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東
摘要:瓦斯災害事故一直威脅著煤礦安全生產的健康發展,在煤礦安全生產事故中瓦斯災害事故占主導地位,而瓦斯爆炸事故在瓦斯災害事故中又特別突出。煤礦瓦斯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瓦斯濃度在5%—16%;二是氧氣濃度達到12%以上;三是有650℃—750℃的引火源;而引起瓦斯爆炸的兩個必備條件是瓦斯和火源。所以,在煤礦的現場安全管理中,防范瓦斯爆炸事故的重點是防止瓦斯積聚和火源管理。所以,在煤礦實際作業環境中,對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控重點應放在防止瓦斯積聚和限制火源上。本文對瓦斯災害事故(瓦斯爆炸)的防范提出措施。論文探討了礦井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關鍵詞:煤礦安全;瓦斯事故;瓦斯地質影響因素;事故防治
1、礦井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1.1建立瓦斯安全管理機制瓦斯是導致瓦斯爆炸事故發生的物質源,作為引發事故的主要物質因素而存在,為了預防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系統工程中的本質安全,做好瓦斯安全管理工作是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前提。首先,消除瓦斯爆炸的物質危險源。最大限度地抽放瓦斯,抽出開采煤層、鄰近煤層和采空區等瓦斯源中的瓦斯,減少井下瓦斯涌出量,是提前預防和控制瓦斯事故的根本措施,可實現瓦斯環境中采煤本質上的安全。對于局部聚集的瓦斯,可采用隔離法、分支通風法、引風法等措施來隔離或者吹散巷道內聚集的瓦斯,保障生產安全。其次,建立健全可靠的通風系統。強化通風的安全管理,保證整個礦井和井下各個工作面上都有足夠的風量,有效、穩定和連續不斷,保持足夠的風速,足以用來稀釋工作面的瓦斯和驅散涌出的瓦斯,這是防止瓦斯聚積含量超限,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發生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要求礦井必須擁有完善的通風系統,按要求為井下提供足夠的風量。最后,建立礦井瓦斯監測系統。配置安全技術裝備供瓦斯檢測人員對整個礦井井下的瓦斯含量進行監測,每次監測都要如實地反映出現場的瓦斯變化情況,并將監測結果及時填寫在記錄本和瓦斯日報表上,通知現場工作人員。如果有瓦斯積聚超限的異常狀況,應及時采取措施,使之達到安全要求,真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改變,杜絕瓦斯事故的發生。
1.2建立火源安全管理機制
引爆火源的特征源主要有電氣火花、放炮火源、摩擦撞擊、吸煙明火等,火源安全管理應包括明火、電火花、放炮火花等的管理。因此,應從以下四方面加強管理:
(1)加強礦井用電安全管理。用于井下的電氣設備必須進行防爆檢測,合格后才能使用;井下電纜接頭不準留有明接頭,對電纜經常檢查,防止漏電,設置漏電保護器;礦燈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如在井下發生損壞,嚴禁在井下打開電池盒或自行修理。
(2)加強礦井用火安全管理。嚴禁在井下吸煙和生火取暖。瓦斯泵房及附近20 m以內不許存在明火。在井下不準進行電焊和氣焊等焊接作業,如確實需要則必須嚴格執行報批手續。
(3)加強井下放炮的安全管理。井下作業時要對火藥和雷管進行嚴格管理,實行審批使用程序。嚴禁簡化放炮程序、放明炮及明電放炮、多母線放炮、違規填充炮泥、反向爆破、一次裝藥多次爆破、使用巖石炸藥爆破等。
(4)加強摩擦撞擊的安全管理。
2、建立瓦斯預防制度
2.1 加強通風、監控裝備投入,確保通風、監控裝備完好運行,積極引進新的通風、瓦斯防治技術和瓦斯抽放設備,進行礦井通風技術創新,從源頭上防止瓦斯超限。
2.2 加強礦井通風系統、通風設施的檢查管理,確保礦井通風系統完好,主要通風設施要有一定備用量,瓦斯監測、監控設備運行可靠。必須杜絕由于瓦斯檢查、監測、監控儀器、設備和通風設施故障造成瓦斯積聚(超限)未能及時檢測出而導致礦井瓦斯災害的情況。 3、結語
瓦斯事故的發生,對井下安全生產及人員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是礦井生產的重大災害之一。本文從瓦斯安全管理機制、火源安全管理機制給出了瓦斯事故的防治措施,對礦山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