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治國
摘要:BT模式憑借“保障資金、工期更快”等優勢,已成為各地城建融資的主流模式。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的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本文從BT 模式的特點、造價管理的難點、如何加強管理以及在管理過程中的把握重點、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BT 項目;造價管理;淺析
一、 BT 模式的概念及其特點
(1)BT 模式的概念:
“BT”是“Build”(建設)和“Trans-fer”(移交)兩個英文單詞的縮寫,意即“建設——移交”, 它是BOT(Build- Operate-Transfer)的一種變換形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非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
(2) BT 模式特點
1)BT甲方為項目發包方,為項目業主,即項目法人,BT乙方為項目承包方,集項目融資、投資、建設為一體,統稱為BT投資建設單位。二者構成BT模式合同主體。
2)BT乙方承擔項目融資、投資、建設風險,并享受“建設一移交”收回投資的權益;沒有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移交后的占有、經營、處分、收益權利,但是,BT甲方有按合同接受合格工程的移交并支付BT乙方合同價款的不可撤消義務。
3)BT乙方有別于傳統的項目總承包,具有項目融投資、建設組織和管理職責,負責所實施項目的招投標、建設等組織管理工作,并接受BT甲方建安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此部分視項目特點或合同約定)、建設工程其他費用所含的靜態投資及建設期貸款利息等。
4)適用于政府基礎設施非經營性項目建設;政府通過投資方融資的資金,融資的資金可以是銀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機構或私有的;BT 模式是一種投資融資模式,重點是建設階段;與BOT 模式不一樣,不存在投資方在建成后進行經營,獲取經營收入;投資方沒有經營權,投資款及收益由政府根據合同約定獲得。
二、 BT模式項目工程造價管理的難點
BT模式已在我國多個城市得以推行,但是,因BT模式運作程序比較復雜,管理程序多,涉及相關單位繁雜等特點給中介機構進行工程造價全過程監控帶來了一定難度。
1)作為中介機構如何在復雜的評審關系和過程控制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找準切入點是實施BT模式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有效監控的難點。
2)BT乙方在項目融投資建設過程中盡可能地對各工程相關單位實施成本控制,以期實現投資節約;同時,又與各工程相關單位一道盡可能地從BT項目業主那里爭取最大的投資收益,這種利益上時而共同、時而又沖突的矛盾給中介機構工程造價全過程監控帶來了難度。
3)BT合同價款構成的項目、內容的比較復雜。
4)BT模式建設項目通常是建設周期長,投資費用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過程中變化大,不可預見因素多,往往易受國家投資政策、金融市場以及地理、環境、生態等方面的影響,造成投資難以控制的情況。
三、 如何實施BT模式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監控的有效控制
1、 充分認識加強造價控制的目的BT 模式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監控是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控制,包括項目從前期到實施的各階段,把建設工程造價控制在批準的投資限額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求在建設項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保證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2、 把握監控重點,方法與措施并重制訂內容詳盡的監控工作計劃、實施細則是確保項目造價有效控制的基礎,在工作過程控制及成品管理嚴格把關。
①加強造價控制的有效方法。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監控工作是在項目法人領導與組織下進行的。不改變建設單位對項目工程的決策定義,也不改變建設單位在整個建設周期內的主導地位。但確保了整個建設項目在各工作階段上“造價”得到了有效控制。所有材料貨真價實,阻止了其它相關費用的虛高現象,促進了建設資金發揮其最大的投資效益。方法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a. 在決策和設計過程中,編制投資概算。在優化設計方案后,項目投資額減去預備費后,應大于施工預算值。b. 參與招標代理工作,根據市場材料單價調查,控制主要材料,尤其是裝飾、安裝工程材料價格,杜絕“抬高標底”的現象。c. 會同承包方赴市場,確定本工程所監控主要建筑材料的品種、規格和單價。d. 對影響工程造價的設計變更、簽證。從專業技術需要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方案。e. 施工過程中,不定期進駐工地口對隱蔽工程,材料貨真價實,建筑細部構造層次,變更工程等及時辦理簽證記錄,杜絕事后扯皮的現象。f. 在辦理中間結算價和竣工結算價。由造價咨詢公司出具“工程造價監控審核報告”。
②有效地進行控制工程造價,必須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在項目建設前期階段必須實行監理(含造價監理)制度。通過對設計過程的監理,使設計趨于合理,造價控制在限額范圍內,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另外一方面是積極推行“限額設計”方法,這是被實踐證明的有效途徑,它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準確地說是一個技術經濟問題。這種“限額設計”能有效地控制整個項目的工程造價。為使”限額設計”達到預期目的,應該做到參與設計人員必須是有經驗懂技術經濟的設計師。他們設計的成果必須是實用、先進而且造價合理。控制工程造價的另一方面是必須進行多方案比較,因為設計成果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并不是一開始就能確定下來,所以多方案比較是衡量其實用性、先進性和經濟性的重要手段。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從組織上采取措施就是明確項目組織結構,明確造價控制者及其任務以使各部分的造價有專人負責;從技術上采取措施就是嚴格檢查監督各階段設計,用技術經濟的觀點審查設計方案,深入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從經濟上采取措施就是動態地比較造價的計劃值與實際值,嚴格審核各項費用支出,根據設計的進展情況調整設計方案。
其次,加強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造價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造價工程師應該全面地掌握和運用招投標文件、合同協議書及有關設計、施工文件。以合理的工程量清單為依據,抓住計量支付這個關鍵環節,認真審核支付申請,使每筆資金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支付。造價工程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除了對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控制外,還需要及時掌握國家有關工程造價方面的法律法規,收集各種價格信息,了解價格動態,整理分析各種造價資料等。顯然,沒有豐富的經濟知識和扎實的技術功底是難以完成上述工作的。這就對造價工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工程造價控制的核心內容要以市場為中心對造價進行動態控制和管理。建設項目的復雜性決定了其計價的多次性,與建設過程相對應的各階段造價是動態地反映了項目的總造價。特別是在工程實施階段,由于外部條件的變化,設計階段未考慮周全的因素往往暴露出來,導致設計變更,造價也隨之變化。這就需要造價工程師對建設工程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分析,并及時采取糾正措施,使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四、結束語
加強對BT 項目工程造價管理是有效控制項目投資的重要環節。在實踐中,造價管理人員必須與設計、監理、施工等有關各方密切配合,共同把關,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提高造價管理工作的質量,更好地發揮BT模式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樹森.BT投融資建設模式[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2、周才志.BT項目招標模式研究[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3、李玲.項目融資BOT模式和BT模式的比較[J].大眾科,2008(10).
4、曠開萃.BT模式與政府風險控制[J].重慶建筑,2010(10).
5、周開河.BT建設模式的初探[J].福建建筑,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