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克熱木•薩吾爾
摘要:在音樂環境中培養幼兒的興趣至關重要,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意見,供參考。
關鍵字:音樂,幼兒
How to improve the interest of children in the music environment
Mukeremu.shawuer
Tuogelageleke primary in bazhou qiemo county in Xinjiang
Abstract: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cultivate the childrens interest in the music environment. In the paper, the writer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s for the references.
Key Words: music, children
陳鶴琴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近代教育家,他很早就發現音樂教育活動對幼兒的發展的起著重要的作用。他曾說過:“幼稚園應該是有音樂的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發展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技能。需引導幼兒在藝術的環境中,有興趣的與環境發生互動,充分激發其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更好的培養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體驗和表現的能力。”這對我觸動很大,啟發更大。是的,每個孩子都熱愛音樂,在教學中我發現注重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每天都能接觸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使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驚人的發揮。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達爾文曾說過;“就我記得,在學校期間的性格來說,其中對我后來發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入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和事物。”可見,興趣對學習是很重要的,幼兒對音樂有興趣,這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呢?
1.在美妙的欣賞天地中,誘發幼兒傾聽音樂的興趣
在以往的音樂教育中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不尊重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在設計教育活動、組織教育過程中,不是以幼兒身心發展需要和學習特點為依據,不考慮幼兒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愿望,而是把他們作為一種接受知識、技能的容器,教師的任務就是往這個容器里注入、灌輸,表現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就是代替孩子說,代替孩子做,沒有給孩子思維、想象、理解、創造的時間和空間。久而久之,孩子對音樂活動失去興趣,學習處于被動狀態,離開了教師的示范,孩子就顯得茫然失措。
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自主學習應是孩子智慧、情感、創造性的體現,但由于以前的教學常常是教師示范在前,幼兒模仿再后,自主性、創造性根本得不到培養和發揮。通過研討,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讓孩子欣賞、感受、體驗在先,創造表現在前。
幼兒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運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種形象生動的方法讓幼兒在動、聽、看、辨、唱的趣味實踐中尋找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幼兒年齡雖小,接受能力卻很強,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因此,我為孩子創設了一個欣賞音樂的天地,盡量讓孩子多接觸音樂。通過多種渠道,如教師的演奏演唱,錄音機磁帶、VCD等讓孩子欣賞、傾聽悠揚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在每個孩子的腦海中結合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把孩子帶入詩一般的意境中,使他們常常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同時,我還恰當利用一些空余的時間,如每天早晨孩子們陸續來幼兒園時、午睡以前、進餐、離園等時間播放音樂,讓孩子生活在音樂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滿音樂,從中誘發孩子傾聽音樂的興趣,如早晨孩子來園時,我們經常播放一些悅耳動聽的幼兒歌曲,當孩子聽到《小鼓響咚咚》這首歌時,聽著聽著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起小鼓敲擊對話,孩子對歌曲產生了興趣。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聽、去想,去感受歌曲中愉快高興的情緒。幼兒傾聽興趣逐漸高漲,只要一有空,他們就會來到欣賞天地,欣賞音樂,并把流進心里的音樂釋放出來。孩子們耳濡目染地接近音樂,熟悉音樂,從而喜歡音樂、體會音樂,音樂的種子埋在了孩子們的心里。現在孩子們無論在什么場合,只要一聽到音樂他們都會側耳傾聽,自得其樂。
2.在充滿魅力的墻飾天地中,激起幼兒學唱歌的興趣
墻飾是孩子們天天都能看到和接觸到的東西,為孩子創設一個新穎美觀的墻飾天地,可以激起孩子們唱歌的欲望。因此在布置墻飾時我就根據音樂教育的內容,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布置,這樣讓孩子既熟悉又有新鮮感,有效地引起他們學習唱歌的興趣。
秋天到了,活動室都換上了秋天的主題墻飾,教室里掛滿了串串蘋果、橘子等秋天成熟的果實,墻飾上的蘋果、橘子顏色鮮艷,形狀逼真,讓人唾涎欲滴,孩子們可喜歡這片“果園”了,常常在“果園”里游戲玩耍。看到這一情景我就靈機一動,就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新授了歌曲《高高的蘋果樹》,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地不由自主轉頭去看他們喜歡的“果園”,這時我就抓住時機引導他們在掛滿蘋果的墻飾下學唱歌,在唱歌時,孩子們的情趣高漲,興趣十足,不一會就學會了歌曲,這時孩子們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不由自主的為歌曲自編動作,并把摘果子的動作編了進來,還一邊唱一邊做摘蘋果的動作,個個動作優美,興高采烈。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輕而易舉地掌握了歌詞,趣味盎然地學會了新歌。還自編了這個歌曲的動作,為在音樂區域活動做好了準備。孩子們在充滿魅力的墻飾中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樂趣,并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3.在豐富多樣的音樂天地中,激發幼兒愛歌曲的樂趣
孩子好奇好動,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塊塊積木,一點點的玩具,都能為孩子提供想象表演的天地。因此,在音樂區域中,我為孩子提供了各類能發出聲音的玩具、樂器、頭飾、籮筐等材料,隨時為孩子們開放,盡情讓他們游戲,讓他們去自由探索,自由地玩耍。孩子們在音樂區域中摸摸、敲敲、打打、動動、玩玩、跳跳,展現他們各自的表演才能。有的孩子擔任了小指揮,那著指揮棒有摸有樣的做起了指揮家、有的孩子拿著紗巾戴著頭飾隨優美的音樂扮演風爺爺,跟小朋友做游戲,風爺爺吹呀吹呀,吹得風車轉悠悠,吹得風箏飄上天、有的孩子拿著籮筐,在摘蘋果呢!……幼兒在音樂中無拘無束、盡情表演。音樂區是為孩子提供盡情發揮創造的天地,孩子們在這片音樂的天地里,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創造,真正做到樂在其中,其樂無窮。
音樂是孩子離不開的伙伴,孩子的發展需要音樂,音樂可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是為孩子的音樂潛能開發奠定良好基礎。能讓孩子的生活充滿音樂,提高孩子的音樂智能。能使孩子在濃厚的音樂藝術中,一點點,一滴滴地聽懂音樂,理解音樂,表演音樂。
總之,我們要不斷提高幼兒的音樂興趣,在音樂教學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激發幼兒的美感,讓他們喜愛音樂溶入音樂,讓我們共同探索,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特有功能,最終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