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周麗娜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急劇增長,以犧牲環境、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為代價的傳統建筑逐漸被淘汰,隨之而來的是綠色建筑。其目在于實現與促進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間高度的和諧統一;國民經濟、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建筑綠色施工設計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及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關乎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資源、能源的枯竭、環境的惡化等問題已威脅到人類目前及子孫后代的生存,在此背景下,綠色建筑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理論也應運而生,相關的研究與實踐已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一環。
1 綠色建筑的概念
人、建筑、環境是建筑發展的永恒主題, 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 生態問題日趨嚴重, 人們越來越關注人類自身的生存方式。因此綠色建筑應運而生。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綠色建筑的定義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能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壞環境和生態平衡,并且對人們的健康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的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2綠色建筑設計標準
綠色建筑是資源和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保護環境、親和自然、舒適、健康、安全的建筑。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綠色建筑應尊重自然、保護生態、與自然協調發展,盡可能減少人工環境對自然生態平衡的負面影響。
(2)綠色建筑要節約自然資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綠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復使用的環保型綠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自然清潔能源。加強綠化,改善環境。
(4)綠色建筑空間和使用功能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要求建筑空間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綜合性,使用具有靈活性、適應性和可擴展性。
(5)綠色建筑應具有獨特的建筑技術和藝術形式表達現代生態文化的內涵和審美意識,創造自然、健康、親切舒適、生機勃勃、豐富多彩,具有傳統地方文化意韻和現代氣息的建筑環境藝術。
3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3.1節能能源資源:減少建筑材料生產運輸過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產節約型材料。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過程中的節能,另一方面還要考慮蘊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選用生產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選擇上也應該盡量就地選材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3.2以合理的設計達到建筑建造過程中材料的節約.在建造的設計過程中,在滿足結構要求的基礎上節約材料,充分發揮材料的性能,例如結構工程師可以根據經驗和計算使鋼筋滿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下盡量減少鋼筋的用量,在水泥中添加一些添加劑減少水泥的用量,另外還可通過建筑體形設計達到節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狀、進深、體形系數、表面面積系數、長寬比和朝向,合理設計建筑的墻體、門窗、屋頂、熱緩沖區及有效遮陽,提高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也對建筑材料的節約有著重大意義。
3.3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3.3.1太陽能的利用:設計太陽能住宅。光熱轉換是人類直接采集太陽光能量的方法。轉換裝置,基本上分為平板式集熱器和聚光式集熱器兩類。因此可以利用陽光直接射在黑色粗糙表面上變熱設計出太陽能住宅,另外還可以利用反射鏡或透鏡聚光產生熱原理,在屋頂上裝上薄鐵皮制成的集熱板上,當集熱板被曬熱,光變成了熱。當空氣從集熱板下面流過,就可以把熱量帶走。需要時可通過風道,送到房間里取暖。 太陽能住宅的另一優點是光電轉換。就是通過光電器材,將太陽能直接變為電能。最通常的光電器材是硅電池。其原理是硅晶材料在光的照射下釋放電子,這就是光電效應。在計算器、收音機、汽車上都能用這種硅太陽能電池。
3.3.2風能的利用: 風能是一種清潔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通過風力機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熱能、機械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后,用于發電、提水、致冷和致熱等
1) 風力發電。利用獨立運行方式,通常是一臺小型風力發電機向一戶或幾戶提供電力,它用蓄電池蓄能,以保證無風時的用電。
2)風力致熱。風力致熱的主要原理是“攪拌液體致熱”,即風力機帶動攪拌器轉動,從而使液體變熱。“液體擠壓致熱”是用風力機帶動液壓泵,使液體加壓后再從狹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噴出而使工作液體加熱。
3.4建筑材料。環保型材料主要有:1.基本無毒無害型。指天然的,本身沒有或極少有毒有害的物質、未經污染只進行了簡單加工的裝飾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2.低毒、低排放型。指經過加工、合成等技術手段來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的積聚和緩慢釋放、因其毒性輕微、對人類健康不構成危險的裝飾材料。如甲醛釋放量較低、達到國家標準的大芯板、膠合板、纖維板等。
環保裝飾材料主要有:1.環保地材:植草路面磚是各色多孔鋪路產品中的一種,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2.環保墻材:新型加氣混凝土砌磚,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層薄沙漿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漿粉面,具有阻熱蓄能效果。3.環保墻飾:草墻紙、麻墻紙、紗綢墻布等產品,具有保濕、驅蟲、保健等多種功能。4.環保管材:塑料金屬復合管,是替代金屬管材的高科技產品,其內外兩層均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間為鋁,兼有塑料與金屬的優良性能,而且不生銹,無污染。5.環保漆料:生物乳膠漆。 6.環保照明:。通過科學的照明設計,利用高效、安全、優質的照明電器產品,以達到節約電能、保護環境為目的。
3.5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建筑的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 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當,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3.6綠色施工:在保證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外排放及資源再利用,實現“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環境保護。同時在建筑施工現場減少對場地的干擾,減少對綠色植物的破壞,減少噪音,減少環境的污染,減少水資源的利用等等。從而實現實施科學管理, 保證施工質量,消減污染, 滿足環境需求,最終實現綠色施工體系 。
4. 結語
隨著經濟,環境,健康等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綠色建筑正在迅速發展,在建筑領域里, 我們呼吁更多的設計師投入到綠色建筑設計中,提倡各種建筑生態技術的應用, 發展綠色建筑。這不僅有助于推動全球環境品質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我國是人口大國,能源消耗大國 ,因此加大綠色建筑的研究,無論從環境的角度還是能源的角度都將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GB/T 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
出版社,2006。
[2]智能與綠色建筑文集編委會.智能與綠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 房志勇.建筑節能技術.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