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凱雪
摘要:林業危害一直影響這我國林木產業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病害是蟲害,它對林業的影響是最大的。在我國實行集林權制度之前,我國的林業產權分散,造成了林業管理分散,相關的林業管理技術也得不到統一,對于林業病害的防病害也沒有有效的治理。本文通過對集林權制度改革前的林業防病害現狀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幾點集林權制度改革后林業病害的防治措施,希望能為林業防病害做出一點貢獻,保護我國林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集林權制度;改革;林業病害;防治
集林權制度改革是通過農民的創造和基層的經驗的來的,它對我國林業的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它是農村生產關系的一次大變革,同時也是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更是促進我國林業這一產業向更好方向發展的保障,同時還能促進農民增收,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從另一方面來說,集林權制度通過將林業產權集中起來,便于對林業的統一管理,因此,集林權制度改革之后,林業發展的各種工作都將進行的更加順利,其中就包括林業的病害防治。
1集林權制度改革前林業病害防治現狀
集林權制度改革之前,我國林業由于經常遭到各種病害的影響,導致我國的林業時常遭到重大的損失,一定程度上的阻礙著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我國集林權制度改革前林業病害的防治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
首先,病害發生面積增加導致防治難度加大
我國是地域遼闊的大國,因此,我國的林業面積也是相當大的,然而這也造成了我國林業在管理上的不足,林業病害經常發生,并且因為地域的不同,病害的形勢也表現的不同。近年來,我國森林病蟲害的面積正在逐漸的增加,特別市近年來國家倡導的退耕還林的政策和人工造林,導致一些單一樹種的純林增加,病蟲危害進而加劇。根據相關調差數據顯示,我國從80年到10年之間,我國的林業病害面積從4.2萬畝增加到了現在的18萬畝,增長的速度是機器迅速的,給我國林業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另外,由于近幾年的氣候因素,冬季也不再寒冷,害蟲在冬季的死亡率的較低,病蟲害面積還在持續上升。由于當前國家對林業病害防治的人力、資金和技術等有限,因而林業病害防治難度也加大。
其次,病害發生種類增多導致危害損失嚴重
如上面所說,由于氣候方面的原因和當前實施的退耕還林政策,我國的林業產業的從原本的綜合性的變成現在的單一,氣候方面的原因也導致現在的害蟲發生變異,導致成災的病蟲種類增多,對于防治病害的新技術也不能跟上蟲害變化,林業病害得不到及時的處理,給我國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根據國家林業局統計,我國林業蟲害種類從80年到現在為止,已經從原本的18種增加到現在的25種,外來蟲害的入侵也給我國林業發展帶來的巨大的危害,甚至很多蟲害在我國境內都沒有見過。我國每年的木材都減產,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影響巨大。
最后,危害性病蟲頑固難治且經常性爆發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受到的危害性蟲病已經先后的侵入我國,由于我國采取了及時有效的措施,才沒有給我國的林業造成過大的危害,但是這些蟲害之后卻留下了一些潛在的威脅。例如,我國的地理和氣候等因素適合國際性的林業害蟲松材線蟲和日本松干蚧生長和生殖,因此,如果這兩種病害入侵我國森林,那么我國境內的落葉松林將會在短時間內大面積毀滅。
2集林權制度改革后林業病害防治策略
集林權制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它給國家經濟建設,改善生態和應對氣候變化中將會產生無可比擬的作用。作為林業整治的新措施,集林權制度改革后,我國將如何對林業病害進行管理。下面就我國集林權制度改革后林業防治提出以下幾點措施,希望能為林業病害防治作貢獻。
2.1、提高對林業蟲害的認識,加強蟲害防治領導
林業蟲害危害重大,給我國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在集林權制度改革之后,我國的對于林業病害防治的首要措施就是相關林業部門提高對林業蟲害的認識,并且加強對蟲害防治的領導。經過集林權制度改革之后,我國的林權經過重新的規劃,因此,就要對林業病害防治進行重新的規劃。首先,應該從實施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角度來認識;其次,減輕危害損失促進社會經濟的高度來認識;另外,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最后,提高保護國家生態安全的認識。林蟲病害同水災火災一樣,具有重大的危害,同時在防治上也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將林業病害納入日常議事日程,將加強地方經濟建設和減災等作為各級領導任期目標,切實加強領導。與此同時,應該加強森林病蟲防病害工作的預測報告。各省市應該將病蟲害的檢測工作放在林業治理的首位,保證我國林業建設順利發展。
2.2、推進集林權制度改革,重新明確林農責任
集林權制度的改革是我國對林業實行的一次重大的改革,因此,除了要提高對林業蟲害的認識和加強對蟲害防治的領導,還應該將集林權制度的改革進行到底,積極推進集林權制度的改革。集林權制度改革之后,我國的林業產權進行了重新的分配,已經不再是以前散亂的掌握在一些個體戶的手中,這些林農由于素質不統一,對于林業蟲害的認識不足,導致了以前蟲害的迅速泛濫,給我國的林業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的建設均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相關林業部門要積極推進集林權制度的改革,對于林農的責任也要進行重新明確,森林中常見的蟲害、火災等都是它們的職責,林農的懈怠。同時,對林農進行林業蟲害的防治知識培訓,交給他們最新的病害防治知識和技術。
2.3、運用現代化森林防病害科技,改善防治手段
由于以前管理林業的相關部門對林業病害的重大危害沒有正確的認識,他們只會對利用林業,對森林進行砍伐、販賣,而沒有對林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傳統的林業病害防治手段和技術也不能滿足當時林業蟲害的防治,導致蟲害泛濫,給我國的森林造成了巨大損失。隨著近年來我國病害種類的增多,傳統的防治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病害防治的需求。因此,在集林權制度改革之后相關部門應該加強森林防病害科技的含量,通過改進林業病害的防治手段從而加強對林業蟲害的防治。在運用現代化科技進行病害防治時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堅持搞生態林業,搞林業生產和病蟲害防治的綜合發展;其次,禁止使用對環境和水源污染的防蟲農藥,遵守國家合理使用農藥的規定;另外,大力發展生物防治;最后,加大病害防治科研的開發和技術的推廣力度,積極推廣現代化生態放病害儀器和手段。
2.4、積極開拓進取,改革創新,消除防病害中的矛盾
集林權制度改革并不是萬能的,隨著各種環境因素的變化,林業病害也將逐漸發生變化,因此,在積極推進集林權制度改革的同時,還應該積極的開拓進取,探究新的林業蟲害的防治技術和儀器,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應及時的進行制度上的改革,從多方面保證我國林業防治病害的順利進行。
另外,由于我國的地域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的林業狀況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防治林業病害的同時還應加強林木的建議,嚴格防治危害性林業蟲害的傳入,加大林業蟲害防治資金的投入,從而保證蟲害防治的需要。
總之,林業病害防治是相當重要的,它關系到我國林業的建設和相關經濟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我們在推進集林權制度改革的同時,還要積極引用各種新的防病害技術和工具,保證我國林業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田光合劉輝;我省主要林木病蟲害的防治措施介紹(三)(J).河南林業.1999年第04期;
[2]劉偉宏;張鐵林.吳忠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情況調查(J).寧夏農林科技.2010年第04期;
[3]朱克恭.林業技術措施與病害防治(J).林業科技開發.1987年第04期
[4]邱玉琢?潘學仁?孫學明.森林病害流行與經營措施的關系(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8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