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以平
【摘要】在當前市場經濟及電力企業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情況下,加強企業的和諧文化建設,對凝聚企業人心、提升企業軟實力、促進企業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圍繞著當前形勢下構建企業和諧文化為中心,主要分析了當前電力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重點介紹的作者對如何構建電力企業和諧文化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電力企業;和諧文化;價值觀
引言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我國社會正經歷著極為深刻的社會轉型和歷史變革,特別是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WTO)后,根據相關協議國內服務市場必將逐步開放,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不復存在,市場逐步將把以贏利為目的的企業推向嚴酷的國際國內競爭環境之中。而受此沖擊最大的莫過于原本國家保護的壟斷行業與企業。電力行業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長期處于國家壟斷地位。面臨即將到來的國際競爭和挑戰,我國電力企業不僅需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研發實力,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強化管理,形成競爭優勢,關鍵是充分發揮我國傳統的管理智慧,以和諧為核心,實現西方科學管理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加強和諧企業文化建設,即自覺實現由企業科學管理向和諧企業文化管理的必然轉變。
一、當前電力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 企業不重視和諧文化建設
相當多的電力企業領導者將企業文化建設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設,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只注重技術、資金、市場等企業經營管理的表層和實際工作。認為企業文化充其量不過改善一下職工精神生活,改變一下企業的視覺形象,活躍活躍氣氛,而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競爭力,增強企業活力,在企業管理工作方面過于強調制皮化的硬性管理模式,僅以開展一些職工教育、體育文娛活動或定幾條規章制度.提幾點要求為滿足。由于認識上的浮淺和片面,其結果是不僅沒有把先進的企業文化變成生產力。反而給企業帶來了虛假浮躁的不良作風。降低了企業運營的效率和效益。
1.2 文化建設未結合自身行業特色
電力企業屬于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企業。它在發、供、用的同時性和電網系統的整體性,以及電網結構、運行、負荷上的特點,使電力企業文化具有明顯的行業特點。由于長期的計劃經濟導致的電力企業壟斷性,一些企業仍然存有“電老大”的行業壟斷意識,使得管理方式方脫節。文化建設與市場經濟條件不相適應。對于中外各種優秀企業管理文化。要么全盤拒絕.要么照搬照抄,沒有形成自身的特色。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電力系統特別是供電企業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要想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把企業做強做大,并得到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創建具有行業特點的服務品牌。
1.3 民主管理不受重視
民主管理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活力因素,是企業和諧文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電力企業文化管理中沒有提供適當的渠道加以收集、采納職工中一些對企業有建設性意義的好建議和觀點,同時也沒有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用來職工的積極性.鼓勵職工參與經營管理,充分發揮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和積極主動性。
二、構建電力企業和諧文化有效途徑
2.1 以人為本,構建企業內部和諧體系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和諧企業最大的特征是人的和諧。要把傳統和諧文化的精髓同現代企業管理理論有機結合,著力構建具有和諧特色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促進員工和企業的和諧發展,尊重員工、關心員工、千方百計調動員工的內在積極性、創造性。在強調企業效益的同時,充分考慮到員工的多層次需要,盡量創造員工自尊和自我實現得到滿足的良好環境,才可促使員工創造出遠遠超出他們收入的價值。只有將剛性的管理過程,與和諧理念這一柔性的管理思想有機融合,做到管理以人為中心,以滿足員工的需要為根本任務,以員工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才能形成管理者、員工各司其職而又相互協作,共同服務于企業發展和致力于社會文明進步的戰略伙伴關系,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進步。
2.2 把握客戶需求,實現核心價值
“以人為本、以客戶為中心” 是電力企業的核心價值,即電力企業以終端客戶的需求作為其全部業務流程的導向。實施和諧企業文化,必須將對用電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作為管理的絕對重點。為社會大眾、為用電客戶提供一流的優質服務,提高電力企業的核心——供電可靠性,是電力企業的職責和光榮任務。電力企業應樹立起“用戶至上”的價值觀,恪守為民之責,重塑企業形象,調整員工的服務理念和行為,提高員工素質,使服務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強化服務效率,做到優質服務,創建具有供電行業特點的服務品牌,改變以往的壟斷性,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另一方面,建立全新的內部管理模式,使供電企業的服務質量得以提高,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以提升。
2.3 培育共同價值觀,構建和諧企業文化
電力企業作為龐大的集團,以文化為協調一致的群體行為的出現依賴于共同信守的群體價值觀的培育,因此,培育企業的共同價值觀,建設和諧企業文化,是電力企業實施文化管理的基本標志,具體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1)樹立正確的和諧觀。首先,要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建立全體員工認同的價值體系。科學發展觀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加強企業建設的指導方針,要把它同傳統和諧文化的精髓有機融合,使之在當前電力企業員工思想多元、文化沖突加劇、員工追求多樣的形勢下,成為廣大員工認同的價值目標,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其次,和諧文化是宏觀的、動態的,具有對立沖突的。只講和諧不講原則,只講人與人之間、人與企業之間的和諧,而不顧人與社會、企業與國家的和諧,不是真正的和諧。因而,只有堅持原則,敢抓善管,才能有效解決矛盾,達到更高層次的和諧;再次,要提升和諧文化對員工的作用力。建設和諧文化,是要將其內化為員工的一種思想、素質和習慣,是要將其內化和優化成企業良好的風氣、行為準則和無形規范,在提升員工素質、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實現企業和員工和諧發展上發揮積極作用。
(2)建立和諧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培育和諧文化,必須建立全體員工能夠認同和遵守的體制規范,包括凝聚和約束廣大員工的理念信念、法制意識和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長效制度。要把和諧文化的建設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建立以文化育人,以制度、規章約束人相結合的管理機制;要把和諧文化的培育融人到企業管理、生產、營銷等工作中,使和諧文化的建設體現在企業各項管理和員工日常丁作中;要把和諧文化建設與企業的廉政建設、法制建設、道德建設融為一體;要把和諧文化建設與考核結合起來,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和諧文化建設的考評監督機制,多措并舉,構建和諧文化的長效機制。
2.4 加強企業制度與和諧價值觀的一致性
電力企業是科學的有機體,觀念、制度必須落實到運行機制上,方能促進企業整體和諧發展。
(1)完善治理機構。和諧企業不僅是內部和諧,而且是一種市場競爭狀態下的動態和諧。電力企業要適應不斷深化的體制改革要求,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必須推進產權改革,加快主輔分離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理順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的關系,解決公司內外、上下的組織關系,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文化結構、員工結構和電網結構及各種資源要素結構,形成結構合理的和諧企業;另一方面,要通過體制和管理創新,使企業結構的各個系統處于均衡、穩定的狀態,確保員工的知識水平結構與電網當前技術發展狀態相匹配,企業組織結構與企業發展和電力體制改革要求相一致,企業制度管理與文化管理、行政管理與政工管理、高層、中層與基層等相互匹配、適應,使企業處于和諧穩定的狀態中,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建立和諧的企業管理機制。首先在戰略規劃上要貫徹和諧思想,著力實現電網發展和管理方式的兩個轉變,實現科學發展;其次要加強企業戰略設計,認真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推進速度、群眾可接受程度三者之間的平衡,使改革的成本、資源的積累、員工觀念的改變等因素相協調,做到改革解決矛盾,通過改革增加和諧;再次,在企業管理中,制度要完善合理,管理體系設計要科學。脫離企業實際的過高目標和落后于形勢發展的過低要求,都會造成矛盾,產生不和諧。且企業制度要隨著時間、環境等企業其他要素的變化而變化。企業制度的設計、執行和創新要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員工與企業的互動。
三、結束語
電力行業文化建設涉及電力行業、企業的方方面面,是一項綜合性、全局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必須要切實加強管理,建立長效機制,促進企業和諧文化與企業基本管理制度的一致。要深化電力行業文化理論研究,有效推進電力行業文化建設實踐,要積極開展行業文化交流,不斷提升電力行業和諧文化建設水平,提升企業軟實力,從而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程展邦.談如何加強當前電力企業和諧文化建設[J].企業管理.2009,
【2】王衛秋.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合力效能[J].科技致富向導,2009,(10).
【3】潘鐵軍.思想政治工作對構建和諧企業的作用[J].內蒙古林業,2009,(10).
【4】崔小菊.電力企業文化建設淺談[J].山區經濟,2006,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