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猛 王秀君 趙新生
都市遛馬:游走在法律邊緣
文/王猛 王秀君 趙新生
就算法律允許,你會棄車騎馬嗎?都市遛馬,雖游走在法律的邊緣,卻已成一些都市人的心靈夢想!
近段時間,寧波有位老人每天都駕馭兩匹馬出現在大街上。過路的人都覺得很新鮮,有人要上去跟馬合影,有人表示想出錢把馬買下,每天騎著馬上下班,多有意思啊!
馬——這種過去必需的生產生活工具,正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都市放馬,目前正成為一些都市人的心靈夢想。
對于都市遛馬,有關法律法規并沒有做出相應規定,因此一直處于法律空白狀態。但在現實中,遛馬已成為不少都市人的心靈夢想。
在寧波市興寧路,每天早上和傍晚時分,都有一位老人騎著一匹黑馬、牽著一匹白馬走在人行道上。遇到紅燈和轉彎時,老人能用自己的方式“換擋”,而馬兒也會順從地停下等綠燈。
老人姓董,河南人,現在寧波兒童公園給老板打工。老板是這兩匹馬的主人,其在兒童公園租了一個小場地,這兩匹馬給游客騎玩,騎一圈收10元錢,還能拍張合影。
由于公園只提供娛樂場地,并沒有養馬場所,老板幫董師傅在附近的農村租了房子,兩匹馬也就在那里安了家。董師傅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把馬送到公園里來,下午再把馬送回其租住的房子處。
馬——這種過去必需的生產生活工具,正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都市放馬,目前正成為一些都市人的心靈夢想。
“我騎馬上下班那是因為工作特殊,并不是什么時尚潮人、追求個性,也沒想到環保什么的。”董師傅說,以前自己一個人時,每次都坐公交車上下班,可自從負責兩匹馬的生活起居后,每天來回十多公里,他就每天騎一匹馬、牽著一匹馬,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居然比以前坐公交車時省了不少。
“沒有騎過馬的人,感覺騎馬挺危險的,但實際上,馬是通人性的,現在很多小朋友一到公園就吵著要騎馬。”據介紹,在寧波兒童公園,正是由于不少兒童喜歡騎馬,才有人看中商機,將馬“安置”在公園賺錢。
其實,喜歡馬的不僅是兒童,大街上遛馬的事情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有發生,每次也都會引起媒體和市民的廣泛關注。
前些年,在浙江省諸暨市,壽先生也經常騎著馬“招搖過市”,跟寧波的情況一樣,他每次也會惹來路人的別樣眼光。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馬,以前出門旅游時,每到一個景點,只要有馬就會花錢去騎。”壽先生說,自己愛馬成癡,景區騎馬價格很高,他就合計著自己買一匹馬養,“2006年10月,我在上海一家養馬場,花1萬多元買了第一匹馬。”
其后兩年時間里,壽先生分批購買了三匹馬,他在當地一個遺棄廠房造了馬棚,圈養著這四匹馬,后來他成立了“諸暨騎士俱樂部”,市民每月花500元就可認養一匹馬,之后可隨時去騎。此舉讓壽先生吸引了一幫以“80后”為主的鐵桿“遛馬族”,其中既有大學畢業生,也有企業白領,還有一些在當地學校教書的外教。
大家經常在傍晚時分,三五成群,穿著騎士裝,游蕩在諸暨城區的大街小巷。在車來人往的馬路上,騎著高頭大馬,除了會惹來很高的回頭率,還能讓人體會到真正的時尚消遣,“想想看,是不是有返璞歸真的味道?”
隨著汽車工業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馬作為一種必需的生產生活工具,正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更多的是出現在旅游景點里,供人玩樂,供商家贏利。
馬現在可以上馬路么?這個問題要是問在幾十年前,可能無需回答就有答案,答案就是滿大街的馬車,還有人戲稱:“馬路馬路,顧名思義,當初肯定是為馬鋪設的路嘛。”
那么,在如今的馬路上,還能騎馬上路嗎?
對于如何管理“都市騎馬”,目前還沒有相關先例可供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指出,在道路上駕馭畜力車應當年滿16周歲,并遵守下列規定:不得醉酒駕馭;不得并行,駕馭人不得離開車輛;行經繁華路段、交叉路口、鐵路道口、人行橫道、急彎路、寬度不足4米的窄路或者窄橋、陡坡、隧道或者容易發生危險的路段,不得超車;駕馭兩輪畜力車應當下車牽引牲畜;不得使用未經馴服的牲畜駕車,隨車幼畜須拴系;停放車輛應當拉緊車閘,拴系牲畜。
“對于手拉車、拖拉機等車輛,交通法有相關規定制約,但對于在城區騎馬,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諸暨市交警部門有關人士表示,“在機動車道上,只能行使機動車,馬是肯定不能在機動車道上騎的,但如果是在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騎馬,目前在相關法律法規上還處于管理的空白點,因為有關法規只對畜力車管理做出規定,顯然騎馬不屬于畜力車范疇。”
其實,對于諸暨壽先生的四匹馬,早前,當地城管、工商、畜牧、運管、環保等部門還曾專門開會進行協調。
在協調會上,城管部門表示,騎馬上路,可能妨礙市容觀瞻,但因為沒有相關禁令,倘若有人真騎上街,他們也管不了;行政執法局表示,如果馬在路上隨地大小便,污染路面,可從破壞市容方面進行處罰,但只要馬主做好清潔工作,他們也無權干涉;林業部門表示,只有野生動物飼養時才需要辦理有關手續,倘若市民養的是家馬,也無需他們監管;農業局畜牧處表示,當地有規定禁止在城區養豬,但規定沒有說不可以養馬。
不少市民表示,“要是能每天騎著馬上下班,的確別有趣味,并且再也不用擔心油價的上調了!”
但也有一些市民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里騎馬“太玄乎”,不僅馬的糞便會影響環境,安全問題也很讓人擔心。
由于現在城市交通狀況復雜,很多城市出現機動車擁堵等狀況,有關部門擔心,如果每天都有一些好事者騎馬上街,不僅會因為大量市民圍觀而引發更為嚴重的擁堵,一旦馬受到驚嚇,在大街上狂奔將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城市噪音這么多,馬后面的汽車鳴了幾聲笛,馬兒受驚了,這怎么辦?受驚的馬可不聽主人使喚的,更看不懂紅綠燈!”
在諸暨舉行的協調會后,壽先生聽從了有關部門的建議,將四匹馬轉移到了距離城區較遠的郊區。
“這匹馬騎著感覺真不錯,賣不賣啊?多少錢?”騎著馬走在大街上,董師傅經常會遇到詢價的市民。
“有一次,一位老人家跟著我走了好遠,執意要買我的馬,我不忍心說不賣,就隨口說要1萬多,老人家居然立刻就要買,原來他孫子很喜歡馬,鬧著要爺爺買匹馬送他上學。”
“現在的小孩子不僅自己是獨生子女,父母也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自然是疼愛有加,現在經濟條件好,再加上小孩子越來越遠離農村,1萬元買匹馬,比花幾千元買臺游戲機,對孩子成才更有好處。”董師傅說,正是馬的飼養和護理讓人頭痛,他的馬才沒有被買走。
盡管董師傅的馬沒有被買走,還是有很多市民表示出對馬的喜歡和眷戀。
“今年2月份,油價又漲了一次,現在93號汽油都突破每公升7元了,真想把車賣掉,換匹馬騎!”在采訪中,一些市民表示,騎馬不僅時尚,還是綠色出行,“能省下不少汽油錢。”
還有的市民認為,現在城市道路常常堵車,一堵就是幾個小時,“要是騎馬就不用擔心路堵了,有個縫隙我們就能‘開’過去。”
養一匹馬能比養一輛車省錢么?
據壽先生介紹,現在一匹好馬的市場價要近萬元甚至更多,在平時,如果是干草,一匹馬每天要吃10公斤,青草要吃50公斤,此外還要吃雞蛋、玉米等精糧。“這樣算下來,一匹馬每年的伙食費至少要2萬元,還要給馬找個馬棚、找個倉庫儲備草料,上班這么忙,馬兒一會兒吃一會兒喝的怎么辦,肯定還要找個飼養員,一匹馬每年的花銷要接近10萬元。”
“應該說,從實際角度來看,騎馬上下班在都市里只能是一個理想。”壽先生說,在經濟角度上,養馬不比養車省錢,在實用性上也遠遠不及,“汽車跑趟長途,可以在任何一個加油站加油,馬怎么辦?總不能帶著一車草料吧?并且現在城市里有拴馬的地方嗎?要是拴在行道樹上,估計也會被城管貼罰單吧,并且汽車有鎖、報警系統等安全措施,馬卻什么都沒有,出去辦事時還要帶個人專門看馬。”
“騎馬上下班,聽起來很美,但在目前環境下,只能是一些都市人的心靈夢想。”一些養過馬的人士告訴記者,如果讓其選擇騎馬或開汽車,“我最后會選擇開車。養匹馬就像養個孩子,平時工作就比較忙,根本沒什么時間照顧馬。”
由于經營等多種原因,壽先生的騎士俱樂部已解散,“盡管不養馬了,但我還是向往在都市里騎馬逛街。”
在采訪中,有關部門表示,盡管對“都市遛馬”沒有相關法規約束,但一想到滿街馬糞的場景,就讓人不寒而栗。
其實,在遼寧省大連市,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女子騎警大隊,每天上午9:00到10:30,女警騎馬在人民廣場巡邏,已成為濱城靚麗的風景線,女警們也因此被稱為“華夏警花第一騎”。
大連市的女警們是如何照顧馬兒的吃喝拉撒睡呢?
目前,大連市女子騎警大隊有女騎警40多名,早前當地就由政府出資建立了一個騎警訓練基地,馬匹和訓練平時都在基地里進行。每天上午,會有專用大卡車將馬運到人民廣場,這樣,在此期間產生的糞便就可以集中收集,而不會對沿途環境產生影響。在人民廣場巡邏時,騎警大隊還派有專人,負責清掃馬的糞便。
而大連騎警大隊馬的品種也非同尋常,一般不容易受到驚嚇,“而就算馬匹受了驚嚇,訓練有素的騎警隊員也能夠及時應對。”大連女子騎警訓練基地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還沒有發生因馬匹驚嚇而引發的傷人事件。
顯然,對一般家庭來說,不具備大連市女子騎警大隊的條件,而綜合種種因素,對于大多數都市人來說,養馬是一件不可行的事情。因此,他們更加迷戀馬,盡管馬只是個傳說。
其實,作為曾經是生產生活的必需品,在我國現在一些邊遠地區的農村,馬還在充當著主要勞動力的角色。而隨著汽車工業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都市里,馬已經失去了主宰馬路的機會,更多的馬馳騁在賽場上,或者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2011年2月份,在廣西某賽馬場,一名男子看馬賽時,被撞翻滾至場中,在萬分危急時刻,奔馬將其叼住救出。
有網友拍下了這精彩的一幕,并放到網絡上,引起無數網友的驚嘆。有網友留言稱:馬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馬不是浮云。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