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載:孔子曾讓他的學生各言其志,曾點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大為贊賞。其實這里曾點并沒有講什么深奧的義理或遠大的志向,只是說春天要和大伙兒一起出去走走,在沂河里沐浴,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兒回家。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春游”么?全國著名中醫師武國忠先生認為,其實春游對于養生,對于修身養性,意義太大了。
隨著天道去游走
春生夏長,秋養冬藏。在春天的六個節氣里,立春、雨水還是春寒料峭的早春;驚蟄,春雷一響,驚醒了沉睡了一個冬天的萬事萬物,大地蘇醒,草木萌發,人體也在這時候萌發新的生機。過了春分,到了清明和谷雨,草木已經舒展開來,花也開了,風也暖了,到處生機勃勃,人這時也該舒展心情、舒活筋骨了,這便是適合春游的暮春時節。在這樣的時光里,你不出去走走,接受自然的洗禮和陽光的沐浴,而是悶在斗室之內,是不是有點有違天道呢!
物我交融,賞花之趣
但春游也是一門學問。武國忠醫師指出,春游不僅是舒活筋骨、放飛心情,還要用心體會大自然的生機靈氣,與大自然交流能量信息。
比如我們看到,桃花開了,如粉紅的輕云一般漫山遍野。花者華也,她是植物生機在封藏了整整一個冬天后的集中噴發。只有開花才能結果,花里孕育著果實,也是孕育著更大的生機。但千萬不要讓它成為過眼的云煙,在我們面前飄逝,而要把它們留住!怎么留住呢?要以喜悅的心情和這一樹花來來回回多交流幾次,以物我交融的意念細細體會它的生機。將灼灼其華的繁盛景象映入腦海,將沁人的馨香植入心田,這樣你就攝取了它的生機。桃花是粉嫩的,機理細膩,我們觀想,那就是我們的臉,相信我們也會因此而面如桃花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如果沒有桃花,人可能不會美得如此叫人陶醉!我們仔細體會這種百花盛開的爛漫景象,體會這種草木隆盛的勃勃生機,它們的生機也就融入到我們的身體里面了。
中國自古講求天人合一,所謂天人合一,就是要泯滅我執我見,將自己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融為一爐,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自然界的各種聲色氣味,去感受自然的廣大空靈、澄徹純凈。人之所以能夠區別于其他所有生物,也就在于我們擁有能夠與自然交流和溝通的心靈世界。倘若你對“生機”這樣一個看似抽象、實則具體的東西根本不能相信,在生活中也不去主動攝取、領受,那么“生機”也自然無法與你接近了。
山也還是那座山,籬笆也是那道籬笆,只是我們看待它們的眼光、心態不同了,那認識萬物的水平自然就高下相見,對養生的認識也就相應地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春水春風也養人
自然界的生機處處有之。“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一江春水已由隆冬的千里冰封,化靜為動,融作綠水,汩汩向東。蘇東坡詩里說:“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水為至陰之物,可是在主生發的春天,也會變得活潑,變得溫暖。
再看春風,又何嘗不是呢!《黃帝內經·靈樞》里有一篇叫九宮八風,即風有八向,從西北方向吹來的風叫折風,折便是折殺消損之意,從東面吹來的風叫嬰兒風。嬰兒是人生命的起點,是生長最快的階段。那么嬰兒風當然是與生長育化相關了。《素問》里說“東方生風,風生木”,也是同樣的意思。風乃天地之使,自然界諸多植物的繁衍生殖,靠的不就是風作信使,將種子傳播到四面八方嗎?然而風不僅僅只與植物相關,動物也受到了風的影響。風的繁體字為“風”,《說文解字》里說:“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在傳統醫學里,各種動物分屬五種,蟲便是其中一種。今常言“風化”,根據在此也。可見,風實乃化育萬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武國忠醫師提醒大家,感受春的氣息,莫過于到小河潺潺的楊柳岸散步,或沐浴一下如酒醉人的春風了(即如本文開頭曾點所言;而至于春浴,要視地域條件而定)。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法自然,無違天道,養生之“道”與你也就更近一步了!
【超鏈接】
別提跑步機了
說起鍛煉,有人會信心滿滿的說:“您放心,我一直在鍛煉呢。辦了某某健身房的卡,每天晚上都去;我家里還買了跑步機。”為此,武國忠醫師提醒,如果能室外鍛煉,還是盡量室外吧,不要辜負了大好的春光。
雖說跑步帶可以虛擬一個無限長的跑道,讓我們足不出戶,在斗室之中就能進行長跑運動;雖說它可以控制速度,還可以計算出跑步的里程和身體消耗的熱量;但是,當你在跑步機上跑了1000米后,接下來是什么感覺呢?肯定跟在普通跑道上跑完1000米的感覺大不一樣,與在環境優美、樹木幽深的林蔭道上跑步就更沒法比了!
此外,在跑步機上跑步,速度是一定的,人的腿腳不能隨心所欲,得隨著跑步帶的滾動而控制速度,這樣一來,關節部位就會出現相對緊張的狀態。久而久之,還可能形成關節炎,甚至關節勞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