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價值工程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探討,將其同項目管理相結合,并運用到工程實際項目管理工作當中去,使項目管理工作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時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并為業主的使用功能增值,達到一個生產者和使用者利益雙贏的效果。
關 鍵 詞:價值工程項目管理價值成本功能效益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建筑行業中項目工程體量不斷增大,建筑企業的業務面非常廣,項目管理工作也已經由過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發展到現如今的精細化管理模式,管理工作滲透到工程項目的方方面面,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程度越來越高。進入21世紀以來,科技進步帶來了信息溝通方式的多樣化和速度化,建筑企業的經營活動也應隨著市場信息的多變而靈活變化,這樣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但隨著施工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制度和流程方面的管理工作對施工企業的應變能力有著一定的影響,降低了一些大型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將價值工程管理方法融入到項目管理工作中,能為企業領導者或項目管理者決策中提供一定的便利,從而提高流程工作的執行效率。
一、價值工程的由來
談到價值工程(簡稱VE)就不得不說價值工程史上最有名的“石棉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有位工程師名叫L·D·邁爾斯,他的工作是為公司購買軍工原料。有一次,公司汽車裝配廠急需一種耐火材料——石棉板,當時這種材料價格很昂貴而且稀缺。他想:為什么非要買這種材料呢?用其它材料代替不行嗎?經過調查,原來汽車裝配中的涂料容易漏撒在地板上,根據美國消防法的規定,該類企業作業時地板上必須鋪上一層石棉板,以防火災。邁爾斯弄清了為什么要用這種材料之后,找到了一種價格便宜而且能滿足防火要求的防火紙來代替石棉板,然后這種材料經過檢驗與應用,美國消防部門通過了這一代用材料。這就是價值工程史上有名的“石棉事件”。
邁爾斯從研究代用材料開始,逐漸摸索出一套特殊的工作方法,把技術設計和經濟分析結合起來考慮問題,用技術與經濟價值統一對比的標準衡量問題,又進一步把這種分析思想和方法推廣到研究產品開發、設計、制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逐漸總結出一套比較系統和科學的方法。1947年,邁爾斯以《價值分析程序》為題發表了研究成果,標志著價值工程的正式產生。
二、價值工程的定義
價值工程是一種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方法,以功能分析為核心,力求用最低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可靠的實現產品或作業的必要功能的一種有組織的創造性活動和管理方法。它的表達式為:
V=F/C
V(Value)——價值
F(Function)——功能
C(Cost)——成本
通過這個定義式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出價值工程既不是片面的提高功能,也不是單純的追求降低成本,而是把功能和成本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在保證產品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價值,使生產者和使用者都能夠獲得利益,這就是價值工程體系所追求的目標。
通過這個定義式我們還能看出,想提高產品價值就要從產品的使用功能和實現使用功能所付出的成本來研究分析。一是要降低成本。在 “石棉事件”中,邁爾斯用價格低,而使用功能完全相同的防火紙來代替價格昂貴的石棉板,就通過降低成本,同時實現產品功能,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價值。二是提高功能。假如某企業需要購買一件設備,在采購的時候有兩種價格相同的設備可供選擇,一種是只能單純的生產產品,而另一種會帶有檢測產品質量的功能,這樣很顯然在購買方案選擇的時候,如果沒有其它因素影響企業很容易就會選擇后者。三是大幅度的提高功能,同時稍稍的提高了成本,這也能使產品的價值得到提高。四是降低了使用功能,同時大幅度的降低成本。比如老年人用的手機,它不需要多高版本的操作系統,多大的內存,它只需要屏幕大、聲音大、字體清晰就可以,這種使用功能上的降低會帶來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從而提高了手機的使用價值。五是產品的功能提高,同時成本也在降低,這是價值工程追求的理想途徑。而在工程實際中怎樣運用價值工程管理體系,使我們的管理工作能夠在成本最低的情況下追求更高的價值呢?
三、價值工程的應用
價值工程在建筑行業實際工作中應用很廣泛,我們每天的工作中都在進行一些方案、材料、工藝等方面的選擇,我們在選擇過程中遵循的原則就是在合理的情形下要降低施工成本,通過項目管理工作為項目的使用價值增值,這樣施工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才能達到雙贏。
現如今的建筑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并且受到人工、材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在不斷的降低,很多施工企業因為項目操作的不規范,導致企業既沒有獲得經濟利益,也逐漸失去了市場份額。在現如今的項目管理過程中涉及到很多類型的經濟、技術方案的比選與優化,比如技術方案的比選、原材料采購的比選、設備購買與租賃的比選等等,應用價值工程理論體系可以很容易選擇經濟、適用的技術、采購等方案,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為決策者提供一定的便利。
運用價值工程進行項目成本控制,能夠避免功能不足和功能過剩的情況發生。在項目的施工階段,應用價值工程對技術以及物資方面進行重點管理,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的有效手段。
1、對工程設計進行深入研究。對設計意圖、使用功能、經濟的合理性進行分析,探討是否有優化設計的可能性,避免功能過剩的情況發生,從而降低施工成本。例如某項工程,設計單位為該項目設計了一個復雜的外部造型,而這個外部造型對該工程的使用功能并沒有多大的影響,相反施工單位卻因工藝復雜加大了施工成本,這時我們可以同建設單位探討是否能夠對此處設計進行修改,除掉一些剩余功能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從而提高價值。
2、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節約材料、設備的投入。在施工過程中一切以質量、安全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充分應用價值工程中的節約型原則,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在各施工段的施工過程中減少材料的浪費,降低設備的投資,以達到降低施工項目成本的目的,從而提高價值。
3、提高組織、管理人員的素質,改善內部組織管理。價值工程是一項有組織的活動,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很高的要求。在價值工程實施的全過程,人是主導因素,在施工技術、質量、安全、材料供應、財務成本等方面的人員組成,都應該有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業務水平,并且利用集體智慧來進行,把質量管理融合于價值工程的管理中,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如果沒有一個高素質的管理機構,就不能自如地應用價值工程來控制項目成本。
4、施工組織設計是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具有指導性的技術、經濟文件。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運用價值工程進行分析、研究,注意分析建筑工程特點,圍繞項目的使用功能以及各項指標要求,確定施工方案。在選擇材料時,應根據工程特點確定周轉材料的投入,例如:單層建筑中模板的投入方案的選擇同高層建筑模板投入方案的選擇進行對比,在單層建筑的施工中模板只考慮周轉一次,而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模板要根據工程特點以及質量要求考慮模板的周轉次數,所以同樣應用在一層的模板在成本投入上就有很大的區別。在機械設備的計劃方面,也可以應用價值工程進行比較,確定各種機械設備的合理進場時間,減少設備的閑置成本,也可以適當增加維護、保養方面的投入,使設備能夠連續工作,避免因設備發生故障導致停工或降效,造成損失。
價值工程是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管理活動,強調不斷的改進和提高。在項目管理的全過程中都可以應用這種方法進行管理,提升項目管理工作的整體價值,使經濟管理同施工管理相融合,避免功能浪費或成本過高的情況發生,為施工企業在行業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提供較高的競爭力,也在提倡科學發展,建立節約、和諧的社會生活起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馮為民、付曉玲--《工程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可夫--《我國大型體育館建設與營運的價值工程思維分析》
作者簡介:黃賀,男,1983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在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方公司從事項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