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郭幼春
血與火的記憶(組章)
福建 郭幼春
嘉興的南湖邊,至今還停泊著一艘船。九十年了,接待過多少心懷敬仰的游人。
歷史,很可能會沉潛在湖底,淹沒了先輩們的悲壯,但浩瀚的南湖水卻一浪高過一浪地推進著這艘船上的故事,中華民族的復興夢想成真。
月下,這艘船靜靜地劃過黎明。九十年,依然以民族的脊梁,扛起一輪鮮活的太陽,成為中國版圖最亮麗的風景。
永恒的南湖船啊,被血和火的季節洗禮之后,線條明晰和諧。飛檐圓凈,雕廊深遠,船體上萬馬奔騰的飛動和灑脫,呈現十三億人民的心律,破浪前行以致無窮。
這南湖的船,每天以鐮刀和鐵錘撞擊的鐘聲,崛起一艘艘的船舵,掛上迎風招展的紅旗——
召喚水手、纖夫和鐵骨錚錚的
英雄!
歷史定格在1935年5月24日晚,二十二名組成的勇士突擊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攀踏著懸空的鐵索鏈沖向對岸,占領了橋東頭。從此,你的身上,躍過了中國革命。
鐵索橋,湍流在腳下肆虐,槍聲于四周壯行。一聲長嘯,似龍騰虎躍;等閑著,萬嶺千山如泥丸,何懼幾粒小浪,幾聲蚊營!
歷史最驚心動魄的一頁,從鐵索橋翻過去。鐵索橋以沉默和激動向未來昭示,這個堅忍不拔的古老民族,挺直了身軀,崛起一個嶄新的中國。
站在時間的背后徘徊,靜靜地用心素描延河水的模樣。而我,總在詩意的浪漫中,尋找陜北窯洞的風景,走進激情燃燒的歲月。
靈魂在四處漂泊時,靠近你的彼岸,在思想的深夜鑿開一道通向你的時空隧道。仿佛,看見你的刀光劍影染紅了我的衣裳,使我披著歷史的使命,感受南征北戰的波瀾壯闊。我的心跳,唱響《東方紅》的陜北民歌。遙望遠方,我的紅唇已被干渴燒焦?!
推移著時間,推移著優雅的灰塵,在一首詩的厚度里,住滿了歌謠,住滿了所有的追索。我在你的心里飛渡,躍上陜北的高原藍天。
在延河邊,時間慢慢地淌過憂傷,我聽到的是輕盈的原本沉重的土地,發出抒情的言語在我的耳旁震撼。既然能用守望的輕,銜著歲月的樹葉,就一定能用風的絮語,觸摸到時光深處的呼吸……惟有此刻,此地,時間才能把陜北的天空吹得干干凈凈,時間又推動著黃土高坡上的麥浪,濕潤了風從腳下吹過的企盼。
起伏的延河水,壓著胸中的那團圣火,在神秘的地平線上,期待著,期待著陜北鋪
天蓋地的雪花淹沒我的吶喊。我用心,遙望北國之春,感動的情詩,淌過延河的淚滴和民謠,纏綿地,流進滄桑的記憶。
涉過三月的梅雨,走過四月的黃昏,穿過五月的楊柳,蹉跎六月的風暴……你來到了十月,來到了這片歲月的廣場,擠進沸騰的人海,你便醉了、笑了、哭了。
你奔跑著,追趕青春,遙望太陽回歸的疆界,終于灑下膜拜與交歡的熱淚。
啊,還有那片橄欖林,也披著十月的彩光,成熟了思想,如一位體魄強壯四肢肌肉隆起的少年。于是,來自那個勃起的十月狂潮,開始瘋狂般的揮舞鞭子,瘋狂般地敲擊羯鼓,抽打十月也抽打自己,吶喊十月也吶喊自己,把自己敲擊成一部快節奏的多聲部變奏,敲擊成濺滿蹄聲的賽場。
迎著十月奔跑,也許會有一場風暴,一場虛驚,一場災難。但這是鑒定思想者的內涵,只為生命淬火如鋼。思想是風的方向,穿上云的外衣,披著雨的淚珠,在大江南北尋找耕耘者的腳印,尋找希望。真正的生命從風暴中站立,并從大自然中笑傲人生,穿過彩虹的手臂,走向雁陣呼喚的秋天。
十月,將借著露水閃耀的鎂光,充滿金戈鐵馬般的創造,遍地是風流,每一刻都是嶄新的。
十月,你不愿留住昨日的風寒與冷霧,不屑凝起隔夜的抑郁和怨尤。你甚至沒有灰色的惆悵,連思念和憂愁都是明朗的。每一寸土地都灑滿你火熱的愛之甘露。
十月,看到生命挺起棒子般的豐厚,于是有了紅高粱的多情,于是又謝去了最后一道深情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