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的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看中了位于黃金地段的一幢居民樓,準備買下來建商廈,肯定能賺個盆滿缽滿。在最初拆遷摸底時,大部分居民對房地產開發公司給出的優厚的拆遷條件非常滿意,都同意馬上搬遷。公司便與各方簽了合同,等所有住戶一搬走,立馬就可以拆遷。
房地產開發公司當時很急,因為早一點兒拆遷完畢,早一天開工建設商廈,就早一天贏利。于是他們晚上、周末都在辦工,為住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為他們找新房過渡,幫他們請搬家公司搬家,甚至有的住戶由于住在新的地方不好找工作,他們還幫助其找工作,真是做到了仁至義盡。公司的無微不至,讓112位住戶都積極配合。
可是最后有三家住戶不同意搬遷:一戶說給他的價錢太低,而他的要價又太高;一戶是一對老人,因為住在這里有感情了,哪里也不想去;還有一位老人,因為身體不行,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幾年了,也不想離開這里。
怎么辦?眼看就大功告成了,卻被這一小撮人壞了大事。多耽誤一天,公司就損失不少錢。對于兩家老人,要不要用些手腕,有人提議請黑社會的人來嚇唬他們一下;對于釘子戶,請政府、警察等各方面的關系來趕他走。公司高層沒有采納這些建議,而是決定慢慢做工作。就這樣,他們派出了談判高手與釘子戶談判,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十次。最后談了二十次,都沒有談成,他們才意識到這個釘子戶根本就沒有誠意。
而對于老人,公司則通過溫情政策,因為那位老人當時已經60歲了,而且患了很多病,醫生也斷言他活不過五年,他就準備死在這里,于是公司給他請了保姆,一旦他生病還主動派車送他去醫院。他很是感動,也希望自己“早些”離開,以感謝公司對他的關懷。而對于另外一戶對房子有感情的老人,公司則幫他們找了同樣的房子的地方,可是他們都不滿意。就這樣,他們就一直沒有離開。
很快,兩年過去了,而這樣耗下去對公司極為不利。公司最高領導也分別登門,找了三位住戶,甚至求他們高抬貴手,可還是無濟于事。最后公司領導意識到了,必須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他們一如既往地與住戶溝通,希望可以打動他們。可是釘子戶一年比一年要價高。那個患病的老人身體越來越好了;那對老人也越住越不想走了。就這樣,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公司已經創造了最長拆遷紀錄,也因此快把公司拖垮了。
接著美國經濟危機暴發了,那個釘子戶投資的產業遭到了滅頂之災,他扛不住了,急需一筆錢周轉,于是趕緊找到這家房地產公司,愿意按過去達成的拆遷款協議簽字。公司沒有乘人之危,而是同意給予他很高的拆遷賠償款。又過了一年,那位生病的老人,在堅持了20年后,去世了,他去世時,非常過意不去,可是公司依然為他舉行了最高規格葬禮。這一系列舉動,打動了另外一對老人,他們終于同意搬走。
就這樣,當所有住戶都搬走時,已經過去26年了,這家公司創造了美國拆遷史上的紀錄。這家公司為此下屬的幾家小公司都倒閉了。可是這一事件曝光后,他們成了最有名氣的房地產公司,之后很多州、市都請他們去參與城市建設。這家公司得到的遠比損失的,要多得多。
編輯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