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會
摘要:工程質量管理的水平高低與成敗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社會信譽和經濟效益,關系到國家和集體財產的損失。認真研究,積極探索,加強質量管理和不斷創新才能實現輸變電工程創優目標。本文簡要介紹了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意義和范圍,并對如何加強管理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輸變電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質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不僅影響著輸變電工程的質量、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信譽,還會對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和工農業的正常生產造成巨大影響。所以,工程的參與者必須要樹立牢固的質量意識,扎實工作、認真研究、勇于探索,加強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從而實現輸變電工程創優目標,為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對于電力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各地都在積極開展電網工程的建設,而電網能否安全、穩定地向用戶供電,則主要取決于電網工程,尤其是輸變電工程的施工質量。輸變電工程是一項系統化、社會化的工程,想要提升工程質量,僅靠一兩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參與施工的全體人員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的同時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和責任意識,并以實事求是的原則客觀、扎實地完成本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工程質量,使我國的電網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
1 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質量管理是輸變電工程的重要環節,它既能促使工程質量不斷提高,又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將可能發生的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使工程質量達到施工設計的要求,從而確保電力企業向用戶供電的連續性、安全性和穩定性。
2 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范圍和重點
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范圍較廣,從圖紙設計到最終交付使用,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只有對管理工作的范圍和重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其進行預防,從而確保工程質量一直處于受控狀態。
(1)設計圖紙是施工的主要依據,因此,監理人員在對圖紙進行審核之前必須要對其進行詳細的了解,將學習與審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便明確設計意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圖紙雖然在設計上符合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標準,但由于施工條件的限制,其中一些設計是無法實現的,為了確保工程質量,監理人員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設計圖紙的基礎上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以便根據實際情況給出更加完善的審核意見。
(2)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的整體質量水平,所以對于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是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因此,管理人員不僅要嚴格檢查進場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和質量保證書,還要對其性能、規格和型號進行核對,以確保其符合工程設計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砂石、水泥、鋼材等關鍵性建材進場前一定要對其進行質量復試。
(3)對于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管理是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工作的主要環節,應貫穿施工全過程。除了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有關設計和規范施工外,監理人員還要到現場對各道工序進行質量控制,一旦發現問題就應及時處理,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薄弱環節和關鍵部位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點,它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那些第一次在工程中應用的新工藝和新技術,由于缺乏施工經驗,因此要重點控制。二是那些易出現質量問題和事故的部位,如互感器引線端子不牢固、鐵塔螺絲緊固不到位、鐵塔塔材安裝順序不對等都是容易出現的質量通病。不過在大多數時候,工程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部位是由施工隊伍的業務水平決定的,因此對于這部分內容的質量管理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只要措施得力、方向正確,就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前期內容
3.1 建立嚴格的質量監督體系
一個強有力的工程質量監督體系是確保輸變電工程質量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條件,它不僅有利于監理人員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質量監控,還能使日常監理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有組織、有效率。因此,要注意加強施工隊自檢、項目經理部的質檢,項目監理和單位監督的“三層控制”,并處理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強化各部門職能的同時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理工作制度,從而使“三層控制”的管理體制變得更加完善。
3.2 建立和完善有關規章制度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相關規章制度的建立是確保輸變電工程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電力企業實現制度化管理的前提條件。因此,電力企業應在不違反我國法律和行業標準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內容齊全、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和時效性,同時又易于理解的輸變電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制度,這既有利于企業領導規范企業和員工的行為,也有利于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工程質量問題的發生,使電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4 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是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主要環節,因此要予以充分重視。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從而將質量問題和事故隱患真正消滅在萌芽狀態。另外,在有些分項工程完成時,離主體工程的完工尚有一段時間,如果忽略了對于這部分分項工程的保護,那么整體質量就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工程的監理人員必須充分發揮現有質量和技術的管理方法,并將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監控的目標。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4.1 圖紙會審
工程的施工圖紙在正式使用前必須經過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共同審核,合格后方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各方對于圖紙所提出的問題要在會上形成“圖紙會審紀要”,通過各方的協調意見,進一步提高工程的質量,且避免因為設計方的小失誤引起的工程質量不合格或返工現象。
4.2 開工前技術交底,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推進施工進步
技術交底,就是將本工程的特點、質量標準、工藝流程、施工方式、安全措施和工序銜接等問題分門別類地向有關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詳細交代清楚,使其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工程質量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同時也避免了因為對施工圖紙理解的不同而導致工程質量不達標或返工現象。并且對應用于工程中相同分部工程相同工序的新技術、新工藝應給予充分的討論和認可,通過新技術新工藝在原有的基礎上從質的方面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
4.3 對施工工具(器)進行檢查
進入到施工現場的施工工具、機械應具有檢驗合格證書,并在進入施工前,還要進行最后的檢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因工具機械的故障而導致工程施工出現基礎立柱變形、鐵塔塔材損傷、導線壓接不合格等等影響質量的現象,嚴重時導致返工現象,對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是至關重要的。
4.4 技術復核
施工單位在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還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圖紙進行復核,如果發現設備選用、材料選擇、施工方案等內容與施工條件不符,則應立即停止施工,待與監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并解決后,再繼續進行,以免造成日后的返工。
4.5 對原料進行相關檢驗及復查
雖然有了嚴格的進場準入制度的保障,但仍存在生產廠家生產的原材料是否合格、廠家儲存過程中是否由于措施不當而導致部分原料變質等問題。對此,不僅要根據原材料的廠家資質進行核查,并應將其生產的原材料取樣送至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檢驗,在運輸至工地時對原材料的儲存環境進行檢查,及原材料是否合格進行外觀檢查,從而保證施工材料達到設計標準的要求,從根本上保證工程的質量。
4.6 自檢
施工單位的自檢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項目部的負責人組織人員對施工產生的第一個成品質量進行自檢,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尋找原因予以根除,以防止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質量管理工作的覆蓋面,還能減輕監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使其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完成其他工作;項目部的負責人定期組織人員對施工產生的所有施工成品質量進行自檢,保證所有的施工成品都合格。
4.7 設置工程質量管理點
工程質量管理點可以設置在要求達到高質量的分項工程、質量難點、薄弱環節、新技術新工藝應用點等多個環節。質量管理點的設置,可以更加有效地對工程質量進行事前控制,使管理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多時候,工程的薄弱環節會由于提前設置了質量管理點而得到有效控制,事故隱患也就此消除,所以說,設置工程質量管理點是進行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一種重要手段。
4.8 正確進行質量評價
質量的評定工作首先要保證的就是覆蓋面廣、檢查細致,這也是確保質量評價準確性和客觀性的基本要求。因此,質檢人員在進行工程質量評價時要根據有關規定逐項進行,切不可浮于表面,不求深入。另外,也要注意避免“以一當十”的思想,確保檢查的覆蓋范圍,以免遺漏存在的質量問題。
4.9 確保質量管理工作的嚴格性
無論是制度的制定、工藝的選擇、方案的審核、實際工作的開展、施工隊對施工方案的實施情況,還是日常的檢查以及對薄弱環節的監督,自始至終都要強調一個“嚴”字。監理人員要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對于工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一絲不茍地進行妥善處理,該罰款的一定要罰款,該停工的一定要停工,該返工的一定要返工,既不能遷就,也不能因為各種人情關系而裹足不前。
5 結語
質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不僅影響著輸變電工程的質量、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信譽,還會對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和工農業的正常生產造成巨大影響。所以,工程的參與者必須要樹立牢固的質量意識,扎實工作、認真研究、勇于探索,加強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從而實現輸變電工程創優目標,為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國家電網公司基建部.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術措施[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 山西省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中心站.輸變電工程建設典型質量問題對照圖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 國家電網公司基建部.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工藝標準庫變電工程部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