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敬才 羅軍飛
摘要:隨著“十二五”規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出臺,產業轉移的相關領域成為中國學者迫切須解決的重要問題。人才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轉移不僅僅是企業資金和產品的轉移,更重要的是科學與智慧的轉移,人才掌握了關鍵技術、可預測銷售市場信息,但由于中部地區大部分地區處于不發達地區,經濟吸附力不強,人才吸力不夠、流失嚴重,成為了中部地方政府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阻力。
關鍵詞:產業轉移;高素質人才;引進機制
一、引言
近30多年以來,產業轉移一直是中國跳躍式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無論是上海、廣州等經濟特區的開放,還是西部大開發方針,產業轉移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拉動作用。雖然由于跨度的不同,產業轉移分為國際產業轉移與區域產業轉移兩種形式,但其性質卻大同小異。產業轉移一方面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科技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同時有環境的污染與資源浪費等現象。由于高素質、高科技等人才掌握著企業大部分的重要技術、銷售市場信息等關鍵因素,同時,甚至可以代表著企業的商譽。因此,加強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吸收與轉移因與承接產業轉移同時進行,甚或提前吸納,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之所在。
二、產業轉移在高素質人力資源方面遇到的阻力
經過本課題組的調查,中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與東部沿海地區存在較大差距,經濟吸附力不強,人才吸力不夠、高素質人才流失嚴重等,成為了中部地方政府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阻力。
1.中部地區高素質人才流失嚴重
從人才流動的角度來說,近年來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的飛速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孕育著良好的環境,如優越的經濟人文環境、先進的醫療教育環境、良好的生活環境等,對全國的高素質人才產生了強大的吸力作用,進而引發虹吸效應,導致中部地區的高端人才不斷外流。原本人才吸力不厚的中部地區所擁有的高端科技人才就更加稀少了。
2.高素質人才轉入困難
和企業決策一樣,人才轉移同樣遵循“收益-成本”法則。人才轉移既須要不菲的轉移成本,如遷移手續費、跨區域交通成本費、家庭用品重置成本等;也對人才構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如人際關系網須重新建立、轉移的工作機遇壓力、可能面對的家庭及親朋之間關系疏遠壓力等等。他們在原地區、原單位等工作和社交活動中所建立的社會關系將失去其價值,這一切都須要重新建立,這也導致人才轉移更不上產業轉移的較大阻力。
3.科技環境與生活環境的差異
一方面,影響人才轉移的基礎是各地區的生活環境。不同地區的經濟、醫療、教育等生活環境的是有優劣與差距的,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同,中部地區的經濟、醫療、教育等生活環境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存在較大的落差,主要體現在工資待遇、醫療保險、人文教育等方面。中部地區工作待遇較差,對高素質人才沒有構成足夠的吸引力,一些高素質人才都愿意到東部城市發展,而不愿意留在中部的中小城市。一些企業不重視人才,管理渙散,造成高素質人才受排擠,一些沒能力的人卻得到重用。另一方面,人才在選擇工作時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科技環境,東部沿海是全國科技、管理人才和信息資源相當密集的地區,由于資本充足,他們對科技的投入很大,與國際接洽也非常密切,相對來說,中部地區在科技力量與科技投資這一方面就相差甚遠了。
三、加速中部地區高素質人才引進的對策
人才的引進與培訓必須要圍繞目標而展開,既要著眼于當前形勢的需要,又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我們要對現狀進行認真分析,根據各地區的自然資源做出科學的承接預測規劃,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發展計劃,為即將到來的企業某類企業盡早物色人才。
1.建立企業與高校、研究機構的雙向流動機制
加強企業與本地各高校、技校等機構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機制,一方面,各高校與研究所為企業培訓其所需各類人才,同時企業給予各高校與研究所實戰平臺,讓各高校教學內容緊跟企業發展的步伐而使在校畢業生更快適應企業。另一方面企業的發展對各高校、研究所得教學和科研發展提出挑戰,各高校與研究所為企業分析與解決各類新型問題,使各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加快問題的解決速度,也可讓企業的各類人才去各高校、研究所培訓,減少知識的應用過程,提高效率與創新力。
2.要優化人才轉移環境,建立人才流動服務體系
加速人才向中部地區轉移,首先要保障好人才醫療和社會服務等公共服務保障工作,以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建立區域范圍內人才統一的公共服務體系,不僅可以加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同時也為中部地區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次,我們要引進和留住高素質人才要制訂有吸引力的報酬制度,工資收入的高低是衡量人才價值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企業和政府應聯合制訂合理的薪金政策,使人才(尤其是企業急需的人才)得到比較滿意的報酬,其報酬至少要高于同一地區、同一行業的平均水平。然后要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安居才能樂業,生活和工作條件對于吸引人才、穩住人才也是相當重要的,縣級企業內部各機制調整比較靈活,為人才提供一定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不僅能辦到、而且也應該辦到。
3.要加大科技投資力度,建立人才發展平臺
要加大對各地區域的科研投資力度,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為高素質人才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正所謂英雄有用武之地,盡可能給他們提供工作上的便利,使他們有施展才華的空間,這是吸引人才的必要條件,這樣他們才能全心全意為你服務,促進企業和地方的發展。科技投資的加大,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也會產生直接的科技成果,對產業升級的步伐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四、小結
中部地區擁有便利的交通、豐富的資源為高素質提供了優異的創新條件,善的人才引進機制為高素質人才提供了便捷的轉移與生活環境,與各高校、研究所的雙向流動機制為高素質人才起到了良好的激勵效應,各項政策為人才的引進與容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人才的聚集也為推動中部各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小企業如何引進和留住人才.現代企業文化[J],2008(6)
[2]關于構建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的思考.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4.17(2)
[3]從產業轉移與人才轉移的互動機制看京津翼區域一體化.中國行政管理.2011(2)
作者:龔敬才,羅軍飛;性別:男;籍貫:湖南-長沙;工作單位:中南大學;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