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慧蓮
摘要:本文從集中統一的財務管理體制、及統一會計核算、政策、制度等方面入手,論述了財務實施集中統一管理的重要性,并對有效發揮會計監督職能進行了論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地勘行業也由國家地質任務,逐步轉向社會地質及多種經營生產并存體制。經營管理決策也隨之改變,經營管理的重心在于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重心在于資金管理。現代財務管理由分散體制向集中轉變是一種趨勢,它把會計的基本職能——核算和監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變分散會計監督為集中會計監督。為落實資金統一調度的職能,在全局范圍內,進一步開展“財務集中統一管理”也勢在必行。
一、目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會計監督職能的力度不夠。據初步了解地質系統省局各下屬單位,目前會計人員實行屬地管理,實體配備核算員匯總報帳。這種管理體制下,會計人員一方面要堅持原則,嚴格遵守《會計法》和各種法律、法規,受上級主管部門業務指導,負責對本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日常管理和監督,維護國家和單位及各基層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受本單位行政領導意志左右,工資待遇由本單位解決,這種業務工作的“外向型”與行政待遇的“內靠型”,使財務人員進退維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得到得到充分發揮,不能保證會計人員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場,處理各種會計事項。一直以來,會計人員由各單位自行安排,素質參差不齊,崗位輪換工作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這種管理體制下會計的監督職能不能得以充分發揮,不能更好地為單位的經濟發展服務。
2、財務人員尤其是財務負責人沒有真正參與到單位的經營管理當中。受舊體制影響,人們形成了財務管理無足輕重的觀念,個別單位對財務管理重視不夠,對有關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缺乏了解,更談不上嚴格執行。經濟實體和其他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也知之甚少,有時難與財務人員配合默契;由于地勘野外作業的性質,一些財務人員對地勘生產過程不是十分了解。
3、會計信息失真。在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單位經營中,單位和實體的經營目標是由經營管理者負責完成的,而財務決算資料是經營成果的具體反映,一旦實際經營情況與經營管理者追求的目標有差距,就會要求會計人員做技術處理,以滿足“經營目標”的需要。會計人員和實體核算人員頂不住壓力就會使會計信息失真,不準確、不及時。這是因為會計人員和實體核算人員的職務升遷、職稱評定、工資獎金的發放及各項福利待遇等都是由單位和實體經營者掌管的,為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完成上級所定的指標,經濟實體核算人員根據經濟實體負責人的意圖報帳,各單位財務人員根據單位領導意圖去核算、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偏離會計準則和其他法規,使制度流于形式。
4、缺乏市場競爭力。由于管理和資金資源的分散,遇到大的工程也因經濟實力和生產規模達不到地質市場的要求,致使沒有能力完成;局下屬單位之間為了搶合同、攬到工程,不管有無利潤,把價格壓到成本內,形成惡性竟爭。
二、實行財務集中統一管理的優勢
1、強化了資金管理,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實行財務集中統一管理后,資金由過去的分散管理變為集中管理,及時反映了單位資金的整體運行情況,主管部門能夠及時掌握各單位資金使用情況,為管理好各單位資金,搞好資金統一調度使用打下了基礎;同時,財務管理中心又是資金中心,資金集中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能緩解資金調度緊張的問題,增強資金調配能力;由于財務集中核算,單位不合法、不合理的開支得到了遏制,從而節約了資金;通過對單位每筆資金的審核,保證了每筆資金都按預算、按項目使用,從根本上杜絕了擠占、挪用、截留、浪費現象的發生,使有限的資金資源,發揮更高的使用效率。
2、資金集中管理,擴大規模提升竟爭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原有的地勘設備已滿足不了目前地勘市場的需要,要投資一臺超千萬元的設備,對每個隊來說,都存在資金緊張問題,但是我們資金集中管理后,統一協調這個問題就能得到緩解,也能避免兄弟單位之間惡性竟爭,凝聚我局的團隊力量,為轉向多種地質和走出國門奠定了基礎。
3、增加財務人員業務知識,規范個人行為。
財務人員要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增強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管理型人才。新形勢下使財會人員面臨拓寬知識而和更新專業知識的雙重挑戰。因此,財務人員除要懂得會計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多學一些相關學科的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多能的現代化財會人員。
財務集中統一管理,會計人員可以在局下屬各單位之間輪換,報賬員在各經濟實體之間輪換。這樣能縱向、橫向比較,發現不足,促使會計人員不斷學習業務知識,相互交流工作業務經驗,取長補短,新環境、新氣象,避免一些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就擺老資格,自由散漫,更好地規范,會計行為和約束個人工作行為。
三、如何完善財務集中統一管理、使財務工作更好的服務于單位
實行財務集中統一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各類資金收支的管理和監督管理力度,規范財務管理和會計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資金使用安全、保值增效,要實現這個目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全局范圍內實現財務統管。在機構統一的基礎上,全局對下屬全部財務會計人員進行整合,人事、組織、工資福利等統一管理。實行統一的會計委派輪換制進行管理。根據工作需要,向下屬各單位委派財會人員,財會人員業務上接受局財務處直接領導,行政上受局財務處和任職單位雙重領導。各經濟實體核算人員的人事、經濟關系與經濟實體脫鉤,由隊統一管理。這樣會使會計工作有一個更有利的運作環境,委派會計沒有后顧之優,能夠堅持原則,秉公辦事,有效遏制“領導定調子,會計填數字“的尷尬現象。只有獨立才能做到客觀公正,才能充分行使會計監督職能。防止不當行為的發生。
2、建立健全財務人員培訓制度,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實行財務集中統一管理后,要把繼續教育作為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必須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規定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使得財務人員知識不斷得到更新,提高業務處理能力和綜合管理水平,使財務人員由核算型向管理監控型轉換,配合各單位管理層,發現、解決和杜絕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種種漏洞。會計工作不僅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來應對各項經濟活動,更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品質的人才。會計人員要對單位及社會各方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敢于對財務信息的真實、合法性進行監督。既要敢于堅持原則,又要維護單位的利益、樹立為單位服務的觀念。愛崗敬業,為單位的經濟發展盡職盡責。
3、應建立“績效考評制度”,實行“崗位淘汰制”。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實行財務集中統一管理后,應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績效考評制度”,建立“崗位競爭制”,對財務人員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地對財會人員進行考核和獎懲,對業務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堅持原則、財務工作成績顯著的會計人員實行獎勵;對不講會計職業道德、給工作造成重大損失的會計人員從嚴從重處罰并進行淘汰,從而調動會計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崗位競爭制”,加強了會計人員學習、競爭的氣氛,可從中發現人才,挖掘人才,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會計隊伍,使會計工作質量整體提高。
4、合同、印章、發票及資產分級統一管理。提高財務人員地位,財務負責人參與經營決策管理。合同款項結算必須由會計人員進行,防止坐收、坐支現象。堵塞漏洞防止私設小金庫。同時會人員可以監督合同款項的執行情況,保護單位的合法利益,從源頭上預防壞帳的發生和違法亂紀行為;資產集中管理,建立有償使用制度。
綜上所述,財務集中統一管理是新形勢下的財務體制改革的發展趨勢,為提高地質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資金資源,提高地質預算資金的安全效益,集中統一的財務管理體制實施后,能從根本上解決機制上的制約,給了財務管理人員更多發揮的空間,充分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應從財務人員的管理、工資報酬的核定、專業培訓、道德教育等方面加強管理,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道德素質,牢固樹立為生產、經營決策服務觀念,公正、公平處理各項經濟業務,全面實施會計監督,維護全局的利益,為領導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財務信息。為我局的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出力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