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報
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有3處關于海南的內容,這對海南可謂是“三喜臨門”。
第一喜“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在規劃中戰略地位突出。規劃綱要第十八章《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第四節“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中提出,“發揮東部地區對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領和支撐作用,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自主創新中走在全國前列……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首都經濟圈,重點推進河北沿海地區、江蘇沿海地區、浙江舟山群島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等區域發展,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
第二喜瓊州海峽跨海工程列入規劃綱要。規劃綱要第十二章《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專欄形式列舉了交通建設重點,其中鐵路項目一欄提出“研究建設瓊州海峽跨海工程”。與此同時,該章所附的“國家快速鐵路網”圖示中,海口與湛江之間以紅實線標注為“待建路段”。
第三喜海南紅嶺水庫列為要建成的水利重點工程。規劃綱要第二十六章《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附有水利和防災減災重點工程專欄,其中城鄉水源及供水工程一欄中,提出建成一批大型水庫,包括海南紅嶺水庫。
在3月12日舉行的海南與國家旅游局深化合作座談會上,雙方會商確定了今年國家旅游局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七大項內容:
①指導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規劃落地。包括把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納入全國“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將海南作為國民休閑的示范基地,并在實施《國民休閑計劃》中予以資金、項目支持。將海南作為中國旅游業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基地,在國家層面進行總體布局和推進開發。支持和指導海南國際旅游島專項和區域規劃編制工作,指導重點旅游景區和度假區規劃的修編和完善,指導海南完成海南省旅游資源調查評估報告等。
②支持國際旅游島重點政策的落實。包括會同有關方面,放大境外游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效應,帶動海南開發國際市場。推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實施,推進市場份額的擴大。用好落地簽證和免簽證政策,實現境外游客更大增長。落實航權開放政策,開通新的國內外固定航線和包機航線等。
③協同海南開發旅游新產品。包括全面構建海南休閑度假產品目的地。同時協同海南打造旅游新產品高地、建設旅游高端產品的聚集地并謀劃海上海南旅游示范地等。
④會同海南收獲旅游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的成效。包括將海南省作為全國導游資格考試改革工作和特聘導游制度試點省份。大力推進導游職稱和等級制度、導游的分級管理、導游管理服務機構監管和導游協會建設。推動導游上崗實現考用分離和考聘結合,創新導游引進機制,大力培養特色、專業導游。總結導管機構進行公司化改造、設立導游服務公司的做法與經驗,明確旅行社對其所屬導游人員的管理責任,增強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對導游的管控能力。促進旅行社導游行業技術性標準的出臺,在海南開展“導游員工化”試點等。
⑤帶領海南全面走向海外。包括將海南國際旅游島列入2011年中國對外宣傳推廣的重點旅游目的地之一,多渠道推廣宣傳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相關優惠政策,推介海南的精品旅游線路和特色旅游線路。協助海南邀請和組織外國旅游批發商到海南考察旅游產品、旅游發展環境和旅游線路,海外旅游媒體的專欄記者到海南采訪、拍攝,在海外進行宣傳推廣。動員西歐(意大利、德國、瑞士)、北歐國家及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和包機旅游公司,組織旅游包機飛行海南。鼓勵并積極協助海南引進境外大型旅游企業集團、大型旅行商在海南開辦旅游企業。將國家旅游局組織的大型國際會議、節慶會展等活動放在海南舉行。
⑥力挺海南在港澳臺旅游交流合作上有所作為。支持海南在港澳臺地區加強宣傳推廣,積極宣傳海南國際旅游島實行的特殊政策。積極支持海南與港澳臺開展“一程多站”旅游合作,開發相關旅游產品,共同拓展市場。積極組織港澳臺媒體、旅行商赴海南考察、采訪、踩線。支持海南制作面向港澳臺的宣傳品等。
⑦協同海南旅游人才教育培訓收獲成果。支持海南設立“中國旅游研究院海南海洋旅游研究分院”,支持海南與國內外知名院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等,培訓緊缺人才。支持將海南打造成為全國度假人才和新業態旅游人才集聚地和旅游人才交流平臺,并加強與國家的旅游人才交流平臺的對接等。
3月24日上午,國家財政部發布了《關于開展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的公告》:從今年4月20日起,海南正式實施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今后國內居民不必出國,在海南就可以購買到免稅國際名牌商品。
離島免稅政策是指對乘飛機離島(不包括離境)旅客實行限次、限值、限量和限品種免進口稅購物,在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免稅商店內付款,在機場隔離區提貨離島的稅收優惠政策。政策規定,離島旅客(包括島內居民旅客)每人每次可購買單價5000元以內(含5000元)的免稅商品,其中非島內居民旅客每人每年最多可享受2次離島免稅政策,島內居民旅客每人每年最多可以享受1次。財政部關稅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政策落地試點,將大大提升海南旅游的吸引力。
今年前2個月,海南省各項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總體開局良好。
數據顯示,1-2月,海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共完成 179.41億元,同比增長25.7%,總量上增加了36.7億元。雖然同比增幅跟去年同期的1.1倍沒法相比,但去年同期的增長近七成靠的是房地產投資的增加,而在今年的增加部分中,房地產投資增加份額不足三分之一,這就說明,海南省今年固定資產投資運行的特點是均衡發展、穩健開局。同時,海南省工業增幅進一步提速,增加值累計完成65.4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增幅達34.6%;住宿餐飲業共完成投資23.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兩倍,增加近16億元。
近日,教育部與海南省簽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教育部將按照西部大開發政策對海南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予以傾斜和支持。
根據備忘錄,“十二五”期間,國家重大教育改革項目優先安排在海南省試點。海南省將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到2012年底,4個縣(市、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2015年底,累計11個縣(市、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2020年底,全省所有縣(市、區)全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并通過省級人民政府認定。同時,教育部將對海南省通過省級人民政府認定的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進行審核認定,對通過審核認定的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授牌。此外,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教師隊伍建設、教育信息化和特殊教育等方面加大對海南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支持力度。海南省也將采取有效保障措施,確保實現、完成海南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和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十一五”期間,海南省解決了多達16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飲水水質問題逐漸受到重視。海南省今年將設立不少于640個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點,并擴大監測指標范圍,嚴格監測標準,逐步建立覆蓋全省的農村飲用水監測網。在監測網中,全省所有鄉鎮級供水都作為固定監測點,共201個,每年在豐水期和枯水期定期檢測;從年度飲水安全工程中選取供水人口排前列的供水工程點作為集中式供水年度監測點,共399個;此外,還要在全省抽取分散式取水監測點不少于40個。
3月23日,海南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海南省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總體規劃(2010—2030)》。
《城鄉規劃》為全國第一個省域層面級的綜合性規劃。該規劃提出,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別,實現產業統一規劃與布局、資源統一利用、生態環境統一保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該規劃借鑒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成功經驗,提出實現海南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國家角色、產業體系、綜合交通、公共服務、綠色格局、城鄉體系、人才體系等方面的七大實施路徑。制定了城鄉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空間發展和基礎設施一體化等規劃內容,明確了體制機制創新與政策支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