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
工程價款結算是指承包方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依據承包合同中關于付款條款的規定和完成的工程量,并按規定的程序向建設單位(業主)收取工程價款的一項經濟活動,而建設工程合同價是在工程開工前簽訂的價款,不可能十分準確反映未來工程施工實際情況。
現場簽證是最容易產生、最普遍存在于施工中的,所謂現場簽證,是指對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某些特殊情況實施的書面依據,由此發生的價款也成為工程造價的組成部分。由于現代工程規模和投資都較大,技術含量高,建設周期長,設備材料價格變化快,工程合同不可能對未來整個施工期可能出現的情況都作出預見和約定,工程預算也不可能對整個施工期發生的費用作詳盡的預測,而且在實際施工中,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又會給整個施工過程帶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在項目實施整個施工過程中,都會發生現場簽證而最終以價款的形式體現在工程結算中,也是建設方與承包方斗爭最激烈的地方。
現場簽證在工程項目管理實踐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比如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設計不合理、現場地質條件變化、周圍自然條件變化以及不可預計的情況,為保證工程質量,有必要進行現場簽證。然而在近年來的審計實踐中,我們也發現施工方利用建設方(業主)對項目管理中的種種漏洞,在現場簽證方面玩弄心機騙取工程款的現象,其“心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工程施工管理混亂,施工現場虛假簽證。
建設方(業主)和監理方在執行項目管理規定和具體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給玩弄心機行為提供方便之門。工作實踐發現,大部分項目管理人員是建設方(業主)臨時指派的兼職干部,他們缺乏工程與建筑相關知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項目的建設管理中去,也不懂如何管理,甚至瞎指揮,隨意性亂開口,給施工方鉆了空子。如,有的建設方甚至將一式三份簽證單均交由施工方保存,并且簽證數量不用大寫標注,施工單位很容易就可以將小寫的數字涂改,騙取工程款。作為專業的監理方現場監理人員對虛假簽證更是難辭其咎。
另外,也不排除建設單位現場管理人員或監理方現場人員故意,甚至是與施工方串謀弄虛作假。
2.業主駐工地代表不重視現場簽證,缺乏現場簽證價款控制的意識。
業主駐工地代表對簽證工作既不負責任也不認真,未經核實就隨意簽證,往往因簽證內容與實際不符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如某工程,到現場查看人行道混凝土墊層開挖厚度是100mm,但簽證卻是200mm,很顯然是簽證人員并未到過現場核實。
3.不應列入直接費而簽證列入。
分清直接費和獨立費。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無法計算工程量或某些特殊的項目,往往以雙方商定的具體金額來簽證解決,這是允許的,但只能作為獨立費。而有些承包商往往在簽證單最后寫上一句:“……列入直接費。”業主代表又不理解直接費與獨立費的不同是前者可以參加取費,后者只能收取稅金,于是簽字,結算時雙方發生爭議,給工程結算審核造成許多人為的不必要困難。如某業務大樓玻璃幕墻的玻璃膠費用,以具體金額簽證列入直接費,屬錯誤做法。
4.現場簽證日期與實際不符。
當遇到問題時,雙方只是口頭商定而不及時簽證,事后才突擊補辦簽證,這就忽視了一點,即任何預算定額、材料指導價、人工費調整、機械費調整等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有些承包商任意把完成工程量的時間往后推,在簽證日期上做文章,盡可能爭取得到更多的不合理利潤。
5.未經設計人員同意而簽證提高用料要求,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如某業務大樓施工圖只是要求基坑用素土回填,但現場簽證卻要求回填砂石。按送審結算計算,僅此項簽證就比用外購土回填增加簽證價款約80萬元。出現類似簽證的情況不少,值得分析。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工程用料并非越貴越好,還應考慮成本。
(作者單位:九江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