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觀察跌打生骨顆粒治療外傷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50例骨折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100例與對照組50例,治療組予口服跌打生骨顆粒治療,對照組予口服傷科接骨片治療,分析2組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臨床總療效比較,經統計學處理,2組無顯著性差異;臨床癥狀療效結果表明,治療組腫痛減輕、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減少,平均3天以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跌打生骨顆粒是治療外傷性骨折較好的中藥制劑,具有快速消腫止痛、活血祛瘀、促進骨折愈合的功效,值得更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外傷性骨折;跌打生骨顆粒;傷科接骨片
中圖分類號:R274.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5-0033-02
跌打生骨顆粒是廣西歡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民族藥制劑,筆者將其用于治療外傷性骨折100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將15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00例中,男82例,女18例;年齡7~63歲,平均34.07歲;骨折類型:股骨骨折27例,脛腓骨骨折16例,肱骨骨折18例,尺撓骨骨折16例,其他類型骨折23例。對照組50例中,男34例,女16例;年齡15~75歲,平均42.48歲;骨折類型:股骨骨折12例,脛腓骨骨折11例,肱骨骨折6例,尺撓骨骨折4例,其他類型骨折17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有明顯的直接或間接暴力的外傷史;(2)全身癥狀:無并發癥的單純性骨折,全身癥狀不甚明顯或不嚴重;(3)局部癥狀: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功能障礙,畸形,異常活動,骨摩擦音;(4)X線表現:提示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遭受破壞,可明確骨折的診斷,可確認骨折類型、移位方向、骨折形態等局部變化,并排除病理性骨折;(5)中醫證候:癥見局部腫脹,疼痛,肢體活動受限,面色蒼白,皮膚瘀斑,舌質淡紅或有瘀斑,苔薄白或黃,脈弦或沉實而澀。
1.3 證候評分標準 見表1。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口服廣西歡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跌打生骨顆粒(國藥準字Z20025338),成人每日1次,每次1包,連服4周。
2.2 對照組 口服大連中藥廠生產的傷科接骨片,成人每日3次,每次4片,連服4周。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照2002年7月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中醫正骨學中骨折臨床愈合標準》。臨床痊愈:局部無壓痛,無縱向扣擊痛;局部無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在解除外固定情況下,上肢能平舉1 kg重物達1 min,下肢能連續徒手步行3 min,且不少于30步;連續觀察2周,骨折處不變形,則觀察的第1天即為臨床愈合日期;顯效:小于原來分數的1/3者;有效:小于原
來分數的2/3者;無效:大于原來分數的2/3者。
3.2 治療結果
3.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
4.2 2組治療后腫痛減輕、消失時間比較 見表3。
4 討論
外傷性骨折是由外力作用引起骨質破壞所致,骨折后由于骨斷筋傷、脈絡受損、惡血留內、氣血凝滯、阻斷經絡、不通則痛,故患處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壓痛或叩痛;離經之血外溢肌膚,組織水腫,靜脈和淋巴回流受阻,故損傷部可出現腫脹;若瘀血溢至皮下,則會出現皮膚瘀斑。跌打生骨顆粒是根據廣西少數民族經驗和傳統的中醫理論研制的民族藥制劑,由自然銅、腫節風、丹參等多種中藥組成,主要用于外傷性骨折。自然銅為傳統的中藥,主要功效為散瘀止痛,續筋接骨,多用于跌打損傷、骨折等[1];腫節風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效,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的作用[2];丹參具有活血化瘀及增強免疫作用[3]。跌打生骨靈顆粒以“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符合外傷性骨折的病機,是擇藥合理的處方。
臨床觀察顯示跌打生骨顆粒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對骨折引起的疼痛、腫脹、瘀斑等療效顯著,同時能促進骨痂生長,縮短了骨折愈合時間,療效明顯。
參考文獻:
[1]龍智銓,湯梅玲.自然銅不同服法在治療肱骨近端骨折中的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藥,2002,25(2):28~29.
[2]郭樹繁,賈春芝,張燕,等.腫節風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急性咽炎116例[J].吉林中醫藥,2003,23(7):29.
[3]Wong CK,Tse PS,Wong EL,et al.Immunomodulatory efects of Yun Zhi and Danshen capsules in health subjects-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crossover study[J].Int Immunopharmacol,2004,4(2):201~211.
(收稿日期:20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