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龍
摘要:本文簡單闡述了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分析并歸納現階段國內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工作中廣泛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研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使建筑工程招投標合理健康運作對策與方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招投標問題策略
前言
當前國際上建筑工程項目的承包發包多采用招投標方式進行,這已是被眾多實踐反復證明的科學合理的承發包模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于1999年8月30日的頒布實施標志著在建設工程承發包領域我國正不斷是世界接軌,伴隨著國內招投標的深化改革以及對應規章、制度、法規等的逐步完善。然而,由于中國相關建設工程項目的特殊性和我國特有的經濟發展模式,致使國內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仍有諸多急需處理解決問題。
一、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的特點與發展歷程
1.1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的特點
當前我國的經濟制度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招投標制度具有一些顯著的特點:
①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機構和招投標范圍;②逐漸建立和完善的招投標工程交易中心;③評標定標方法以百分制為核心;④投標報價體系以標底為中心;⑤建設工程招投標逐步成長壯大的中介服務機構體系;⑥全國性與地方性法規相互補充的招投標法律法規體系。
1.2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的發展歷程
⑴從新中國成立到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1949~1957年)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建筑施工企業依據合同,推行內部經濟核算并自負盈虧。
⑵從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到“文化大革命”終結(1958~1976年)階段,本階段主要以“自營方式、來料加工方式、共建方式” 推行現場指揮部的制度。
⑶從“文化大革命”結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頒布(1976~1999年)階段。這一階段主要特征是建筑工程項目承包發包制度的恢復與招標承包制度的制行。
⑷即從1999年8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頒布至今。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法》不僅是我國深化投資、融資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同時革新了國家公共建設領域的交易方式,也是國內工程項目招投標進入規范化、科學化法制軌道的重要見證。
二、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招投標相關程序過于繁瑣、冗長、浪費社會資源
現階段我國招標投標分為招標準備階段、招投標階段、評價定標階段共計三個階段。其主要步驟如下:招標準備階段分為:建設工程項目報建→招標資格審查及備案→確定招標方式→編制招標相關文件→編制項目標底等5個環節。招投標階段分為:招標人發布招標公告(招投標邀請書)→招標人編制(發放)投標人資格預審文件→投標人遞送資格預審申請書→招標人預審投標人資格確定合格投標人→招標人發出招標文件→招標人組織投標人進行現場踏勘與答疑→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等8個主要環節。
評價定標階段:組建評標委員會并評標→投標人組織并主持開標→確定中標人并公示→招標人編寫招投標情況素面報告并備案→發出中標通知書→簽訂合同等6個環節。從三個階段的具體環節不難發現,國內現行招標投標程序過于繁雜,按此操作不但耗時耗力,而且必然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2.2國內建筑工程招投標機制未能合理有效運作
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的運行機制指在建設工程項目的承包和發包過程中,招投標雙方遵循事先招投標規定的原則,為實現招投標原設定目的而采取的工作程序、手段。一般來講,建筑工程招投標原則的體現與目的的實現都無法自動完成,必須靠相應的機制方可實現的。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單項機制與綜合機制是從不同的作用范圍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從而推動建筑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的正常運作。
2.3建筑項目產品未形成健全的價格生成機制
做為我國一種典型的市場經濟行為,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應該遵照市場經濟模式下的價值規律,也即是將建筑產品的具體價格交由市場,通過競爭的方式來最終確定。中國的建筑市場早已普遍采取招投標的模式進行建筑工程項目的承包與發包,但是國內建筑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并未完全依照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而是沿襲了計劃經濟中的一些做法。例如:以國家或者地方管理部門編制的定額為基準,并按照相應的計算規則計算工程量,而且沿襲和定額匹配的單價 等開展核算工作。從工程招投標的整個計價過程中,容易發現,“有形的手”(各級政府)始終成為建筑產品的價格主導者,而“無形的手”(市場經濟規則)卻被死死的束縛住。導致市場調節失靈,資源配置無法安裝正規的模式進行。
2.4針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市場監督約束機制不完善
簡單來講,市場經濟可以比作信用經濟,作為一種典型的市場經濟行為,建筑工程招投標必然要求涉及到的各方面在恪守法律和法規、遵守誠信規則。因為,只有合法守法誠信經營方能保障招投標的順利進行。然而現實卻非如此,譬如: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理想的信用環境從不會自動生成。此時,監督約束機制就顯得格外重要,信用與約束監督機制是建筑工程招投標順利進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5建筑工程項目交易市場開放度不夠
注冊登記難、投標難、中標難、經營更難等反映了建筑工程市場的開放程度遠遠不夠,行業封鎖、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政干預等嚴重阻礙了我國本該是開放的、公平競爭的建筑招投標市場,使得我國建筑市場全面開放的局面遲遲未打開。
2.6建筑工程交易市場主體行為不規范
建筑行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在過去的漫長時間里受計劃經濟模式支配,時至今日,建筑行業市場功能仍未能完全建立,不夠成熟、不夠規范成為行業詬病。這種不規范主要體現在:
(1)建筑施工承包商行為的不成熟或不規范。承包商未建立施工定額,在投標報價時盲目跟價、惡意標價、在投標時圍標、陪標現象嚴重。
(2)建設施工單位的行為不規范。一些建設單位肆意搞假招標、明招標暗定標,更有甚者采用肢解部分工程項目盡而規避招標環節;某些單位在招投標的過程中壓價、吃回扣、要求墊資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3)中介組織機構的不成熟或不規范。針對招標代理機構的相關管理法律法規不健全、同時招標代理機構缺乏各自的獨立性。
2.7建筑工程交易市場未形成健全的管理體制
我國現行的建筑工程交易市場管理體制仍帶有諸多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特點,地方與行業各管的條塊管理格局仍未打破。多頭共管的局面嚴重影響了市場本該有的開放與統一的進程,這不但弱化了市場機制中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原有功能,而且無益于多層次、多方位、多元化的招標體系確立。
三、改進并完善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的主要對策
3.1盡快建立并健全國內建筑工程項目的招投標體制,確保其有效運轉
管理學上講,“體制”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與管理權限劃分與其相應關系的制度。這蘊含兩個因素,其一是“規范制度”,其次為“組織機構”。以建筑工程招投標體制為例,“規范制度”是指確保建筑工程招投標機制發揮作用的運轉制度和建筑工程招投標機制,“組織機構”則指使建筑工程招投標機制良好運行的各級政府機構。
3.2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標的運行機制
招標代理機構作為建筑工程交易市場重要的參與主體同時也是聯絡投標人與招標人的媒介??梢酝ㄟ^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脫鉤改制、組建完全獨立的招標代理機構;加強招投標代理法規制度建設等途徑推行招標代理制度。
3.3樹立以市場競爭為主導的價格形成機制
從我國建筑產品的當前價格的形成來看,沒有建立起能夠真實反映管理水平和自身技術和企業定額是我國建筑企業價格機制不合理的根源所在。將建筑產品價格交給市場,產生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機制是實行招投標制度的核心所在。
3.4建立嚴格的市場約束機制
工程擔保一般是指在工程建設中,由保證人向合同一方的當事人提供、保障合同中另一方履行合同義務的擔保行為;在被保證人不踐行合同規定中的義務時,由保證人代為履行(承擔)代償責任。建立并健全以工程擔保為基礎的市場約束機制,對于規范我國建筑工程交易市場上午主體行為完善運行機制具有特殊意義。
3.5加大對建筑市場主體行為的監管力度
通過完善對建設單位行為、建筑施工承包商行為、中介組織機構行為的監管和規范策略來完善市場制度,杜絕相關各方的徇私舞弊、弄虛作假、騙稅漏稅等不端行為,重塑建筑市場的良好規則、開啟優良局面。
結語:
本文以目前國內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為研究主題,在分別論述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特點和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并歸納總結了當前國內招投標工作存在的常見問題,并針對問題一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使得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科學合理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勝雙. 建設工程投標方法與技巧探討[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3) .
[2] 尹中鋒,張敏,唐朝杰. 層次分析法在裝備承制單位項目招標評標中的應用[J]兵工自動化, 2009,(05) .
[3] 李艷,胡春艷. 最低價中標法的借鑒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10,(01) .
[4] 張熠. 建設項目招投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 2009,(12) .
[5] 黃朝仙. 試論建筑工程投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 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