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鴻
摘要:行政領導力的強度決定行政組織管理的效率,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是行政領導力提升的兩個著力點。探討行政領導在兩個組織中的領導力,對于行政組織自身的發展與適應社會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行政領導力;兩個組織;和諧關系
目前,我國正致力于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高標準、多層次同步式提升社會主義和諧指數,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為現實的價值與意義。其中,行政管理部門內部和諧指數的提升是關鍵,行政領導力在兩個組織和諧中的提升更是其核心之一。因此,以社會主義和諧行政組織理論為指導,深入探討行政領導力的提升,對于行政組織內部管理創新、塑造行政管理新形象、加強行政組織與社會、公民的交流,對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任重道遠。
一、 行政領導力的內涵
波恩斯對領導力的定義是“領袖勸導追隨者為某些目標而奮斗,而這些現了領袖及其追隨者的共同的價值觀和動機、愿望和需求、抱負和理想”。這是領導力一詞較為經典的定義。由此,我們認為,行政領導力可以在波恩斯對領導力定義的基礎上將其范圍界定為行政活動,即行政領導力是行政領袖勸導行政人員為行政目標而奮斗,帶動和影響行政力量的能力,也是行政領導為實現行政目標而將兩個組織進行耦合的能力。行政領導力的強弱體現在兩個組織的耦合程度上,可以這么說,行政領導力就是正式權力與非正式權力的完美結合體。
1、行政領導力的構成分析
行政領導力的構成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行政正式組織的權力,行政非正式組織的權力,為之而奮斗行政目標。
(1)行政正式組織的權力
波恩斯對領導力的定義中講的領袖在行政組織中其實質就是行政正式組織的權力。這種權力是職位權力,是法律、法規與行政組織賦予的,是行政領導力構成的基本要素。行政正式組織的權力具有合法性、權威性、確定性、強制執行性以及相對穩定性等特點。行政正式組織的權力是行政領導力形成的土壤,行政領導力是在這個土壤上散的枝、開的花、結的果。
(2)行政非正式組織的權力
最早提出非正式組織概念的是行政科學組織理論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認為非正式組織是存在于正式組織中,人們在共同工作時依靠情感和非正式組織規則連接所形成的群體性組織。非正式組織在對領導力的定義中波恩斯講到了兩個較為關鍵的字——“勸導”,這個勸導是與管理或管制有很大的區別的。管理是以權力管之,管制是以權力壓之,而勸導則有勸告、勸說,導引、導示之意。這很容易讓人想起,行政領導者站在山頭高瞻遠矚、指點江山,以自己超前的預感與意識,勸導行政人員走向此前自身末發覺的或末確定的正確方向,讓行政人員感受到心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感召的力量,具體表現在對行政領導者有崇拜的傾向,深信不疑地走其指點的道路。這種行政非正式組織的權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質就是行政領導者盡可能的盡善盡美的實現行政成員可能實現的標的,包括正式的行政組織目標,非正式的行政目標,政治、經濟、社會權利等方面的利益。
(3)為之而奮斗的行政目標
即是行政領導力,那么為之而奮斗的行政目標就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沒有行政目標也就沒有行政組織,更談不上什么行政正式組織與行政非正式組。所以,行政目標是行政領導者的用武對象,行政人員是行政領導用武之力,兩個組織的完美結合是行政領導力實現的途徑。一般說來,行政人員多、目標多、理想多、利益交錯復雜,在這種情況下,將行政目標以精、簡、準的原則進行梳理,運用各種方式以促使行政目標趨于一致,這樣,在行政目標明確、單一(表現為少而精)的條件下,行政領導力才能有發揮的天地。
2、行政領導力的因素分析
行政領導力的因素可以從幾個方面分析:行政領導者自身因素,行政力量因素,行政環境因素。
(1)行政領導者自身因素
行政領導之所以成為領導是因為其具有一般領導者的綜合素質。當代,有管理學者將領導者成才的關鍵歸納為四個方面:知識、智力、素質與覺悟,且智力重于知識,素質重于智力,覺悟重于素質。實踐中,樹立正確的成才觀,鑄就領導成才之路,創造領導成才環境。
1)行政力量因素
行政力量包括行政人員的力量與物資的力量。行政人員力量是行政力量中最根本的力量,行政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門素質就是行政人員力量的體現。行政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行政管理的效能效益,也深刻影響行政領導力的效力。提高行政人員的素質對行政管理與領導力的實現意義重大。行政物質本身不能單獨發揮作用,但行政物資又是不可否缺的基本。行政物資的力量主要體現為行政人員、行政物資、行政精神、行政文化等結合而形成的行政力量。
2)行政環境因素
行政環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歷史、社會等方面,結合實情來講,行政環境因素中較為核心的還是行政關系,即行政活動內外部的關系。行政關系大致有兩種,行政內部關系和行政外部關系。行政內部建立良好的團隊關系,行政外部樹立規范的能力,行政內外部之間存在大量的信息傳遞、思想溝通和感情交流,正確地處理行政關系能使行政內部發揮聚集效應,行政外部發揮整合效應,實踐證明,良好的行政關系、和諧的行政關系能使行政領導力在堅強而有序的工作環境中表現出舒暢、活力十足。
二、兩個組織和諧關系對行政領導力的要求
兩個組織和諧關系對行政領導力的要求可以概括為:和諧中的平衡力,領導中的凝聚力,標的中的整合力。
1、和諧中的平衡力
平衡力是兩個組織在行政領導力的作用下,以和諧觀為指導而產生的一種合力,這種合力直接影響到兩個組織的和諧程度、和諧關系以及行政領導的領導力。平衡力包括時間上的縱向平衡和組織上的橫向平衡,它是和諧內涵的重要因子,處理不好或是處理不平衡都是兩個組織和諧關系的不穩定因素,并有可能對兩個組織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們初步認為,和諧中的平衡力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平衡利益沖突
和諧中首當其沖的是平衡兩個組織的利益。對兩個組織的利益沖突進行平衡是首要的,其必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利益是實在的東西,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東西,拋開了利益而談其它,只怕是在構建空中樓閣。平衡利益沖突要把握幾點原則:一是要做到利益的分配合法、合理、公平;二是盡量對利益進行次多量少的再次分配;三是利益的分配過程中要注意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并舉。
(2)平衡情感得失
在中國現代社會語境下,不論是正式組織還是非正式組織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注重組織成員間的情感得失。中國人注重在與任何組織或個人的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情、關系、面子,所以,能否準確地做到平衡情感得失也是兩個組織和諧關系對行政領導力的要求。和諧中的平衡力要求行政領導者在平衡情感得失時能夠做合理、適度、到位。
(3)平衡文化差異
行政領導的領導力主要體現在兩個組織的和諧關系上,由于兩個組織的成員龍蝦混聚、各背景不一、文化差異較大,這同樣需要行政領導對其進行平衡。文化一詞的概念眾說紛紜,尤其是專門研究文化的學者更是不說還知道,越說越越糊涂,倒是易中天教授說得簡捷明快。易中天教授認為,“文化是一個歷史時期,一個地區或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更確切點說,文化就是就是怎么個活法。”以此看來,行政兩個組織中的文化差異也就是各成員的生產生活方式的不同,即怎么個活法不同,但同為行政人員,行政領導完全可用行政文化規范之,不過也要尊重文化的差異。如此,行政領導以和諧觀指導自我,平衡兩個組織成員間的文化差異應不是什么問題。
2、領導中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兩個組織中的成員對行政領導的充分信賴并積極參加行政領導組織的活動的吸引力。這種凝聚力包括政治認同、經濟認同、行政認同以及文化認同等反折射出來的吸引、依附和驅動,它表現為兩個組織成員間的相互關系和組織與行政領導者的關系的綜合作用力,反應了相互之間的信任、理解、支持與依賴。從根本上說,其實質就是對行政領導的充分信賴。可以說凝聚力是行政領導力的原動力。從兩個組織和諧關系對行政領導力的要求來看,領導中的凝聚力至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
(1)相互間的理解與信任
領導中的凝聚力中,理解是前提,信任是基礎,有了相互間的理解與信任,并經常進行思想上、感情上的交流,則行政領導中的凝聚力才能得到基本的確認。為此,行政領導應多參加上山聽歌,下田干活,騎馬觀花,坐車觀光的活動。思想上、情感上大家相互交流多了,各人之間的鐿子也就多了,更過自新的機會也就多了,相互之間也就變得理解與信任了。當然,這不僅只說是行政領導與組織成員之間的交流,更要注意的是組織成員之間相互的交流。如此一來,相互間的理解與信任式的群眾基礎便形成了。
(2)相互間的支持與依賴
相互間的支持與依賴是兩個組織以及行政領導與兩個組織融合為一體的過程。在相互間的理解與信任基礎上,行政領導者勸導組織成員間相互支持,時間一長,隨著慣性的作用,組織成員之間以及組織成員與行政領導者之間極易形成依賴的習俗。若能做到相互間的支持與依賴,這也就足以說明領導中的凝聚力已達到了一種形成的狀態,只待有朝一日,伺機而動。
(3)相互間的吸引與驅動
相互間的吸引是行政領中的凝聚力達到的一種較佳的狀態,驅動則是領導中的凝聚力的目的。只有了相互吸引才能做到相互驅動同心同德和團結奮斗,并且這種驅動是強有力的,具有強統攝力、強回應力、強責任心、強服務力,有勢不可擋之態。領導中的凝聚力才能算是達到了一種境界。
3、標的中的整合力
整合力是行政領導在組織制度化、標準化、流程化、結構化的基礎上對行政思想情感、領導資源以及領導目標進行綜合治理、綜合利用的能力。很多的行政機關低效、低能并不是技術、設備、人才和環境出現了問題,而是缺乏行政標的中的整合力。為使能實現行政標的,并使兩個組織和諧一致地工作,盡力發揮各自的資源與優勢,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認識:
(1)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
對行政思想、情感進行的整合,其實際上就是對行政各組織成員意志力的整合。思想與情感的交織有正式組織的因素,也有非正組織的因素,還有各類行政行為因素的影響。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是行政精神綜合合力的升華。
(2)行政領導資源的整合
行政領導資源的整合包括:行政兩個組織的整合,行政構成人員的整合,行政物力財力資料的整合以及對行政輿論的整合。這里的整合可以理解為綜合利用,也可以理解為各優勢發揮的集成效應。
(3)行政領導目標的整合
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和行政領導資源的整合其目的均為行政領導目標的整合與實現。行政領導目標的整合是行政標的中整合力的核心,也是行政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亦是行政領導力提升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