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傳昊 曹慶貴 陳新華
(1、淄博礦業集團葛亭煤礦,山東 濟寧 272072 2、山東科技大學,山東 青島 266510)
由于煤礦開采大多屬于地下作業,生產環境惡劣,生產過程復雜,受到瓦斯、煤塵、水災、火災和冒頂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威脅,致使煤礦生產安全問題較其他行業更為重要、更為復雜、更難解決。當前的煤礦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技術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的實時性和動態性不足、靜態孤立地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等諸多問題,都屬于煤礦生產中的風險管理問題。
淄博礦業集團公司葛亭煤礦屬于技術裝備條件較好、安全管理水平較高的國有重點煤礦,但是在煤礦生產和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上述問題。因此,應研究并實施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方法,通過有效的管理技術手段,辨識和控制煤礦生產過程中潛伏的危險因素,從而消除或減輕事故的風險,防止其可能造成的災害。
風險是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潛在條件,包括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其后果的組合。不但涉及人身及社會財產的安危,昭示著事故、災害等壞兆頭的存在,還特別表征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
通常用風險率來表示風險的大小。其風險率的定義如下:

式中 R-風險率;P-事故的發生概率,可以用事故的頻率來代替;C-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可以是人身傷害,如死亡、損失工作日等,也可以是財產損失,如損失金額等。
從系統安全的角度出發,風險是系統危險影響因素的函數,即風險可表達為如下的形式:

其中,R1-人的因素,R2-物質、設備因素,R3-環境因素,R4-管理因素,R5-其它因素。
這一風險函數是對風險的一種概括性的描述。由此可知,風險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可以通過主動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對人、物、環境和管理等風險因素進行管理和控制,將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
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可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1],靜態風險即為危險源,動態風險包括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此處統稱為事故隱患。對于靜態風險的分析主要采用經驗分析法、安全檢查表法和理論分析預測法等方法,一般均會采取屏蔽、隔離等方式予以控制,如無動態風險出現,靜態風險本身一般不會單獨導致事故;而動態風險即事故隱患的分析主要采用經驗判別法和系統安全分析法等方法,對其進行動態監控,隨時發現并消滅隱患。煤礦安全生產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工作,就是要消除和控制各類煤礦事故風險。其中,動態風險的管理和控制是其重點內容。
煤礦風險管理是在事故發生前,通過對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源和事故隱患辨識,判別危險源和事故隱患產生風險的大小,對危險源和事故隱患進行監測、監控和預警,采取科學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消除和控制風險,杜絕煤礦事故的發生。
2.1.1 全過程的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貫穿煤礦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對于各生產環節的不確定因素,都必須進行風險的研究與預測、過程控制以及風險評價。
2.1.2 全部風險的管理
在識別全部可能存在的致災風險因子時,還要充分考慮人員、機器設備、環境和管理的風險,并將所有風險作為管理對象。
2.1.3 全方位的管理
從各方面對風險的影響進行分析,采用的對策措施必須考慮綜合手段,從設備、經濟、組織、技術、管理等各個方面確定解決方法。
2.1.4 全面有效的組織措施
與煤礦企業風險管理相關聯的主體部門應落實專門機構、專人負責煤礦的風險管理,并賦予相應的職責、權限和資源,將風險管理作為各層次管理人員的任務之一。
風險管理是一個連續的、循環的、動態的過程,主要包括建立風險管理目標、風險分析、風險控制、風險處理等幾個基本步驟,其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風險管理流程示意圖
(1)確定風險管理目標,包括損失前目標和損失后目標。損失前避免或減少由于各種風險因素引發損失的幾率,損失后盡快恢復到損失前的狀態。
(2)風險分析是指分析企業面臨的和潛在的風險,包括風險識別和風險評價。煤礦企業的風險分析是對煤礦企業各部門或各系統的工作活動和任務中的不安全因素的識別,識別對系統目標有危害或威脅的潛在危險源和事故隱患是否存在及其所在位置,確定其等級、數量、規模及其潛在的后果,從而確定是否要采取風險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措施采取的程度。
(3)風險控制就是選擇以及優化組合風險管理技術,防止風險發生以及減少風險發生帶來的損失,以達到風險管理目標的過程,一般包括選擇風險管理技術和風險管理決策兩個步驟。風險管理決策就是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為實現風險管理目標,通過風險管理技術的優化組合,選擇投資少,安全保障大的方案的過程。
(4)風險處理是指風險管理計劃的實施和風險管理效果的評價。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安全生產方針的貫徹、目標和指標的實現、重大風險的控制、員工安全生產意識與技能的提高、自我完善機制的建立等情況,明確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是否適應風險管理的需要,資源是否充分,以及安全生產風險管理計劃是否有效并得到實施。將成功的部分保留下來予以發揚,形成后續安全生產活動的準則;將出現的事故、事件予以控制改進,對煤礦企業風險進行全系統、全過程審計監督,以確保規范性和有效反饋;從而形成一個全面、動態、完善、循環的風險管理流程。
綜合煤礦風險管理的上述特點和葛亭煤礦的實際情況,研究提出了煤礦風險管理的整套方法體系,并應用在葛亭煤礦的日常事故預防工作中。煤礦風險管理方法體系如圖2所示,主要從日常風險管理和安全生產調度管理兩方面來展開,同時結合配套軟件系統--煤礦風險管理與預警控制系統來進行。

圖2 煤礦風險管理方法體系示意圖
日常風險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安全檢查信息管理、危險源管理、事故隱患管理和帶班人員管理等四個方面。煤礦生產過程中風險信息的采集主要利用人工采集的方式,由專職安全工作人員、安全監察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利用安全檢查表來完成風險信息的發現和收集工作;同時,有條件時可以利用專用設備或監測系統,自動采集風險信息。對發現的風險信息做好記錄并及時處理,同時將每天的風險信息輸入計算機并自動上傳到煤礦局域網(服務器),在局域網上實現風險管理和預警控制。
安全生產調度管理主要指每天的安全生產調度會議的召開、記錄和指令傳達等工作[3]。調度會議主要包括礦安全辦公會,圓班會和班前班后會等形式。安全辦公會和圓班會都是每月定期舉行一次,班前班后會則每班次都要舉行。
在安全生產調度會議上,利用煤礦風險管理和預警控制系統,將所發現的日常風險信息通過投影儀顯示在大屏幕上,由參加會議的礦領導和有關單位負責人對所存在的重大風險信息進行逐一分析、討論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同時,將安全調度會議內容、決策指令等信息發布在煤礦風險管理與預警控制系統的網站上,便于各有關單位按要求開展安全工作,實現動態風險管理。
如上所述,煤礦風險管理工作在其配套軟件系統(煤礦風險管理與預警控制系統)的支持下進行,軟件系統在計算機局域網上運行。由此,我們利用計算機網絡傳輸煤礦風險信息,實現日常的風險管理和安全生產調度。礦長、生產副礦長、安監處長等主要安全管理人員,利用煤礦風險管理與預警控制系統在網上查詢、分析近期安全狀況后,可以通過局域網準確、快速地發布安全指令信息;各科室、各工區則可以通過局域網快速、準確地接受安全指令信息,使安全指令的運行渠道更加科學、快捷。同時,還可以實時地將礦上有關安全工作的通報發送給相關單位或人員,以便全礦有關人員及時掌握本礦安全工作狀況,按照統一部署做好安全工作;也可以將有關安全法規文件在局域網上發布,以便全礦有關人員盡快熟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依法處理安全工作的各項事務。
煤礦風險管理方法在葛亭煤礦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4.1 提高了事故隱患的發現和處理效率,提高了安全決策水平,促進了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現代化水平的提高。
本方法的實施,增強了有關管理人員、有關單位處理事故隱患的責任心和積極性,使事故隱患的發現和處理效率明顯提高;應用該項目研究成果,在計算機網絡的支持下,在準確掌握事故風險程度的基礎上開展安全決策和安全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也極大地促進了安全決策水平的提高。
3.4.2 降低了事故發生概率,促進了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
實施風險管理方法,提高了安全生產水平,降低了事故發生率,有效地控制了重大事故的發生。到2009年9月30日,全礦無死亡事故安全生產天數已達2142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安全生產成績。
所以,煤礦風險管理方法的實施,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明顯的經濟效益。
在煤礦企業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是煤礦安全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煤礦安全工作現代化、信息化水平的有益嘗試,對于保證煤礦安全生產具有明確的現實意義。本文提出的煤礦風險管理方法體系,科學實用、配套齊全,適于在煤礦企業應用,并可望在其推廣應用中取得廣泛的社會效益。
[1]曹慶貴.企業風險管理與監控預警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6.
[2]張鈺丹,魏曉平,宋學鋒.煤礦企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研究 [J].煤炭經濟研究,2008(10):68-70.
[3]張迎九.淺談煤礦生產調度工作的重要性[J].同煤科技,2008(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