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炳輝 任偉
摘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消防系統的核心部分,火災探測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中應用最多的產品之一,火災探測器布置、安裝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保護效果。本文通過常用的幾種探測器布置方法的比較,從中探索出一種通過因式分解,迅速確定布置探測器間距的方法,該方法簡單、方便,很容易實現探測器布置的即合理又美觀。
關鍵詞: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探測器;布置方法
0、引言
火災探測器的選擇、計算、布置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火災探測器的布置計算,它關系到所設計的系統能否成功的實現報警,布置的探測器是否最少,布局的是否美觀。因此,從安全性、經濟性、美觀性三方面考慮探測器的優化布置的方法與技巧,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有重要意義。
1、確定火災探測器間距a、b的常用方法
1.1火災探測器數量的確定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規定:每個探測區域內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一個探測區域內所設置探測器的數量應按下式計算:
(1)
式中N—一個探測區域內所設置的探測器的數量,單位用“只”表示,N應取整數;
S—一個探測區域的地面面積(m2);
A—探測器的保護面積(rn2),指一只探測器能有效探測的地面面積。由于建筑物房間的地面通常為矩形,因此,所謂“有效”探測器的地面面積實際上是指探測器能探測到矩形地面面積。探測器的保護半徑R(m)是指一只探測器能有效探測的單向最大水平距離;
k—安全修正系數。特級保護對象k取0.7-0.8,一級保護對象k取值為0.8-0.9,二級保護對象k取0.9-1. 0。
注意安全修正系數的選取應根據設計者的實際經驗,并考慮發生火災對人和財產的損失程度、火災危險性大小、疏散及撲救火災的難易程度及對社會的影響大小等多種因素。而一個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的大小與其探測器的類型、探測區域的面積、房間高度及屋頂坡度都有一定的聯系。
1.2 探測器間距a、b的確定
依據式(1)很容易計算出探測器的數量,而在布置探測器時,首先考慮安裝間距如何確定,再考慮梁的影響及特殊場所探測器安裝要求。安裝間距的確定有一定的難度,常用的方法有極限曲線查算法、計算法等。
1.2.1極限曲線查算法
圖1 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與安裝間距的關系
Fig 1. the relations of detector's protection area and the protection radius with the installation spacing
極限曲線查算法的方法為: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表中查得的探測器的保護面積A和保護半徑R,計算直徑D= 2R;根據所算D值大小對應保護面積A在探測器安裝間距極限曲線的粗實線上即由D值所包圍部分上取一點,此點所對應的數即為安裝間距a、b值,注意實際應不大于查得的a、b值;具體布置后,再檢驗探測器到最遠點水平距離是否超過了探測器的保護半徑,如超過時應重新布置或增加探測器的數量。
極限曲線查算法的特點是查出的結果存在多值性,實踐經驗不足,一般短時間內找不出最優布置方法。
1.2.2 計算法
計算法的操作步驟為:一般點型探測器的布置為均勻布置法,因為距墻的最大距離為安裝間距的一半,兩側墻為1個安裝間距,設探測區域的長度為L,寬度為H,橫向火災探測器個數為n,縱向火災探測器個數為m,所以可以根據工程實際總結計算法如下
(2)
(3)
該方法的好處是只要確定了橫向、縱向探測器的數量,就很容易計算出探測器的間距a、b。但是,知道了火災探測器總的數量,橫向、縱向探測器的個數又如何確定呢?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2 火災探測器間距a、b確定方法的改進
2.1 確定間距的改進方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現有的探測器間距確定方法存在些不確定因素,因此,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對原有方法進行了改進。具體步驟如下
(1) 根據式(1)計算出探測器數量N;
(2) 將探測器數量N分解因式,因式分解的結果依據L、H長度的近似比例進行分配,即長的一邊分得的探測器數量為多的項,短的一邊分得的數量為少的項,那么很容易確定L對應因式分解的結果對應n,H的為m其中 ;
(3) 將n、m值代入(2)、(3)式就求出間距a、b。
2.2 應用實例
某高層教學樓的其中一個被劃為一個探測區域的階梯教室,其地面面積為30m×40m,房頂坡度為13°,房間高度為8m,屬于二級保護對象,試求:(1)應選用何種類型的探測器?(2)探測器的數量為多少只?(3)探測器進行合理布置。
解:(1)根據使用場所從表中可知選感煙或感溫探測器均可,但按房間高度表中可知,僅能選感煙探測器。
因屬二級保護對象故K取1,地面面積S= 30 m×40m=1200 m2>80 m2,房間高度h=8m,即6m (2) 將結果進行因式分解 (只) 因為探測區域長L=40m、寬H=30m,因此確定n=5,m=3; (3) 依據(2)、(3)式求出間距a、b ; 求出橫向、縱向間距就可以完成火災探測器的布置了。在完成布置后,一定注意用公式 做布置結果檢驗。 3 結論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研究的探測器布置方法依據原有方法,提出自己的見解,采用因式分解法,解決了原有公式存在的不確定因素,方便快捷的求出了火災探測器橫向、縱向間距a、b,實踐證明該方法較簡單,也容易實現探測器的優化布置,可操作性強,初學者也很容易接受。 參考文獻: [1] GB50116-200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S] GB50116-2008, Code for design of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S] [2] 孫景芝,曹龍飛.消防聯動系統施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SUN Jing-zhi CAO Long-fei. fire prevention interlock system construction[M]. Beijing: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2005 [3] 楊勇.消防報警工程投資估算[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1,20(6):15-18 Yang Yong. Fire alarm project investment estimates[J].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20(6):15-18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