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王俊杰
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造價及招投標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根據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所帶來的投標風險,提出了幾點加強管理控制和降低投標風險的措施,為今后工程造價的良好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控制、投標風險
工程造價管理一直是廣大建筑工作者關注的問題和工作的核心內容。控制工程造價是防止投資突破限額,更積極的意義是要促進建設、工、設計單位加強管理,使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于我國現階段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弊端,為了更好地對工程造價工作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因此做好工程造價的控制工作,對保證和加速經濟發展具有一定意義。
一、我國工程造價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工程造價管理的地位與作用在建筑市場和建筑業發展中越來越重要,但這項工作目前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使建設工程能求得一個合理的造價,是擺在工程造價管理部門面前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和任務。從當前建筑市場情況看,工程造價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管理人員素質低
現在很多施工企業負責人員素質較低,他們機械的以為降低管理費用是節省工程造價的直接因素,忽略了管理質量對于工程質量的重要影響,于是很多工程的負責人為了追求自身利潤的最大化,盲目的將管理費用大幅度降低,導致我國眾多的工程實施在管理上質量大大下降,管理不善直接導致建筑施工的產品質量下降。
(二)、工程立項階段和設計階段造價管理薄弱
我國很多的建設項目都忽視了工程立項階段和設計階段造價管理的重要性,大多數建設項目都將造價控制的重點放在項目建設的后期階段,有的建設項目甚至將重點放在工程的決算階段。這樣的做法會經常引投資超限現象。有些項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資大幅超過計劃,從而建設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
(三)、在工程建設進行中,事前控制缺乏完善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不能科學、合理、詳細的把握建筑工程進度、質量和成本,某些過程存在工作不到位,在事前控制階段中不能正確的進行造價控制,這就直接影響了項目實施階段的科學、合理決策,導致造價上的出現幅度較大的偏差。
(四)、工程項目招標不當
我國工程招標不當主要體現在項目招標中業主壓低取費。業主的低取費有以下三層影響。首先是會引起管理水平低的企業更容易中標,而那些國有大型企業在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就難以發揮出來,這直接打擊了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的積極性。再次是會引起很多取費等級高的企業在中標后將工程轉包給取費等級低的企業,自己坐收管理費,這會導致腐敗的產生。其次是導致很多取費等級的企業中標容易,但是這些企業管理水平一般較低,技術裝備水平也十分有限,這可能在施工過程中導致工程事故發生概率增大,業主利益也會因此受到損失。
(五)、施工企業歷史差異
我國施工企業眾多,眾多的施工企業之間存在歷史差異,這個歷史差異導致我國的建筑施工市場競爭很難形成一個公平的市場競爭。目前,我國政府在制定工程造價管理政策的時候卻沒有正確處理好國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業的歷史包袱,這導致我國建筑施工市場競爭不公平。
二、工程造價管理問題給招投標帶來的風險
(一)、工程造價的清單工程量與實際工程量不符
工程量清單規定招標單位給出工程量清單,對其偏差負責,在結算時調整。但在實際操作中,招標單位為了規避工程量計算錯誤的風險,在招標文件中規定多少范圍內比如正負百分之三,不得調整;或者規定有投標單位復核工程量,負責校正,如果在投標階段不提出,則視為沒有偏差,結算時也不調整。這樣招標人就把工程量編制的責任和風險又全部推給了投標人。如果施工企業不能擺脫清單責任,業主就可以隨時以投標人報價里包含的所有工程風險為由來打壓施工企業,施工企業將不得不額外承擔不應由自己來擔的工程量風險。
(二)、工程造價不能反映競爭機制的要求。
市場經濟范圍內,資源實現最優化配置的前提是自由競爭市場體系,建筑領域內的競爭集中體現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而競爭的核心必然是價格。但事實上現行的工程造價計價方式有礙公平競爭局面的形成。
(三)、工程招標投標中限制采用最低價中標法
目前全國各地先后建立的有形建筑市場,將政府投資的工程招投標活動都納入其中進行集體統一管理,統一招標投地程序和手續,明確招標投標方式,審定各項工程評定主要方法,而各地的評定標方法各有差異,在招標投標中,投資成本偏高,滋生腐敗和暗箱操作,操作過程人為復雜化,招標各環節交易成本無法降低。同時還使施工安于現狀,不圖進取。
(四)、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總體素質急待提高.
從事工程造價的工作人員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格理論與實務知之甚少,在建筑企業甚至流行這樣的話語“賺錢不賺錢,全靠預算員”,由此可見建筑市場中暗箱操作不正當競爭,層層轉包工程,偷工減料的混亂局面也就在所難免。
三、加強管理控制和降低投資風險措施
(一)、施工企業應有及時正確獲得材料的價格,價格的變動趨勢及供貨渠道的能力。
(二)、施工企業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以避免施工方案更改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施工企業應盡快根據企業本身的管理和技術水平制定施工企業定額。這樣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時,就可以確定成本價,明確中標后是否獲利多少,這樣就可以避免為中標而盲目壓低投標價,最后才發現工程虧本的現象。
(四)、采用風險分析法制定工程造價預算。風險分析是一個將工程項目的不確定的事項全列出來,并把這些項目的金額量化的風險估算方法,估算出來的風險金額會加進投標報價中,工程項目常見的風險包括業主更改其對工程的量或質的要求,市場價格的變動,宏觀經濟狀況及投標氣氛,工程設計更改等。
(五)、合同是施工企業一切風險的源頭,如果合同先就處于非常不合理的地位,勢必造成工程項目實施中的被動,因此承包商在合同正式簽訂前就應該嚴格的審查把關。
(六)、風險轉移
如果業主通過招投標的固定總價合同的方式將建設項目的大部分風險轉嫁給承包商,那么承包商就可以通過固定總價等合同方式將一部分風險轉嫁給分包商,而承包商和分包商就可以通過買保險的方式將一部風險轉嫁給保險商,同時保險費也算在整個建設項目的造價之中。
四、結語
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和降低投標風險一項涉及面廣,難度大的工作,只有在政策的指引下,大力提升造價人員綜合素質,相關部門全力配合,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解決當前工程建設中隨意壓價,高估亂算、投資失控等問題,節約國家建設資金,提高建設投資收益,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國權.試論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0,(04) .
[2] 吳為民.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科學管理方法探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0).
[3] 張永堅,邵耀華.淺談工程造價的控制管理[J].山西建筑,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