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但他和其他的農民又不同。他的世界,除了廣袤的土地、豐茂的果園、一群肥碩健壯的奶牛,還有歌。不是一般的歌,是意大利歌劇,是《圖蘭朵》。他42歲才開始學習唱歌,憑著對音樂的癡迷和熱愛,他唱到了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上,唱到了2009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如今,他的名字家喻戶曉,這位來自大連56歲的農民,叫劉仁喜。
唱歌是劉仁喜的夢想,但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時代,唱歌被人看成是旁門左道不務正業。為此,父親甚至弄壞了他練習的笛子。夢想從此深埋,他老老實實做起了農民,學木匠、瓦匠,種果樹,養奶牛,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可是內心深處,夢想的種子從不曾死亡。他跟著錄音機練,對著奶牛唱,在他的帶動下,弟弟被歌舞團聘為專業歌唱演員,而他自己,也終于借著”春晚”的舞臺一夜成名。
那天,在《藝術人生》的現場,主持人問他:“成名了,今后打算怎么發展?”他說:“我就想開一場個人演唱會,錄成碟,等下雨天不能干農活的時候,在家里放著自己聽。影碟機一放,炕上一坐,喝點小酒,看看,多美……”
這是一個農民的夢想,樸實,自然,本真。他知道夢想有多美,所以這大半生里,一直在為這個夢想努力。終于,在沒有了經濟上的后顧之憂后,他開始朝著夢想努力。
他讓我想起電影《立春》里的王彩玲。在縣城教音樂的她,雖然長得很丑,但有一副好嗓子。她唱意大利歌劇,那樣美的聲音,猶如天籟。她的夢想,是唱到巴黎歌劇院。為了這個夢想,她一次次穿梭在北京和小城之間,用謊言裝飾自己,拒絕世俗的婚姻……雖然夢想并沒有實現,但對夢想的渴望卻始終不曾泯滅。她心里一直裝著那個華美的夢:在燈光璀璨的舞臺上,穿上美麗的演出服,音樂響起來,她的聲音在掌聲雷動的歌劇院里飛翔。
那天,前樓的一位老太太來找我。她拿著一沓稿紙,虔誠得像個小學生:“聽他們說您是作家,能抽點時間幫我看看稿子嗎?”她63歲了,之前是一家國營企業的會計,和數字打了30多年的交道。可她說,她的夢想是當個作家。年輕的時候為了生活,夢想被擱淺,直到退休后,她才開始正式學習寫作。每天送孫女上了托兒所后,她就在家里寫寫畫畫,不會用電腦,就在紙上寫。
我接過那沓稿紙,厚厚的,寫得密密麻麻。她說:“我就想出一本書,寫著我的名字。在陽光燦爛的午后,沏一杯茶,坐在陽臺上,閑閑地翻上幾頁……”
那一刻,我的心被她的夢想深深感動了。這個滿頭銀發的老太太,令我肅然起敬。
生活如此平淡,日子按部就班,可總有一些東西,會穿越歲月,亙古不變。讓我們始終保持內心的堅守,比如夢想。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句話:我有一個秘密,我知道人生有多美。對于他們,這句話也可以改成:我知道夢想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