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潔
摘要:本文介紹了竊電和反竊電現狀及發展方向和負荷管理系統反竊電技術原理,對負荷管理系統反竊電技術的應用作了分析,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負荷管理系統;反竊電技術;監控系統
1前言
近年來,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從以限電功能為主的“負荷控制系統”,快速發展成為多功能的電力營銷管理現代化強大信息支持系統。在諸多功能中,倍受人們重視的是反竊電功能。而反竊電的技術方法中,線損實時監測分析方法更是以其凸顯根除竊電和計量故障的效果,巨大的經濟效益,提升了負荷管理系統的價值,成為推動負荷管理系統的應用發展,調整負荷管理系統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按電力營銷管理的需求,負荷管理應該是全負荷的管理:即包括變電站供電負荷、大用戶的用電負荷、公用配變的配電負荷、居民和小動力用戶的用電負荷的全部負荷的采集分析管理。這些負荷數據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了某區域各種負荷的構成比例及其各自變化規律。既是進行各類負荷分析預測、調度調整負荷移峰填谷的詳實依據,也是分析某類負荷對經濟效益影響的準確信息來源。能夠采集管理上述全部負荷數據的系統我們稱之為全負荷管理系統。這全負荷管理系統在應用“電力線路線損實時監測分析方法”原理的反竊電功能時,顯示出充分的技術必要性和經濟可行性。
2 竊電和反竊電現狀及發展方向
近幾年來,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個體私營企業、合資企業、租賃承包企業大量出現,應該說企業改革的深化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一些企業在用電問題上不如以前遵紀守法了。從抓獲的竊電者來看,主要集中在個體私營企業、合資企業、租賃承包企業。從竊電的手法上看,已從原始的、簡單的、直接的、易暴露的竊電方式向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非常隱蔽的竊電方式發展。從竊電的工具上看,由原來竊電用的短接線發展為專用的竊電系列產品,如遠方手動(遙控)竊電器、移相竊電器、電度表數碼倒表器等。目前,社會上還發現了專門從事竊電技術的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的地下部門。
中國從事電能計量設備生產的廠家也分別從計量互感器、電能表和二次回路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如目前一些廠家推出的防竊電計量互感器、防竊電電能表、防竊電失壓計時儀以及專用計量箱和防偽鉛封等等。但從這幾類儀器的原理和信號的來源看,只能在局部起到防竊電的作用,不能將整個計量裝置完整覆蓋,加上竊電者竊電的隱蔽性和時間的不定性,很難全方位起到防治竊電的作用。
竊電行為的現場表現形式盡管多種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反映的是電量的變化。守住電量這一關,則不管用什么手段竊電,都會暴露無遺。
實踐證明,將電力企業現有的負荷管理系統進行改造和功能擴展,是反竊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原有的部分硬件設備和無線通道,運用負荷監測和數據采集功能,連續不斷地監測用戶的用電和計量狀態,實現用戶用電情況的適時監控,當發現用戶用電異常時,通過無線電通信系統立即報告當值人員,從而用電檢查人員迅速地對該用戶進行突擊性檢查,提高破案的準確率和縮短破案時間。這套系統除了能提供準確的用電異常信息外,還能為抓獲竊電后的處理提供技術上的證據支持。所以開發負控系統反竊電功能具有重要的反竊電意義。
3 負荷管理系統反竊電技術原理
竊電的表現形式盡管多種多樣,但最終只能通過改變計量互感器、計量回路和電能表及其連接點等形式實現竊電。只要能監測到以上設備、回路和接點的異常變化或它們反映的參數異常變化,就能發現竊電。
利用現有的負荷管理系統開發反竊電技術的原理是:在客戶計量裝置中取電流和電壓信號作為監測信號,在客戶總路的保護(或測量)回路中取電流信號和在母線上(或母線Tv二次回路上)取電壓信號作為基準信號,將監測信號和基準信號通過無線終端定時發送到主站進行集中監視。在正常情況下,基準信號和監測信號每一時刻的變化率是相同的(即主站監測到兩曲線是互相平行的)。當用戶從某一時刻開始竊電時,不管在電流回路上還是在電壓回路上竊電,從這一時刻開始,監測信號不再與基準信號相同(即此時主站監測到兩曲線從互相平行開始突變),值班人員可以及時準確地知道突變時刻就是竊電開始時刻,突變量就是竊電量,從而及時通知用電檢查人員進行現場查處。
竊電示意圖和原理接線如圖l、圖2所示。
從圖l、圖2可以看出:圖中電量為負荷管理系統檢測的每半小時的電量,每天48個點,實線為防竊電模塊測得的數據,虛線為計量表得到的數據。對比兩條曲線可以發現,該用戶存在故意偷電,偷電時間是從晚9點到早7點半,偷電的幅度大約是2/3。根據這個結論,可以對該戶進行重點監視,不斷檢測其電壓、電流數據,分析竊電的種類和時間,并突擊檢查。另外,通過對兩條曲線的分析,也可隨時監察計量和保護回路的正常與否。
4 計量回路竊電的主要方法
在電能計量過程中,使電能表不能正確反映用電量而出現錯誤電量的情況稱為電能表計量異常。就這異常中可包括,正常計量回路元件故障和人為竊電,如何區分這兩種情況,準確判斷竊電,則是反竊電技術的關鍵。
從表面現象看,竊電的最終結果是反映在總受電量與實際用電量產生了差值,對此有些地區和有些反竊電方法中,采取了雙計量回路(或模擬比較回路)的方法來判斷是有功功率或電量出現差值,以此為依據判斷竊電,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在如何準確判斷是用何種方法竊電,何時竊電等竊電過程取證以及降低投資等方面就有問題了。所以,在監測竊電過程中,就必須準確無誤的記錄下竊電的方法、時間和竊電前后的變化過程。
人為竊電,其目的都是為了電能表少計量,甚至不計量,因此竊電者一般采用改變計量回路二次接線的方法,其主要方法有:失壓竊電、欠壓竊電、Cq"短接、Cq"開路、分流、相序錯接線、極性錯接線以及改變表計變速比,卡死表盤等機械手段。
綜上所述,在計量回路中的竊電方法是以上述這些方式為主,所以可以使用這些竊電方法所產生的電信號結果及特定的技術方法,準確捕獲竊電的起止過程,實現技術防竊電。
5反竊電方法
5.1 技術要求:以供電計量回路監測儀為基礎,利用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本套反竊電監測系統要求為:“準確、可靠、快速、報警”。
準確:是指能夠準確的給供電部門提出竊電戶何時用何種方法開始實施竊電,以便現場捕獲竊電有目標。
可靠:設備運行可靠、穩定不產生誤判和漏判現象。
快速:快速反映用戶竊電的發生時間,以利用供電部門及時到位捕獲竊電和減少經濟損失。
報警:利用負控系統的現有資源,及時實現竊電數據上報和竊電發生報警。
5.2 設備條件: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為這一反竊電技術的實施提供了數據遠傳的功能,在用戶計量回路中加入供電計量監測儀,實現計量回路竊電的在線監測,對有負控①設備的用戶可直接將數據引入負控RS232或RS485接口,將數據傳回;對無負控設備的,則加一個數傳電臺和監測儀便可實現,以此組成的反竊電監測報警系統,可實現竊電信息自動報警,負控主站或調度中心集中監視,稽查部門快速捕獲。
6結束語
由于竊電的社會性和復雜性,在工作中還可能會遇到更多、更新、更復雜的異常情況,只要認真分析系統采集的數據,就一定能通過“看盤”發現問題的根源,進而加以解決。
防竊電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企業內各部門相互協作以及社會的大力支持。若能切實抓好防竊電管理,憑借現有設備和技術手段,無需另外投入,即可大大減少因竊電而造成的經濟損失,負荷管理系統技術的日益完善為防竊電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并對防竊電管理工作將起極大地促進作用。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