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汝烈
摘要: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的過程,市場條件的變化,使得工程造價的控制管理變得更為復雜,這就需要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既要全面又要有側重點。本文就對工程投標階段的造價管理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招投標
建設工程招投標是以工程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工程所需物資、設備、建筑材料為對象, 在招標人和若干投標人之間進行的。招標人通過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選擇條件優越者, 使其力爭用最優的技術、最佳的質量、低的價格和最短的周期完成工程項目任務。投標人也通過這種方式選擇項目和招標人, 以使自己獲得更豐厚的利潤。然而,在實際的工程招投標階段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將直接影響到后期的工程造價。以下,本文就對工程投標階段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工程投標階段造價管理存在的相關問題
(一)工程項目標底的編制不夠合理: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建筑市場,其供求狀態嚴重失衡。一些建設企業,往往會人為的壓低工程項目的標底,對于外在的客觀條件、工程項目自身的復雜性缺乏認識、沒有給予足夠重視,由此不僅將造成項目標底缺乏合理性、真實性,同時也將導致項目招投標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從而難以反映實際的工程造價,嚴重損害了企業的經濟利益。
(二)項目的投標報價不規范:
我國部分的施工企業,往往為獲得工程項目而違法、違規的過度壓低報價,投標報價過程缺乏有效的管理與規范。一些施工單位通常會先行壓低報價,再利用工程合同的轉手倒賣、工程竣工驗收與結算期間的“暗箱操作”等不法手段來謀取經濟利益,從而導致建設市場的混亂。
(三)部分地區存在地方性保護現象:
我國部分的地區與行業存在極為嚴重的保護注意思想,此些地區與行業的工程招投標工作,往往缺乏操作流程的透明度、競價投標的公平性與公正性。個別地區,為保證當地施工單位的經濟利益,通常會制定一些帶有地方性的保護政策,或采取違法、違規的手段操作。此些地區在進行工程項目的標段劃分時,一些施工環境與條件良好、投資規模與工程量較大、地方干擾相對較少的投標段通常歸于當地的施工單位,而其余施工難度大、環境條件惡劣、投資規模較小的投標段,其不僅加大了施工企業成本的開支,同時也增加了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的難度。
(四)工程造價咨詢業相對落后:
近些年,我國工程造價的咨詢業正逐步加速發展,但就實際的效果而言,其仍然沒能充分發揮工程造價咨詢的應有作用。部分的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單位,其責任心較差、業務水平較低、技術能力較弱,從而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市場競爭力不足。此外,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往往受相關的主管部門制約,其行業內的相關制度、服務規范與國際市場嚴重脫節,普遍存在地區、行業、部門壟斷封鎖的現象。
(五)項目的評標、定標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
作為工程招投標階段的關鍵環節,項目的評標、定標保證公正性與公平性,其操作流程與評標方法應具備合理性、可行性、準確性、科學性。目前,我國部分的建設企業在招投標階段,往往單一看重項目報價數額的高低,以獲取低標為主要工作目標,由此將導致實際的工程造價與事前的合同價格存在極大的出入,從而為工程項目的實施、結算埋下隱患。
二.加強投標階段造價管理的有關措施
(一)與風險分析相結合,利用合理的報價手段進行報價:
相對于傳統的平衡報價,可利用不平衡報價法進行項目報價,其是在確定了工程項目的投標總價后,以相關招標文件內容中的付款條件為基礎,針對投標文件內的子項目報價科學、合理的進行調整,在不影響投標期間的商務得分、不提高項目總價的前提下,在項目的實施期間,不僅能夠更多、更早的結算工程款,同時還能獲取更多經濟利潤的一種投標、報價手段。在實際的項目投標階段,應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施工的條件、場地環境的不同,合理、科學的運用不平衡不平衡報價法,其首要前提條件在于工程量的清單報價,需要將單價與工程量作單獨劃分,即量價分離。項目投標的過程中,承包商所報的單價并非是項目總價,項目總價應是工程量與單價的乘積,而最終結算量應以實際發生的工程量為基準。
(二)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能力: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國各行業內部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更新、改革速度較快,作為市場競爭的第一要素,應加強重視企業內部員工的個人素質教育,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為保證工作效率與質量,造價執行人員應充分掌握項目的施工設計、現場條件、業主意圖,熟練操作各種電算化系統,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等。投標技術人員應發展為綜合型人才,應充分掌握現行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內容與實質,將與項目相關的技術與經濟兩方面的知識與經驗相結合,從理論到實踐,通過實踐積累經驗,不斷提升自我業務水平,才能有效保證投標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三)結合項目的現場條件與招標文件進行投標:
工程項目的招標文件,其主要內容包括由于招標代理部門、業主所提供的:商務條款、相關技術標準與條件、項目設計圖紙、場地的水文地質資料、書面的項目答疑等有關文件,其是在編制項目投標文件時的基礎條件、主要依據。此外,在進行工程項目現場巡視、場地勘察等過程中,其分析、統計的相關實際現場資料,也是項目投標文件編制過程的重要依據。由此,只有對項目的實際場地資料、招標文件有了一定的了解與掌握,才能保證項目標書與報價的合理性、準確性、科學性,從而提高中標的幾率,有效降低投標費用。
(四)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科學投標: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有效結合技術與經濟將產生極大的效益。在工程項目的投標階段,項目的技術方案主要包括:工程的質量與節能環保、施工安全與進度等方面,其是以業主的關注重點為主要編制依據,而對于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業主不予考慮。因此,施工單位應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項目技術方案的優化,以滿足業主的相關要求與標準為基礎,從中尋求利潤的增長點。經濟與技術的結合,其實質就是利用價值工程的手段,通過各種不同技術方案工序單價的研究與分析,從而篩選出最佳施工方案。
(五)職責分明,溝通合作:
企業內部的投標人員,應通過交底的形式,將工程項目的報價與技術方案的理念上報至項目運營的高層人員,從而有效保證施工單位對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控制與管理的持續性。在項目的投標階段,工程施工的現場管理與組織設計人員、項目報價與技術方案的編制人員、以及項目經營的上級管理人員應加強彼此間的交流、協同合作、保持統一,通過施工技術的改進、方案的優化,從而降低施工成本,由此形成系統、全面的管理體系,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投標報價是施工單位獲取合理利潤的基礎, 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投標報價既要體現本單位的先進施工水平, 又要與現場和實際物價水平一致, 通過技術優化提高經濟效益的思想不僅在施工階段, 也要在投標階段充分發揮, 最終形成全員、全過程的經營管理體系和保證體系的良好動作, 不斷提高企業施工和管理水平, 發揮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才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 馬南勁. 工程建設施工合同管理與造價控制[J]. 廣東科技, 2006,(03) .[2] 王美琴. 淺析建設工程的造價控制管理[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8,(17) . [3] 高驚鳴. 試析現行工程造價的控制和管理[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8,(17) . [4] 曾慧平. 試論建筑施工企業工程的造價管理[J]. 科技資訊, 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