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渭是一個多宗教并存的縣份。宗教活動中出現一些突出問題和新特點。如何發揮通渭縣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是對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
關鍵詞:教界人士; 信教群眾; 積極因素
一、我縣宗教基本現狀及特點
通渭是一個多宗教的縣份,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道教五個傳統宗教,且歷史悠久。但無論哪一種宗教,都因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發展時慢時快,時斷時續。近年來,宗教界人士在結構和數量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全縣共有信教群眾1638人,占全縣總人口的0.34%。從信仰的教別上看,信仰伊斯蘭教和天主教的人數較少,佛教、基督教的信教群眾較多。近年來,宗教活動中出現一些突出問題。如宗教團體、教職人員和場所負責人的隊伍建設還較薄弱,全縣佛教教職人員僅有3人,基督教教職人員雖然調查中為6人,但實際都沒有受過正規的培訓,施教能力十分有限。他們大都是通過師傅口傳心授學習教義的,這樣代代相傳,難免會出現與本派教義偏離的現象。宗教后備人才滯后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中青年教職人員少,新老交替后繼乏人,整體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大部分信眾都報著神佛保佑的心理,見佛叩頭,見廟燒香,對宗教的認識模糊,只講信仰,不管派別,處于低級迷信狀態。他們很難從中辨別真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宗教活動出現一些新特點。一是信教群眾總體上呈現平穩增長。如通渭縣2010年,信仰基督教的只有260人,現在421人;信仰佛教的從81人發展到現在的496人。信仰佛教的發展最快,基督教次之,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發展較慢,分別從124人、143人發展到144人和252人,其增長速度與這一信仰群眾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相近。二是信教群眾在分布上不平衡,由區域性逐漸呈擴散狀態。三是信教群眾結構穩中有變。通過調查掌握,全縣信教群眾中存在“四多”特點,老人、婦女、文盲半文盲、病殘人多,其中中老年人占69%,婦女占67%,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2%以上,身體有慢性疾病或殘疾的大約占31%以上。四是信教群眾與歷史和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系。從8個信教群眾較為集中的鄉鎮分析中我們發現,某種宗教傳入的歷史越悠久,這里的信教群眾就越多。
二、對宗教界人士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的認識和體會
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是宗教工作理論政策的最新發展。宗教具有長期性、群眾性和特殊復雜性的特點。正確認識和處理宗教問題,切實做好宗教工作,關系到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宗教問題。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即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毙滦薷牡狞h章也寫入了“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團結信教群眾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的內容。同時,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是對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
三、宗教界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的途徑
1、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關鍵是要把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貫徹好、落實好。
(1)加強宣傳引導工作。從我縣信教群眾結構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年齡較大,文化程度偏低,因此,應采取通俗易懂的教育方法,向信眾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宗教的基本常識,增強信眾識別和抵御邪教的能力,減少其信教的盲目性。
(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完善行政執法工作。要定期排查宗教領域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對以往整治的非法宗教活動點進一步落實長效管理措施,認真做好抵御利用宗教進行滲透的工作。
(3)規范宗教場所建設,加強后備人才培養。要重點加強宗教場所的制度建設,輔以目標管理考核測評,在宗教場所實行財務公開和審計制度,保證日常管理的有序規范。
2、引導宗教界繼續努力挖掘宗教教義中的積極因素,為構建和諧通渭服務。
(1)在教育人、引導人方面發揮一定作用。開展各種培訓,組織教職人員、信徒學習有利于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宗教教義,宣傳、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引導他們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
(2)在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和諧本是宗教的理想,宗教大都主張仁愛、慈善、和平,中國各宗教都蘊涵著豐富的和諧理念和傳統。如佛教倡導和諧、和平的思想,其核心理念緣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圓融等,對緩解當今世界矛盾有著積極的作用。《圣經》的中心信息就是“和好”,包括“神與人和好”、“人與人和好”。要進一步發掘各宗教關于和諧的理念,使各宗教更加自覺地建設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和諧。
(3)在社會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面對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的挑戰,要引導宗教界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和維護國家統一的思想,以各種方式反對和抵制,為維護社會的穩定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3、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氛圍和條件。
發展經濟是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責任。我縣信教群眾雖然在總人口中比例不大,但絕對人數不少,因此他們在參與經濟建設中大有可為。通過培養一批熱愛祖國、政治上立場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并能帶領和團結廣大信教群眾,同黨和政府真誠合作的宗教教職人員隊伍,是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的關鍵。近年來,我們十分重視加強宗教教職人員隊伍建設,確定了20多名培養教育對象,采取舉辦學習班、定期聯系、走訪慰問,邀請參加有關會議和社會活動,政治上及時安排等方法,逐步造就了一批合格的教職人員隊伍,促進了宗教活動的正常、有序進行,確保宗教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愛國人士的手中。
4、發揮宗教中正面的、積極的社會功能,消除宗教中負面的、消極的不和諧因素。
要最大限度地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起來,把他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目標上來。通過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使廣大信教群眾響應黨的號召,積極參與慈善捐助,扶貧濟困、教育事業、醫療救助等,為基層的經濟建設多做貢獻。在愛國主義旗幟下,發揚宗教界為社會公益事業服務的傳統,引導他們抱著慈善的情懷和回報社會的精神,弘揚宗教這一優良傳統。2010年,縣佛教協會名譽會長釋理航法師,捐資和引資68萬元為其母校捐贈課本讀物、學習用品、電腦、校服和興建教學樓等,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全縣尊師重教先進個人”。定西市政協常委法聞,牽線搭橋,聯系慈善機構捐資100多萬元,修了3所學校,并捐資捐物救助貧困學生100余名,藏傳佛教弟子、廣州云峰酒業顧問王云峰捐資40多萬元修建了常河中學。近十年中,在中華慈善總會和省慈善總會及宗教界人士的引薦和協助下,美國、加拿大、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宗教界人士捐資300多萬元,用于我縣貧困地區和缺水地區建學校、打水窖。
此外,要通過依法管理,打擊、取締非法宗教活動,積極抵御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活動,確保宗教活動和宗教事務合法、正常、有序進行,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
作者簡介:胡梅芳(1962--),女,甘肅通渭人,講師,從事黨的理論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