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呂書鈞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安全工作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及名譽。因此,在工程管理工作上必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忽視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錯誤。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命脈。
關鍵詞:安全建筑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對投入資源以及條件的全方位安全管理,加強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及時妥善處理安全事故,減輕因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和經濟損失,從而使工程施工能夠順利進行。因此,安全生產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建筑業屬于事故發生率較高的行業,其施工特點包括以下幾點:
1.露天作業多。建筑施工的露天作業可以占整個工作量的70%以上,受到四季不同氣候以及日照、風、雨、冰雪、雷電、溫度變化等自然條件的危害和影響。
2.高處作業較多。按照國家標準《高處作業分級》規定劃分,建筑施工中90%以上的作業內容均為高處作業。
3.臨時人員多。目前在建筑施工第一線工作的工人中,農民工約占總數的50%~70%,有的工程高達95%以上。
4.立體交叉作業多。建筑產品工期緊張,結構復雜繁瑣,必須由多工種、多單位相互配合實行立體交叉作業。倘若銜接不好,或管理不當,或防護不嚴就很有可能造成相互傷害。
5.繁重體力勞動及手工勞動多。建筑業大多數工種至今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勞、注意力分散。因此失誤或操作不當多有發生,容易導致安全生產事故。
上述特點決定了建筑施工過程是個安全事故突發性強、危險性大、容易造成人身傷亡的生產過程。因此,必須加強安全技術措施與安全管理。
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1.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物的不安全狀態,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3.不良的生產環境,會對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產生負面的影響;
4.管理的欠缺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是直接因素,因為管理對人、物和環境都會產生作用和影響。
由此可見,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證人和物的安全狀態,保證良好的施工環境。這些都需要通過安全管理模式的正常運行來達到。
目前,國內多數建筑業企業的項目安全管理都是通過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來實施的。安全管理人員的職位與其它管理人員相比等級相同或較低,造成難以通暢下達安全管理指令,安全管理措施難以及時落實到位,導致安全管理資源無法有效利用。安全管理人員與施工管理人員屬于不同的崗位,它們之間的本質聯系被人為的隔斷了。施工進度計劃、人員調配、工序穿插、物的狀態管理等與安全有直接的關系。如項目總工程師、專業工程師或施工員、質量員等,他們都具有基本的安全管理知識以及能力。同時,也都具有安全管理的職責和義務。但就目前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而言,這些安全管理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與充分利用。因此,目前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必須進行改進或者重建。
為了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現場,建筑企業必須重視企業經營目標與安全管理目標的一致性。建筑企業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思想,切實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貫徹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規。
2. 建立和完善企業培訓和教育體系,不走過場,不搞形勢。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定期進行安全法律法規學習,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訓與競賽,使每一位員工真正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
3. 建立一整套約束和激勵機制,包括安全責任約束機制、人文關懷機制、安全考核機制、安全曝光機制、員工福利機制、安全獎勵機制、安全行為約束機制等。
4. 積極營造員工心理認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和秩序,積極倡導共同的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和安全價值觀,培育團結協作、敢打硬仗的團隊精神。
安全定置管理以實現人和物的有效結合為目的,以完整的信息系統為媒介,通過對現場的整頓、整理,把生產中需要的物品放在規定位置上,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促進生產現場管理科學化,達到安全生產、高效生產、標準化生產。對生產過程中的人、物、場所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使之達到最佳結合狀態。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設計、組織、實施、檢查、糾偏等內容。
分析研究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學、合理的關鍵性工作,也是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礎工作。深入施工現場,應用工業工程學方法,對生產設備、工具、工藝以及人、物與場所的結合狀態、信息流動狀態等進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現場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施工現場系統各要素進行優化配置設計,同時設計出施工安全定置圖。根據所設計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圖,對施工現場系統實施定置整改與調整,同時加強實施過程與效果的檢查和考核。
堅持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在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中至關重要。以項目經理責任制為基礎,現場標準化管理為重點,提高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的防范意識。認真組織項目經理、管理人員以及作業工人,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定期、不定期和針對性地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教育,把安全防范工作前移,從而深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由于施工現場員工進出的頻繁性、動態性,在項目管理中,采取入場三級教育,對不同施工階段的施工人員進行跟蹤教育,對高處墜落、臨時用電等進行針對性安全教育,增強全體員工的防范意識。
遵守施工安全規程和標準,作為施工現場組織施工的行為規范加以約束,注重安全行為的規范性。按科學規律組織施工應從兩個層面上規范其行為:一是要求作業工人正確使用勞動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等,不準冒險蠻干,嚴禁違章操作,遵守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構筑起施工現場安全保證體系。二是要求管理人員嚴格執行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貫徹國家和地方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規和標準,施工前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向作業人員、作業班組進行詳細說明,并由雙方簽字確認,安全員每天巡查落實情況。
防范事故發生的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 施工企業應建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制度,交底內容應包括工作場所的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護設施等,既要做到簡單明了,又要有針對性。
2. 建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平臺,建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三位一體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
3. 按照《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筑企業必須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在企業內部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責任到人。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建筑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
4.在技術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針對每項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隱患和可能發生安全問題進行預測,從而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施工組織設計中必須包含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5. 項目部與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班組必須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并將安全管理目標按照各自職責逐級分解。建筑企業在工程開工前應制定總體安全管理目標,包括采取的安全措施、安全目標和文明施工目標。項目部應當制定安全目標責任考核規定,責任到人、定期考核。
6. 實行建設工程安全監理制度,規定監理單位必須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監管人員,并對監理單位及監理人員的工作業績實行考評,考核結果作為年檢或注冊的依據。
7.建筑企業和項目部必須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制度,明確檢查方式、時間、內容和整改、處罰措施等內容,特別要明確工程安全防范的重點部位和危險崗位的檢查方式和方法。
施工現場應采取相應措施減少故障發生,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進行安全監控,確認建筑施工中的危險源,并對其進行監控,使其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從而避免事故。
2.提高可靠性,提高建筑物、建筑設備和附件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性能,包括選用高質量材料、降低額定值、冗余設計、定期更換、維修保養等。
3. 選取合理的安全系數,能夠保證建筑物或施工機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強度,保證工藝工序的正常進行和設備安全運行。在建筑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中,從安全和效益兩個方面考慮,選取合理的安全系數。
在管理某一建筑工程項目時,不但要有擁有技術方面的知識,還要有科學的管理方法。科學管理就是注重良好集體的建設。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集體團隊的凝聚力、集體觀念以及動力來源。一個施工項目集體的凝聚力越強,項目管理工作的開展就越順利,越有成效。因此,必須加強集體的管理,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工作,使集體的凝聚力越來越強,只有這樣才能安全、保質、保量地完成工程
[參考文獻]
[1] 陸愈實。現場定置管理技術[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
[2] 左東紅,貢凱青。安全系統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 孟起然。建筑企業安全管理方法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8)。
[4] 王力爭。加強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對策建議[J].調查研究,2006,(5)。
[5] 胡桂興。科學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J].建筑經濟,2005,(8)。
[6] 陳寶智。安全原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