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生龍活虎的兒子突然膝蓋疼痛,去醫院作了檢查,一切正常。最后醫生給謐了結論:生長痛。
生長痛?生長也會病?醫生笑笑說,這不是痛,是由于生長過快引起的生理性疼痛,不用擔心,緩解孩子的情緒就可以。
生長痛,多么蘊涵深意的一個詞。痛,說明你在長,而且長得比_不痛的時候要快。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長,不僅僅限于身體上。而成長過程中的苦痛不會每次都像孩子的生長痛一樣顯而易見。
從年幼時磕磕絆絆地練習走路開始,我們跌倒過、摔疼過、哭過,也為多邁出幾步破涕為笑過。那時有媽媽溫暖的手牽著我們,為我們拂去臉上的淚痕,終于,我們步履穩健了。
讀書時,也曾任性而不聽教誨,頑皮、犯錯甚至于闖禍
面對老師的諄諄教誨,我們滿眼淚光地醒悟了,再一路向前。
長大后,在社會上打拼,孤獨過_無助過,受騙過,傷心過,曾因悔恨失過眠,也為失望買過醉。
痛嗎?痛!這些“生長痛”如螞蟻噬心,也如鋼刀裂骨。我們承受看這些痛,在疼痛中慢慢站起,慢慢迎風挺立。從青澀幼稚蛻變為優雅美麗,從心態茫然變得頭腦清晰。那個曾經單薄的身心,也逐漸地意志剛強,經得起狂風暴雨,不再會為丁點兒小事而哭泣。痛給了我們成熟與堅強,給了我們從容與力量。對于痛,我們漸漸有了抗體
因為痛過,你懂得了珍惜;因為痛過,你知道了體諒。痛,使你不會在彎路上繼續向前;痛,教你將百煉鋼化做繞指柔。每一次痛,都是走向更加強大的一個過程
于是,我告訴滿臉沮喪的兒子:有生長,就會有痛
打起精神來,我們要感謝每一次“生長痛”。
讓我知道你們所討厭的 劉藝文
新學期的第一堂課,班主任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白紙。
“老師,要我們寫自我介紹嗎?”學生問。“不是,”老師擺擺手,“請你們將‘你所討厭的’,諸如別人的性格、談吐、交往方式等,寫在白紙上,然后交給我。”
學生:“老師。為什么要寫這些呢?”
班主任:“老師要你們寫,自有老師的原因。過幾天你們就會知道的。”
學生們有的寫“我討厭別人的斤斤計較、尖酸刻薄”,有的寫“我討厭別人言而無信,因為這讓我很苦惱”,有的寫“我討厭城府很深的人,和這樣的人相處,我覺得特別可怕”,有的寫“我討厭別人的虛偽、做作、自私”……
學生們寫好后交了上來。班主任仔細地整理著。接連幾天,班主任對這些紙張都只字不提,學生頗感困惑。
突然有一天,班主任把這些紙張歸還給了學生,每張紙的反面都寫著同一句話:老師只有知道了你們所討厭的。才能更好地與你們相處。
學生們恍然大悟。
一錯再錯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結婚40年了。他們結婚的時候,男人對女人說:“我在床底下放了一個盒子,你必須答應我,永遠都不看它。”于是。在他們40年的婚姻中,女人從來沒有打開這個盒子。但是,結婚40周年的慶典剛過,女人按捺不住好奇心,就打開那個盒子偷看,在盒子里有3個空啤酒瓶和1954.25元錢。她蓋上盒子,放在床底下。現在,她知道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了,但是她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那天晚上,她和丈夫在一家餐館共進晚餐。晚餐后。受好奇心的驅使,女人對丈夫承認說:“我很抱歉。這些年來我一直在遵守我的諾言,從來沒打開過盒子。然而今天的誘惑太大了,我打開看了,但現在我想知道你們為什么套在盒子里裝空瓶子呢?”
這個男人想了一會兒說:“我想經過這些年,你應該知道一個道理:每當我欺騙了你,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情,我就會在床底下的盒子里放一個空啤酒瓶,提醒自己不要再這樣做。”
妻子聽了丈夫的話很震驚,她說:“我非常失望和難過,但我猜想,你這些年來畢竟遠離家鄉在外地打工,來自外面的誘惑是很難擋住的,我想這3個空瓶子也沒有讓你變得太壞,我是可以原諒你的。”女人說著擁抱了丈夫。
過了一會兒,女人問男人:“那你為什么在箱子里放錢呢?”
男人回答:“每當空瓶子裝滿盒子,我就用錢把它們兌換出來。”
鮮花和花瓶 聶鑫
男孩和女孩苦苦相戀了三個月,雖然她處處挑剔,動不動就找他的毛病,但是他還是死心塌地的愛上了她。
女孩長得風姿綽約,漂亮極了。男孩每次見到她都會滿足地夸獎她說:“你就是一朵水靈是的鮮花,簡直美麗極了。”
時間久了,女孩逐漸聽膩了這一句話,當男孩又一次這樣贊美她的時候,女孩反問他說:“如果我是一朵水靈靈的鮮花。那么你又是什么呢?”
男孩不以為然地說:“你是一朵鮮花的話,我就是一只精美的花瓶了,花朵再美麗,也離不開我這只花瓶。”
男孩本是玩笑,她卻當了真,之后,女孩忽然在這個城市里消失了。臨走的時候,連一句告別的話也沒有。
后來。男孩到另一個城市出差。在街頭又遇見了女孩。短短分別了數月,女孩已由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晉升為一家外企的行政主管。女孩笑著對他說:“怎么樣?我這朵鮮花離開了你這只花瓶,現在不依然是水靈靈的嗎?”
可男孩卻說:“可我把花瓶當成了我的一顆心,我的心里時刻想盛著你、裝著你才不會感到空虛呀!”
是的,花瓶里要是不插上鮮花,那么花瓶還會有什么價值?要是一個人的心里沒有愛,蒼白的歲月就會感到空洞而無光。
女孩的眼睛頓時濕潤了……
不放棄最后一絲希望 書劍
那一年,他應聘到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做汽車推銷員,老板給了他一個月的試用期,一個月內如果他能推銷出去汽車,就留用,如果不能,就被辭退。此后他便辛苦奔波,但一個月過去了,卻一輛汽車也沒有椎銷出去。第30天的晚上,老板打算收回他的車鑰匙,并告訴他明天不用再來了。但他說:“還沒有到晚上12點。所以令天還沒有結束,我還有機會!”
于是,他把汽車停在路邊,坐在汽車里。等待著奇跡的發生。快到午夜的時候,有人輕叩車門,是一個賣鍋的人,身上掛滿了鍋,向他推銷。他請這個賣鍋人上車來取暖,并遞上了熱咖啡,兩個人聊了起來。他問:“如果我買了你的鍋,接下來你會怎么做呢?”賣鍋者說:“繼續趕路,賣下一個。”他又問:“全部賣完了以后呢?”賣鍋者說:“回家再背幾十口鍋出來賣。”他繼續問:“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鍋越賣越多,越賣越遠,你怎么辦?”賣鍋者說:“那我就得考慮買部車,不過現在我買不起。”
他們就這樣聊著。越聊越開心。快到午夜12點的時候,賣鍋者在他這訂下了一部汽車,提貨時間是五個月以后,留下的訂金是一口鍋的錢。因為有了這份訂單,老板留下了他。從那以后,他繼續努力推銷。業績不斷增長,15年間。他就賣出了一萬多部汽車,創造了推銷史上的奇跡。他就是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吉拉德。
有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即使面對的是極其渺茫的希望,不到最后一刻,他也不會放手,而是死死抓住這點希望不放,在最后的堅持中贏來奇跡的出現。機遇青睞執著的人。這類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夜晚,也會堅定信念信心滿滿地向前走,勇敢地穿越漫漫長夜,最終迎來陽光燦爛的日子。
最真最完整的人 劉紹義
業余足球賽場上,每逢隊友把球傳到我這里時,我都及時地、恰到好處地把球迅速傳給隊友。在“球迷”的心目中,我很少失誤。又不好表現自己。能顧全大局。其實,我是怕球在我“手里”滯留時間長。造成失誤,遭到埋怨,才迅速把球踢給別人。表面的現象掩蓋了自私的心態。反而易受到別人的贊揚。
這讓我想起兩個聽到的故事。一個是在一家公司失火時,一名公司職員冒著生命危險,撲入熊熊燃燒的大火。當奄奄一息的他被人們抬出來時,大家都被他奮不顧身的精神感動了,可閉上眼睛之前的他卻一語道玻天機:“我是去辦公室取放在抽屜里的三千塊錢。”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日本。一個男人躍入波濤翻滾的大海把另一個男人救上岸后。面對眾多媒體的采訪,他說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后,至少是十年內不再下海救人。這是肺腑之言。
當自私的欲望被崇高的表面現象掩蓋時,能勇敢地袒露自己胸襟的人,依然是最真最美最完整的人。
遠見 吳淡如
1985年,英國牛津大學發生了一件“學校大事”。校方在工程檢查后發現,有350年歷史的學校大禮堂的安全性出了問題,20根由巨大橡木制成的橫梁已經風干朽化,失去了支撐力,必須更換才行。
校方請人估算了更換橫梁的價格。由于那么巨大的橡木已經很稀少了,預估每根橫梁要花25萬美元,但也沒把握能找到那么大的橡樹。巨額預算一出來,校方焦頭爛額。若不募款,恐怕沒有辦法進行修繕。
這時,一個天降的好消息化解了危機。園藝所的負責人前來報告:在350年前。設計大禮堂的建筑師已經想到后代會面臨的困境,所以早早請園藝工人在學校的土地上種植了一片橡樹林。現在,每一棵橡樹的尺寸都超過了橫梁所需。
不知名的建筑師的墓園已經荒蕪,但在350年后,他的用心讓人肅然起敬。這才是真正的遠見。
洗心革面 星云大師
日本江戶時代,有一位名叫大愚良寬的禪師。他一生致力于參禪修行,不曾松懈過一天。
他年老之際,一日,家鄉捎來消息,他的外甥不務正業,成天吃喝玩樂,快要傾家蕩產了,家鄉父老希望這位和尚舅舅能大發慈悲救救外甥,勸他回頭是岸,重新做人。
于是,良寬禪師不辭辛苦,走了三天的路。回到久違的家鄉。外甥見到乖尚舅舅回采,十分高興,懇請禪師留宿一晚。
良寬禪師在俗家的床上禪坐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他準備告辭離去,坐在床邊穿鞋,兩手卻一直發抖,很長時間都系不好草鞋的繩帶,外甥見狀,蹲下來幫舅舅將草鞋綁好。
這時,良寬禪師慈祥地對外甥說:“謝謝你了,你看,人老了真是一點用都沒有。你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輕的時候好好做人,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說完,良寬禪師頭也不田地走了,對于外甥先前放蕩的生活沒有一句責備。那天以后,他的外甥再也不過花天酒地的浪蕩生活,從此洗心革面,奮發向上。
禪宗的教學法,有時是當頭棒喝,有時是反詰追問,有時是有無不定,有時則暗示含蓄。總之,禪的教育。就是不說破,不說破才能全都是自己的。
良寬禪師對外甥這種不說破的感化,應可給天下愛護兒女的父母們一些啟示。吾人能否懂得這樣的禪心呢?
8小時驚天母愛 麗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已經晚上10點多了,她抱著她的寶貝兒子剛睡下沒多久,迷糊中聽到外面傳來亂石翻滾、水流奔瀉、玻璃落地的聲響。哭喊聲和呼救聲撕心裂肺,讓人倍感恐懼。
她猛地驚醒,本能地一把拉起在身邊熟睡的兒子。這時臥室的門已經裂開了口子。她抱起兒子打算從窗口沖出去,但倒塌的墻體堵住了去路,墻壁和石塊開始往下垮塌。她只得用右手緊緊撐起孩子的腋窩,右膝牢牢抵住孩子的屁股,將孩子的脊背靠在冰箱上。頃刻間,泥石流灌了進來,一直埋到了她的脖頸。母子倆像被澆筑一樣雙腿再也動彈不得。
“我要爸爸……”兒子的哭喊聲。讓她一下清醒過來。“別怕,別慌,媽媽在這里。”她拼命忍住內心的恐懼,開始用露在外面的左手一點一點撥開脖子邊的石塊。終于,母子兩人的呼吸順暢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聽到有人叫著她的名字。“我們在!”她拼盡全力回答。不一會兒,她聽到了撬窗戶、掏石挖沙的聲音,救援人員隨后來到了身邊。看著兒子順利被抬出,她當即暈了過去……
在被埋長達八個多小時的漆黑絕境里,她拼命托舉起懷中的兒子,直到救援人員趕到。災難當頭,為了護衛自己的孩子,一位母親爆發出驚人的毅力,在泥沼中,她將孩子牢牢托舉了八小時。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就是2010年8月7日晚的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這位母親叫楊瘁梅。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