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林秀明
摘要:本文根據經濟地理學相關理論,結合研究對象的空間區位優勢分析,從環渤海港口群、遼寧沿海港口以及盤錦港自身條件三個層次,定性定量的分析了盤錦港口的定位,指出了盤錦港與營口港進行資源整合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港口定位 區位優勢 資源整合
1 環渤海港口分析
環渤海地區有三大樞紐港——天津港、大連港和青島港。近年來,環渤海地區港口間競爭十分激烈。這些港口不僅要承受來自國外競爭對手如韓國釜山港、日本橫濱港等的巨大壓力,而且由于缺乏總體規劃和宏觀調控,在無序競爭中又喪失許多發展機會。
(1)東三省港口群——營口港異軍突起,對大連港分流作用日益明顯
(2)京津冀港口群——二線港口專業化擴能,天津港面臨分流壓力
(3)山東省港口群——日照港雄心勃勃,青島港受制鐵路運能
從國際航運中心的形成規律來看,在某區域范圍內,一個港口一旦確立其樞紐港地位,就可依托其航線航班的優勢形成積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將其余港口納為其喂給港和支線港,并且這個樞紐港的地位是唯一的。目前,環渤海地區的大連港、天津港和青島港都只是腹地型的樞紐港,貨物中轉量都不大,三港之間實力差距不大,因此哪個港口最終能成為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目前尚未可知。
2 遼寧沿海港口分析
遼寧省沿海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大連港和營口港為主,錦州港和丹東港為輔,葫蘆島港和盤錦港為補充的發展格局。沿海港口規劃、建設和運營狀況良好,總體上呈持續、健康、較快的發展態勢,但還存在不少問題:港口發展不均衡,整體布局有待完善;港口岸線資源分布不平衡,開發利用不盡合理;港口后方集疏運通道能力不足、與港口聯系不暢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港口的功能單一,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還不能完全滿足腹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遼寧沿海港口地處環渤海地區重要位置和東北亞經濟圈關鍵地帶,資源稟賦優良,工業實力較強,交通體系發達,為了更好提高沿海港口的整體競爭力,港口與港口間進行必要的資源整合、合理分工是非常必要的,建議盤錦新港與營口港資源整合,更好、更有力的輔佐大連港,逐步建成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備、信息暢通、優質安全、便捷高效、文明環保的現代化沿海港口群,進一步發揮港口對遼寧沿海經濟帶的促進作用,充分滿足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對遼寧沿海港口的要求,為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 對盤錦港的研究
3.1支撐條件
(1)優越的地理位置
盤錦港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鞍鋼(年產3200多萬噸)和本鋼(年產2400萬噸)是東北地區內最大的兩個煉鋼廠,每年需要從水運調往華東、華北大量鋼材。東北地區木材資源豐富(4000萬立方米),擔負著供應關內大量用材的任務。盤錦市還擁有全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年產原油1000多萬t。東北地區煉油能力也很大,生產出的成品油有近2 /3要調往區外,這些物資產品從盤錦港出海比在其他港口出海陸上距離要短。盤錦港重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將是遼寧中部城市群最直接的出海口,今后也是遼河油田重要的油品進出港。
(2)彌補吞吐量的缺口
港口吞吐量預測根據腹地經濟社會、對外貿易,以及能源、冶金、石化等主要產業的發展規劃,并綜合考慮未來東北地區綜合運輸的發展趨勢,預測2020年遼寧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將達到11億噸左右。2009年大連港吞吐量為2.02億噸,營口港1.76億噸,丹東港4350萬噸,錦州港5000萬噸,吞吐量的缺口給了盤錦港發展的空間。
(3)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目前,東北地區的出口中,原油、成品油、玉米、大豆等初級產品占有很大比重,機電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的潛力尚未得到很好發揮。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完成,原料性商品將通過深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的商品出口,尤其在冶金、石化、機械、汽車、電子、食品等加工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技術含量高的機電產品、成套設備、重化工業產品等出口方面也具有很大發展。
(4)交通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
規劃疏港鐵路為盤錦港的建設提供最根本保障,更好的完善了盤錦港的港口集疏運功能,將會有力的促進盤錦港的發展.錦港疏港鐵路通到溝海線上的渤海站,以后沈陽西部工業區肯定要走這條通海鐵路,同時,黑山、臺安也會想到利用這一資源,如果黑山的大虎山站連接了盤錦的渤海站,那盤錦港的輻射就會增加到東北西部。
(5)政府大力扶持
遼寧省政府高度重視沿海港口事業的發展,省長陳政高首次提出了要以港口作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突破口,以及依托港口進行沿海經濟帶招商和建設的發展思路。
(6)經過海域地形測量,地質勘察論證,建設盤錦港,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經濟上是合理的,盤錦新港建設后, 可進出萬噸海輪(2-5萬噸)。
3.2對盤錦港的定位
遼中城市群最直接的出海口,是遼寧沿海港口群的一個重要綜合性大港,實現年吞吐量一億噸。作為遼河油田重要的油品進出港,與營口港資源整合,更好地輔佐大連港,主要職能之一是承擔環渤海內部港口的喂給功能,作為遼寧沿海所有喂給港口的龍頭,以石油及液體化工品、干散貨運輸為主,兼顧糧食、鋼鐵、木材等散雜貨運輸,并適時發展集裝箱運輸功能。
4 盤錦港與營口港資源整合研究
4.1國內外港口資源整合運作分析
(1) 整合形式多樣化
國內外港口間聯合發展的形式多樣,按港口聯合互相滲透程度可以分為緊密型和松散型,按港口聯合后的管理者主體,可以分為政府主導性和企業主導型。
(2)政府企業共同參與
分析國內外港口聯合發展的成功經驗,都注重政府調控作用,以企業為本,以市場為導向,以共同利益為結合點。
(3)突出重點,分步實施
促使港口資源整合的內在動力是雙方存在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其整合過程往往表現為:最初階段通常是對某一方面進行整合,形成重點,組建實現港口的完全整合。
4.2盤錦港與營口港整合建議
一是整合的內容,要打破港口局限,要著眼于臨海資源的整體整合。港口經濟是一個大范疇,他包括碼頭裝卸倉儲功能,也包括依托港口的臨港產業,包括航運服務功能和港口現代物流功能。盤錦港和營口兩港整合,應從港口經濟的大范疇著手,才能產生更大的整合效應。
二是整合的體制,兩港整合若要實現臨海資源的整體整合,就必須在體制上大膽創新,擺脫現有行政區劃的制約。兩市政府聯合組建港口管理委員會和股份制開發投資公司進行管理和開發。
5 結束語
盤錦市是一座新興的石油化工和對外開放的城市,作為東北經濟區的一個出海口,要將其經濟發展溶入到世界經濟大環境中去必須依靠港口。雖然目前的盤錦港在盤錦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代經濟的發展老港口已經不能滿足本地經濟發展的需要。港口發展滯后已經制約了盤錦市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為了適應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大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當前盤錦經濟發展的支柱——石油業發展的需要,盤錦市應該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海港。從長遠眼光來看,盤錦港的建設迫在眉睫。它的發展是對盤錦經濟建設最好、最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俞國琴.中國地區產業轉移[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2]張富民.區域經濟學原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3]袁兵.港口群資源整合(碩士學位論文).大連海事大學.2005
[4]高林.國外港口群合作的啟示.中國水運.2007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