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蓉
【摘要】工程索賠水平是反映了建筑企業的競爭力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提高我國工程索賠水平,不但可以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促進我國建筑業與國際接軌。正確分析我國工程索賠現狀,學習國際先進的工程索賠理論,找出工程索賠的不足,提出改革措施,提高我國工程索賠管理水平,對我國建筑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工程索賠現狀后果探索
伴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國內工程項目承包市場競爭日趨激勵,各建筑企業往往通過降低投標報價來爭取工程項目。一般來說,工程項目承包取得的利潤為工程造價的3%-5%,隨著競爭的加劇,承包商利潤值不斷降低,如何盈利是承包商面臨的重要問題。在國外許多承包工程,通過成功的索賠能使增加的工程收入到達工程造價的10%-20%,有些工程的索賠甚至超過了工程合同額本身,“中標靠低價、利潤靠索賠”是許多國際承包商的經驗總結。但是,工程索賠及其管理在我國工程建設中還處于起步階段,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
一、我國工程索賠的現狀
工程索賠是合同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工程索賠是20世紀80年代,云南魯布革引水發電工程中出現的。歷經了近30年的發展,工程索賠管理工作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和國際上先進國家相比,研究時間短,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成果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我國工程承包商對索賠的認識及其現狀具有以下特點:
1、索賠概念模糊
在很多人看來,索賠是一個比較負面的概念,而事實上索賠是索賠主體依據合同或法律規定等,向責任人追回不應該由自己承擔的損失的合法行為。它是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一項正常而且普遍存在的合同管理業務,是一種以法律和合同為依據的合情合理的行為,索賠的性質屬于經濟補償行為,不是一種懲罰。
但我們有些人對索賠的概念認識不夠,認為發生索賠就必然受法律的懲罰,要負刑事責任,從而采取違背常規的手段,以致損失更大。
2、索賠意識薄弱,不敢進行正式的索賠
索賠是法律賦予正確履行合同的一方免受意外損失的權利,是當事人保護自己免受損失,增加利潤,提高經濟效益的手段。對于復雜的工程建設項目,索賠是不可避免的,在歐美發達國家,幾乎沒有一個大型項目不牽涉到索賠。美國某機構曾對政府管理的各項工作進行調查,最具索賠意識的是英美兩國,其次是其它歐洲國家及英聯邦國家。而在我國,人們的索賠意識及對索賠重要性的認識相對較弱。承包商多是存在害怕損害彼此合作關系,影響將來的合同的思想。另外,儒家文化避免對抗的思想也影響了人們對索賠的認識,以至于承包商很少拿起法律武器贏得自己的利益。
3、缺乏專業的索賠人才和索賠組織
工程索賠是一項復雜細致而艱苦的工作。索賠工作涉及了廣泛的專業知識領域,對一些大中型項目,組建一個知識全面、經驗豐富、穩定的索賠小組是索賠成功的重要條件。索賠小組應由項目經理、合同法律專家、造價師、會計師、施工工程師和文秘公關人員等組成。索賠管理人員應具有良好的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廣博的知識結構,勤奮的工作態度,思路敏捷,善于邏輯推理,懂得搞好各方的公共關系,能對索賠戰略和策略靈活應用。我國現有建筑施工企業缺乏這種索賠方面的專業人才,在大中型項目中專業的索賠小組還未建立。
4、索賠理論研究落后,索賠經驗及索賠實例資料貧乏
我國工程索賠雖然取得了一定得成就,也解決了不少事件,但其研究仍處于理論研究階段,經驗仍處于探索時期。并且,在我國大型工程建設中,大宗的工程索賠成功案例相對較少,可作為工程索賠資料的實例貧乏。
5、對索賠程序不熟悉,對索賠證據管理不足
我國建筑商對工程通用合同條款中的索賠程序不熟悉,例如國際上通用的FIDIL合同條件規定,在索賠事件發生28天內,必須發出索賠要求,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限,損失方對于該事件就喪失了索賠權。同時,對于提出的索賠要求必須有證據支持,證據必須全面和及時。如果未能滿足上述條件,索賠要求就很難滿足。
二、工程索賠水平落后的后果
我國工程索賠落后的現狀產生了許多不良的后果,概況起來主要包括兩方面。
1、國內承包商工程利潤損失
在工程項目中,業主和承包商承擔的合同風險并不是均等的,根據工程承包商受“買方市場”規律制約,中標的承包商承擔著工程項目的主要風險,它只有通過加強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提高識別索賠機會的能力,利用索賠來降低風險,合理轉移風險,以彌補其受到的損失,保護自身利益。而在我國,承包商不敢索賠,甚至不會索賠,雖然索賠被人為的回避了,但是工程進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所帶來的損失風險并沒有消失,而且這個損失必定要有一個承擔者。這樣就會出現兩種可能的結果,一是承包商完全承擔了這部分風險,其利益受到損失,與此同時,業主回避了這部分風險,而得到了本應付出的部分利益;二是表面上這個風險全部由承包商承擔了,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在這個本來利潤就很低的市場環境下,承包商為了維護自己利益,只能不擇手段壓低成本,甚至偷工減料或虛報工程量,從而導致工程質量的降低,這會使得業主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必須多付出費用和時間,最終使得工程風險不正常的轉移,合同雙方的利益都受到損失。
2、我國建筑行業國際競爭能力降低
當前國際工程市場,已經由發達國家承包商所壟斷的國際承包市場逐漸演變成群雄逐鹿的局面。“中標靠低價,盈利靠索賠”是許多國際承包商的經驗總結。強行壓低報價,即使中標,如若沒有先進的索賠技術,也會因為“不會索賠”而使建筑商失去很多盈利的機會,甚至因為被索賠而損失慘重。
另外,我國加入WTO后,國內的建筑市場更加國際化,競爭日趨激勵,高水平的國際承包商不斷涌入。我國索賠水平不高使得我國建筑行業即使在本土面對國際化的競爭也無明顯優勢,提高我國工程索賠水平迫在眉睫。
三、提高我國工程索賠水平的探索
要提高我國工程索賠水平,要從我國的實情出發,不斷的探索。
1、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推進工程索賠制度的發展
國家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工程索賠制度,制定工程索賠的標準體系,鼓勵索賠,規范索賠。我國現行工程索賠行為,僅僅是在某些工程中引入的,并未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索賠概念與制度,在工程管理的法規體系中并沒有得到確認。建立索賠制度就是建立工程糾紛管理的法律認定制度,使索賠制度化、法律化。
2、培養索賠專業人才。
索賠的成功與否,索賠人員的素質高低是關鍵。目前在我國缺乏從事工程索賠工程的專業人才。培養索賠專業人才,一方面企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有計劃地去培養,例如,企業可以和高校合作,訂單培養;通過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提高索賠人員的素質;通過企業間的相互合作,豐富索賠人員的經驗;通過選送索賠人員出國考察,開拓他們的視野,給他們提供提高索賠能力的機會;另一方面,企業還可以加大投入力度,高薪引聘高素質索賠人才,為我所用,更好的展開索賠工作。
3、學習國外先進經驗
建筑企業可以爭取多與國外公司的合資、合作或共同承包項目,在共同管理中,學習國外先進的索賠技術,總結國外成功索賠經驗,取長補短,完善自己。另外,還可以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索賠案例,對案例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從中學習先進的索賠方法和技巧。
四、結論
我國工程索賠存在概念不清、認識不足、經驗不足、理論欠缺、人才缺乏、體制不健全等缺陷。在國內建筑市場更加國際化的新形勢下,探索改變我國工程索賠現狀,提高工程索賠水平越來越重要。
為了提高我國工程索賠水平,作者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立足我國實際情況,大力推進工程索賠制度的發展,建筑企業應重視專業索賠人員的培養,加大國際間交流,不斷學習國際先進工程索賠經驗,提高我國工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建設,呂勝普.土木工程索賠方法與實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與索賠[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3]宋春巖,付慶向.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周定山,孟憲海.初論工程索賠及爭端解決技術[J].建筑經濟,2003,(1):24-27.
[5]蔡慧敏.淺談我國建設工程索賠的現狀及改革措施[J].今日南國,2008,(5):188-190.
[6]劉怡,王月明.我國現階段的建筑工程索賠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6):194-196.
[7]崔淑梅,馬立國,于仁才,楊妙.我國工程索賠現狀及對策[J].四川建筑,2004,24(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