出,政黨的決策對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政黨必須動員一切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正義。采取措施促進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年輕一代提供技能、教育培訓項目和就業培訓服務;促進性別平等,為弱勢群體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網絡。
澳大利亞自由黨代表說,每個國家應該根據自己的國情來制定實現包容性增長的政策。澳大利亞的經驗是,不應只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來制定政策措施,而應該讓社區和基層參與到政策制定過程中,然后由中央來統籌把握總體戰略和發展措施。
第三,高度認同政黨會是交流經驗與分享成果的有效機制。德貝內西亞表示,此次大會是亞洲政黨國際會議在促進亞洲不同理念政黨合作、加強亞洲人民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又一次大膽嘗試。需要指出的是,亞洲政黨國際會議這一平臺將為推動社會共享發展成果、促進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比拉瓦爾認為,政黨會是21世紀聚集了亞洲主要政黨領袖的一個重要論壇。它觸及了很多重大現實問題,呼吁亞洲國家間促進合作,預見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能夠更好地反映亞洲的發展現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政研司副司長徐月高表示,本次會議對于中國與亞洲各國互相借鑒經驗、擴大交流合作、做好社會保障事業具有重要影響和深遠意義。
印尼專業集團黨外聯部主席伊麗絲強調,亞洲政黨專題會議的成功舉辦表明,政黨外交在國家外交之間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顯示政黨在推動共享發展成果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亞洲政黨外交的成功應該延續下去。
第四,盛贊中國發展和在醫療、住房、教育等民生領域的實踐做法及重要成果。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在會上介紹了廣西發展與民生建設情況。他表示,近年來,廣西始終以富民優先為導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為載體,以就業、社會保障、扶貧開發、教育、醫療、住房為主要內容,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解決民生問題,提高民生水平,民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衛生部醫改辦信息組組長兼醫政司副司長姚建紅介紹了中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成就。
塔吉克斯坦共產黨主席沙勃多洛夫表示,談到亞洲各國政黨在解決上述問題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只要看看中國共產黨這方面的歷史經驗就足夠了,中共及時地分析世界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并準確把握這些規律制定國內外政策,在很短的歷史時期內,使國家成為第二大經濟強國,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日本共產黨政治局副委員長緒方靖夫表示,在會議組織的參觀活動中,我們感受到廣西如何實現快速發展和社會共享。發展中國家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中國則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成為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探索出了一條通過市場經濟實現社會主義目標的獨特道路。
(責任編輯:李瑞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