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摘 要:針對公建設中出現的不安全因素,作者總結公路監理工作的經驗和想法,提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危險源控制的及時評審原則和對事故預防的原則。從建立公路工程施工分級管理體系、制定危險源分級控制管理辦法和細化安全技術交底等方面論述了危險源的控制管理措施。
關鍵詞: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危險源;控制
一、前 言
國家的基礎建設:公路建設(高速公路)快速發展的今天,在其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安全事故和人身傷害時有發生。在我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事故預防總體上屬于“經驗控制型”和“過程控制型”,尚未形成較為完整的事故防范體系,無法做到事先有效地抑制事故苗頭,防范事故的發生。實際上,作為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管理核心是危險源,而不是事故。事故是危險源發生后可能產生的后果,對事故進行管理只能是事后的管理。任何事故的產生一定有原因,這些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缺陷等等。
二、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一)內部原因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作為導致施工進程停止或受到干擾的意外事件,是以施工生產過程中一系列有序的不安全事件為前提的。施工過程中的人員、設備、工具、材料和環境是構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根據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特征,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作業活動、不安全因素、不安全事件構成的系統在安全管理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事件的存在是安全事故產生的基礎,而安全事故是以施工生產活動為載體的。
(二)外部原因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除上述的內部機理外,還受到社會上相關因素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
1.公路工程上級主管部門安全監管工作不到位
安全監管工作不到位表現為:針對施工過程中薄弱環節采取的事故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施工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差;上級主管部門安全監管管理資源和充分發揮各個管理層次、環節的整體效能。
2.公路工程施工各方主體安全責任未落實到位
安全責任不實到位表現為:部分施工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不強,重效益、輕安全,安全生產基礎工作薄弱;安全生產投入嚴重不足,安全培訓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安全防護不符合標準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運轉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
3.保障安全生產的各個環境要素尚需完善
施工企業之間惡性競爭,低價中標,違法分包、非法轉包、無資質單位掛靠、以包代管現象突出;公路施工行業科技進步在推動公路施工安全生產形勢好轉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三、公路工程施工危險源控制技術
公路工程施工危險源控制的主體可以是施工單位、施工作業班組,也可以是業主或監理及其所屬的職能部門。危險源控制的對象是整個施工過程,橫向包括人、機械、材料、施工工藝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縱向涉及施工項目系統的各個層次。
從危險源控制的階段看,包括施工前的危險源控制方案制定和初始評審;施工過程的危險源監測、預報和定期評審;發生事故后的應急管理和緊急救援等不同階段內容。
(一)危險源控制原則
1.危險源控制的一般原則
危險源控制的一般原則主要包括:(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險,構建系統安全,落實個人防護;(2)預防為主,防控結合,預案與應急措施聯動機制;(3)動態跟蹤,重點控制,應變及時。對不可承受的危險要禁止作業,對重大危險要立即整改;對中度危險要限期整改;對輕度危險要加強監測和保護;對尚可忽略的危險,按照常規進行管理。
2.危險源控制的及時評審原則
危險源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動態過程。隨著施工進度的展開,危險源的存在及分布、危險等級都會隨之變化。因此必須及時或定期地對危險源控制計劃進行評審和修訂,以確保危險源管理的充分性、適宜性和實效性。
一般選擇以下時機進行及時評審:新工程、新項目開工前;單位工程開工前;特殊作業、危險作業開工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型機具設備使用前;現場組織機構、工程審計、現場布局等有重大變化時。危險源計劃評審內容主要包括:危險源的辨識是否充分,是否有新的危險源產生;危險等級評價是否合理,是否有風險程度的變化;危險源控制措施是否適宜,實施是否有效;是否有進步改進的需求。
3.危險源控制的事故預防措施與原則
在事故發生之前,應當采取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和管理措施,可以按照以下優先次序進行:根除危險源一限制和減少危險源一隔離、屏蔽和連鎖一故障安全措施一減少故障及失誤一安全規程 矯正行動。
公路工程施工項目危險控制的預防措施包括:(1)制定安全目標、指標,組建機構,落實職責;(2)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等;(3)制定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作業規范、管理制度等;(4)加強監督、檢查、測量及測試;(5)對危險作業、危險設備、危險場所,加強運行控制;(6)組織員工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特別是關鍵崗位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工作能力;(7)
發現事故苗頭、隱患,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
(二)危險源控制及管理措施
對危險源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是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控制工作的核心和精華,也是抑制事故發生的關鍵。
1.建立公路工程施工危險源系統
在危險源辨識的基礎上,以公路工程施工過程及工藝流程為主線,按照不同的施工標段建立公路施工危險源系統,以避免因危險源廣、雜、散而難于控制管理的缺陷。在系統圖上應明確標明危險源所處施工環節、危險等級、危險源管理所屬單位和部門。這樣可以使危險源檢查控制管理中有條不紊,有輕有重,同時也可以對危險源系統安全分析和研究,以提高安全管理決策水平。
2.建立危險源分級管理體系
根據危險源級別,可以明確規定各級危險源所屬管理單位和部門。對于潛在危險性大,難以控制,發生事故會造成重大人身傷亡或多人傷害及重大設備事故的危險源由業主進行定期檢查管理,項目經理部和監理應作為日常工作檢查管理重點,施工作業班組應進行日常管理并記錄齊全;對于潛在危險性較小,但可能發生人身傷害及設備事故,且能夠控制的危險源以項目部和作業班組管理為主,業主和監理應定期進行檢查監督;對于具有一定危險性,有可能發生事故,但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險源由危險源所在施工作業班組管理為主,項目經理部定期檢查,業主和監理進行不定期檢查監督,每級危險源嚴格按危險源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3.制定危險源分級控制和管理辦法
具體體現在:(1)項目經理部應建立全標段危險源控制管理檔案,檔案中應明確各級危險源狀況、控制措施以及日常管理,危險源升降級情況,隨時調整危險源系統變化,做到管理有序。(2)企業應制定各級危險源安全檢查表。應根據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狀況、安全條件、控制措施、應急措施等制定危險源安全檢查表,并根據該表分別按業主、監理、項目部、施工作業班組安全檢查最低時間要求進行檢查,檢查結果記錄在案。(3)對動態危險源實行跟蹤管理。根據動態危險源變化快、情況復雜、難于控制等特點,應實行跟蹤管理;對于特別危險、情況復雜的危險源由監理安排人員進行定點跟蹤,并有權現場采取應急措施及停工觀察;對一般動態危險源,由項目經理部派人跟蹤檢查,安全部門隨時檢查監督。制定危險源分級控制和管理實施及考核辦法。辦法中應明確規定危險源分級依據、分級控制與管理責任者、控制和管理措施、檢查情況匯報制度、建檔制
度和要求、危險源變化呈報和審批制度以及對上述內容實行管理的獎懲考核辦法。
四、結 語
施工安全是公路建設過程中永恒的主題,安全管理是高速公路施工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公路施工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了確保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在公路施工中需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