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男孩面臨高考,他的同學們都籠罩在向高考沖刺的緊張氣氛中。
男孩卻不緊張,因為他正沉迷于小說。他讀著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把上課時光都遺忘了。
班主任知道了男孩的情況。男孩聰明而有個性。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可在這關(guān)鍵時刻,如果不把他從小說里拉出來,他就有可能考不上大學。但班主任知道男孩的秉性,如果生拉硬扯會起反作用,怎么辦?
有一天,電影院正在放映《基督山恩仇記》。班主任知道后。就去買了一張電影票。然后把男孩叫來,把電影票遞給他,笑著說:“《基督山恩仇記》,今天下午是最后一場了,再不去看就沒機會了。”
男孩接過電影票,又驚又喜。猶豫了一下說:“可我下午還得上課呢!”
班主任說:“課有什么好上的?現(xiàn)在,你認為什么是最重要的?當然是愛德蒙·唐泰斯最重要!所以老師支持你。”
男孩揣著電影票,在校園里茫然地轉(zhuǎn)了兩圈。突然。他意識到了什么,忙跑回教室,靜下心來認真地上課。下課后,他到班主任面前承認了錯誤。男孩當然想再去看一次愛德蒙·唐泰斯,可電影能再看一次,青春時光能再來一次嗎?
班主任的舉動讓男孩省悟:人的一輩子分很多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最重要的事,而那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是參加高考。
第二年高考,男孩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畢業(yè)后,他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任記者,后來因主持央視的《實話實說》而成為觀眾喜愛的名嘴。他就是崔永元。他一直珍藏著那張電影票。
編輯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