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共建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度加快,現代化的城市園林綠地、公共設施、居住環境與傳統的城市面貌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伴隨著我國城市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教育水平和審美水平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對生活環境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結合實踐工作對城市園林雕塑設計進行探討。以供同行共享!
關鍵詞:城市園林;雕塑設計
1、引言
景觀園林雕塑概念設計涉及到景觀與雕塑兩個概念。首先,景觀是室外與公共空間的概念,這里主要討論在它作為戶外公共空間的形式方面與雕塑的一些相關問題;然而,雕塑作為一門相對專業化的學科,它所涉及到的問題也較多,本文主要討論雕塑在戶外空間中的一些特點以及掌握設計中的一些基本規律。
2、景觀雕塑設計的基本要素
雕塑的選址要有利于雕塑主題的表達和觀賞及形體美的展示。雕塑的位置及周圍環境對體量的大小,尺度有關系。觀賞雕塑的視覺要求主要通過水平視野與垂直視角關系變化來加以調整。雕塑的選址應協調好游人與雕塑的視覺關系,同時要考慮到觀賞的透視變形和錯覺的校正。
景觀雕塑是在某特定環境之中的園林小品,它限定人們的觀賞條件。并較持久的與環境相互作用、影響。景觀雕塑的選題必須服從于整個環境思想的表達,作者賦予雕塑的主題,運用的手法及雕塑的風格都應與整體環境相協調。例如,紀念性公園中的雕塑圍繞著特定內容,雕塑自身必須符合這里的莊重、嚴肅的氛圍;而游憩性公園和居住區綠地中的雕塑,因環境優雅,氣氛閑逸,雕塑的色彩及形體塑造應輕松愉快,主題不宜凝重,形體不宜過大。
景觀雕塑的題材廣泛,形體可大可小,刻畫的形象可自然可抽象,表達的主題可嚴肅可浪漫。如何選題,需根據園林造景的性質、環境和條件而定。因此,雕塑在園林中的布局要全盤考慮,合理安排,根據園林的總體規劃,服從于園林的主題思想和意境要求。
3、好的景觀雕塑的基本要求
3.1、符合一般藝術品的要求:創造性、技術性;
情感化設計是從“人”的角度出發,以人為本,綜合考慮人的情感并在此基礎上對雕塑的設計。簡而言之,是將能夠影響人們情感的因素考慮到雕塑作品的設計與創作中,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滿足。具體而言,情感化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1)本能情感設計,是指激發人對物品的無意識的直覺,使其產生一種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要求廣大設計師要把握住作品的感性特征,意識到雕塑作品與民眾的感情契合點,并將其融入到作品的創作之中。(2)行為情感設計,是指通過設計一些場景或細節,吸引民眾參與到與物體有關的行為中,喚起民眾一種心理感受,引發民眾情感上的共鳴。(3)反思情感設計,是指雕塑造型所包含的某些信息或者造型本身的一些處理能夠引起人的聯想,激發民眾的思考,之后產生的一種感受,這種感受比之前兩種情感設計方式是更高級的、更深層次的心理感受,也會給民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在設計環節,設計者要與公眾進行互動,使公眾對藝術創作保持一定程度的介入,這是可以使景觀雕塑創作主體的范圍不斷擴大;另一方面,藝術家還必須廣泛聽取公眾的意見,并針對其有意義的建議對雕塑進行適當修改,這樣一來,公眾參與了雕塑藝術品的創作,而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也充分考慮到了雕塑藝術的制作和接受環節,通過吸引公眾的注意、吸取公眾的好的建議,把多元化的審美方式和價值觀帶入到景觀雕塑的創作中去,滿足了公眾參與的需要,也提高了雕塑藝術的水準,最終實現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融合。
3.2、符合一般雕塑藝術品的要求:空間性、材質性、固定性;
景觀雕塑既可以是一個國家文化的標志和象征,又可作為該民族文化積累的產物。從景觀雕塑創作的意義來講,景觀雕塑是為特定的地域設計和創作的,與所在地域結合成有機整體是其基本特征和起碼要求。景觀雕塑能夠呈現特定地域的歷史和人文氣息,這也是設計者在設計之初應該考慮的最根本的原則。景觀雕塑作為城市中的重要視覺中心,無論它的形式或內涵都要求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特征,這也符合人們的心理行為感受。因此,景觀雕塑的地域化設計要符合整體城市的規劃,不能脫離當地的歷史、地理和文化民俗,但同時要表現出景觀雕塑特有的氣質。因此,在進行景觀雕塑的設計時,一定要首先考慮其地域性特征,挖掘當地的獨特的文化含蘊以便找到更好的設計結合點,使城市景觀雕塑在城市設施滿足需要的基礎上,成為一種城市靈魂的藝術。
3.3、園林雕塑作品自身的要求: 公共性、適宜性、人文性。
景觀雕塑要體現當代人文精神的發展,把握時代的脈搏,這就要求景觀雕塑要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它應尊重雕塑所在地域占人口大多數的普通民眾所持有和認同的文化形態,為廣大民眾服務,為公共利益服務。注重景觀雕塑的公共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主題的確定,這是景觀雕塑成功的關鍵。第二,位置的認定,這是景觀雕塑成功的重要指標。第三,體量的選定,也是景觀雕塑成功的要素之一。最后,藝術效果與技術條件互相支撐,這是景觀雕塑成功的最終保證。
環境藝術是一個融時間、空間、自然社會和各相關藝術門類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是一個各種因素融合為一的系統。想要真正協調環境與城市雕塑的關系,做到雕塑與所處環境相和諧,就需要我們把眼光從城市規劃設計放到與環境設計相關的景觀設計上來。比如選址、位置、形狀、大小、顏色等,各個方面在設計時都要統籌考慮,使環境空間因加入雕塑后也能變得更和諧,使雕塑因環境的存在而大放異彩。同時,還應當有意識地觀察雕塑所在的大的區域環境,看是否與其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微妙的共鳴關系。
優秀的城市景觀雕塑應該標識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之所以有人稱雕塑為城市的“眼睛”,是因為透過這雙眼睛,可以看到這個城市內心最深處的靈魂,看到這個城市所特有的內涵,這也是雕塑存在的重要意義所在。因此,優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不光造型給人以美感,并且其傳達的內在思想也要描繪出一個城市的時代追求,展示出一個城市的品位,也要符合人類最徹底、最核心、最本真的人文精神。可以說,城市景觀雕塑是一個國家文化的標志和象征,也該民族文化積累的產物,代表著文化產生與傳承的歷史,在進行設計時必須注重其人文精神。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城市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教育水平和審美水平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對生活環境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園林設計中,具有藝術性、時代感、功能和美觀相結合的園林雕塑小品成為當代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城市園林雕塑小品不僅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感、文化感,更能表明一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和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外部空間與建筑環境設計資料集》.樂嘉龍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第二版)》[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4).
[3]梁家年,萬敏.《現代城市景觀雕塑規劃設計探討》[J].裝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