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秋天得不到收獲/我不遺憾千百次播種/即使花開結不成果實/我不遺憾千百次凋零/即使永遠找不到大海/我不停息尋覓的歌聲/即使腳印被風雪掩埋/我也珍愛走過的路程/無怨無悔才是人生/朝著地平線匆匆走去/讓世界評說我的背影”(《即使》)
這是少年時讀過的一首詩。這首詩,曾深深地撥動過我的心弦:不僅在于它藝術的雋美,還在于它主旨的深邃。它像一壇陳年的美酒,儲存在記憶里,年久愈香。慢慢品咂,細細體味:蘊含于字里行間的那一份執著與篤定,可謂回腸蕩氣,一詠三嘆,直逼人的靈魂深處。
執著與篤定,是一種何等的操守與情懷,一如朝陽花。
朝陽花,俗名向日葵,原本是一種極普通的草本植物;但因其有追隨太陽回繞的特性,且花盤狀似太陽,故而獲此美名。朝陽花,或許是因為始終向著太陽,所以,它才能開得那般明媚,那般蓬勃,那般飽滿豐盈——它遠遠超越了其本身的平凡,而升華為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種象征。
聽過一段有關朝陽花的動人傳說。西方神話中,克麗泰是一位水澤仙女。一天,她在樹林里遇見了正在狩獵的太陽神阿波羅,她深深為這位俊美的神所著迷,瘋狂地愛上了他。可是,阿波羅連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麗泰熱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羅能對她說說話,但她卻再也沒有遇見過他。于是她只能每天注視著天空,看著阿波羅駕著金碧輝煌的日車行走在天空。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阿波羅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這樣呆坐著,頭發散亂,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陽。后來,眾神憐憫她,把她變成一大朵金黃色的朝陽花。她的臉兒變成了花盤,永遠向著太陽,每日追隨他,向他訴說她永遠不變的戀情。
那位化身為朝陽花的女子,憑著那一份執著與篤定,一路追隨著自己的愛情,無怨無悔,地老天荒。
我從小就懷揣著文學的夢想,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成為一位詩人或作家。年少時,因閱歷的淺薄,更兼用心不專,我在追逐這一夢想的道路上,走得步履蹣跚,并曾經一度心灰意冷,止步不前。后來,老家屋后那一片繁華似錦的景象,深深地攫住了我的眼球,絢爛了我的心境。那一朵朵金黃金黃的向陽花,面向著太陽,開得如火如荼,流光溢彩,猶似一張張燦如太陽的笑臉,訇訇然唱一首繽紛的歌!我豁然頓悟:只有像朝陽花一樣,首先具有一顆明朗樂觀的心,然后,朝著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矢志不渝,才能最終開出朝陽花一般燦爛的文學之花。于是,近年來,我追隨著我心中的太陽——文學夢,筆耕不輟,一路求索。
巖縫中的小草,心向著外面的大千世界,樂觀頑強地生長;溪溝里的細流,心向著遙遠的汪洋大海,勤奮不停地奔跑;樹林里的雛鷹,心向著高遠的浩瀚藍天,鍥而不舍地飛翔……
在向著理想、愛情抑或事業奮進的征程上,也做一朵朝陽花吧:常懷著一顆向日的心,堅守那一份執著與篤定;燦燦爛爛地開過一場,蓬蓬勃勃地活上一回——如此人生,方無怨無悔。
(編輯 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