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元 陳義生
社會經濟發展的變革,使傳統審計受到挑戰;企業經營范圍的變化,使審計重點發生轉移;財務管理內涵的擴展,使審計評價重新定位;會計賬目載體的轉變,使審計技術隨之拓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挑戰,同樣對作為審計工作實踐者的審計人員的知識、素養、意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擬探討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審計人員“十種”素質,供參閱。
一、具備三種知識
1.前沿專業知識。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興起,網絡銷售、網銀支付、網上理財等使傳統經濟活動發生著質的變化,這些無論是表象還是本質都深刻地改變著審計的對象和環境,不可避免地使現代審計人員的知識庫受到嚴重沖擊。審計人員必須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掌握最新審計專業知識,夯實審計事業之本。
2.審計相關知識。審計人員要想在事業上有全面的發展,應該在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多學習與審計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如財經、法律、金融、稅務等理論與應用知識,擴展自己的專業視野,進一步加深對本專業知識內涵的認識和理解,使自己更趨于復合型人才,在飛速發展的時代立于不敗之地。
3.審計技能知識。將知識應用于工作,要通過技能來實現。審計人員必須掌握必要的審計技能特別是計算機審計技能才能履行好工作。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深度推行,大型電子數據基本已取代紙質賬冊等會計資料,隨著計算機網絡化的發展,就地審計將逐漸減少,遠程審計、網絡審計、過程監控將廣泛應用;這些都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在掌握一些常規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如錄入、查詢、打印)外,還應熟練地掌握審計軟件、會計核算軟件、辦公軟件、互聯網等操作和應用。
二、具備三種能力
1.良好道德素質。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正義感、為人民服務宗旨是審計人員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在從事審計這項得罪人的事業中敢于揭露查處違紀問題,當好國家資產和人民利益的忠誠衛士。
2.敏銳職業判斷。審計是從正常的審計事項中發現問題,無章可循、無例照搬、無人告知,這些都要求審計人員以自身敏銳的職業判斷來提升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保持敏銳的職業判斷可以幫助審計人員機敏地捕捉行管信息,發現潛在風險,做出準確判斷,迅速找到審計切入點,選擇適當的審計方法,從而作出客觀、公正的審計結論,特別是在具體操作工程中有些問題沒有明確的規章可循,只能依靠審計人員的職業知識及經驗作出判斷時,良好的職業判斷更在審計工作中必不可少。
3.高度綜合判斷。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在從其微觀層面甄別的同時,更需要從該問題的宏觀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剖析,分析問題的產生和發展脈絡,對被審計單位行業產生的影響,做到在統籌分析基礎上對所掌握的材料高度概括和總結,從而準確處理問題,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三、具備四種意識
1.大局意識。“服務大局”是審計機關的重要工作方針之一,審計工作必須服從黨委政府工作全局安排,以敏銳的洞察力準確把握黨委政府各個時期的工作中心和重點,在維護大局的框架中謀劃工作、尋求發展、實現突破。對審計發現的違法違規違紀問題,要進行深入分析,密切關注問題背后可能產生的影響和造成的后果,揭露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潛在風險,提出建設性建議,防范苗頭性問題演變成趨勢性問題。
2.責任意識。審計工作是監督,一言一行是表率,隨著審計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審計意見和建議進入了領導決策層,審計人所肩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強化責任意識,一要講原則。要唯實不唯人、跟理不跟風;要經得住誘惑不淪陷,守得住底線不越位。二要講忠誠。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要全面披露、如實反映,防范國家資金流失浪費,防范損公肥私違法亂紀,防范領導干部帶病上崗。
3.廉政意識。廉潔從審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高壓線,是保證審計機關依法從審、公正執法的重要前提。廉潔從審一要堅持自律。要自覺養成堅守《廉政準則》的良好習慣,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二要堅守小節。小節不保,大節難存,審計中要對一些貌似很小的“小禮品、小宴請、小安排”等越線問題保持警惕,做到不因“小”而被忽視、不因“潛”被而掩蓋。三要抵御誘惑。審計人員要在各類誘惑面前禁得住考驗、把得住分寸。做到一切言行以準則為準繩,一切私念用準則來約束,增強審計風險防范能力,增強審計公信力。
4.服務意識。審計的作用是監督,審計的目標是服務。審計工作要圍繞實現目標來開展,在查細查實的基礎上,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強化其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加強業務指導,提高業務水平;加強隊伍建設,增強法律法規素養。使被審計單位在工作中創新,在業績上上臺階。
(作者單位:江西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