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青春期宮血;育陰止崩湯;崩漏;中醫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271.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1-0037-02
青春期宮血是發生在青春期女孩身上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其特點是月經的周期、經量發生嚴重紊亂,筆者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31日自擬育陽止崩湯治療該病85例,收到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診斷標準(1)參照2007年5月出版《中醫婦科學》(主編:馬寶璋);(2)B超及輔助檢查排除內外生殖器官病變(宮頸息肉、子宮肌瘤、多囊卵巢、卵巢腫瘤、盆腔炎)、全身性慢性疾病(血小板減少、甲狀腺及腎上腺疾病、結核病、垂體疾病、惡性病變)。
1.2一般資料全部病例均為本院婦科門診治療的患者。年齡12歲-18歲,平均年齡15歲,其中12歲-15歲58例,15歲-18歲27例;病程1-3個月43例,3-6個月3l例,6個月以上11例;B超檢查:子宮附件無異常68例,附件增粗12例,卵巢卵泡囊腫5例;血色素100-110g/L 38例,90-100g/L 25例,80-90g/L17例,80g/L以下5例。
2、治療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自擬育陰止崩湯治療,處方:阿膠(烊化)10g,黃芪15g,太子參15g,麥冬15g,枸杞15g,菟絲子15g,玄參炭10g,生地炭10g,藕節炭10g,血余炭10g,烏賊骨10g,當歸10g,益母草10g,白術10g,白豆蔻6g,甘草6g,1日1劑,水煎取藥液600mL,每次150mL,分4次溫服,連服3劑,血凈即停。連服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治療1個療程后,月經周期、經量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半年內無復發;好轉:治療1個療程后,月經周期、經量基本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減輕,實驗室檢查較治療前有明顯好轉,半年內偶爾復發,經治療都能有效;無效:治療前后月經周期、經量及全身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轉科、或轉院治療。
3.2治療結果服藥1個療程后,治愈47例,占55.3%;好轉33例,占38.8%;無效5例,占5.9%。總有效率為94.1%。
4、討 論
青春期宮血在中醫學中又稱“崩漏”、“崩中漏下”等。其病因少女初潮,先天不足,腎氣稚弱,天癸初至,沖任未盛,脾腎氣虛,陰血虧虛,虛火動血,迫血妄行,導致沖任受損,血海不固而發病。因此用阿膠、黃芪、太子參、麥冬、枸杞、菟絲子益氣補血、滋養肝腎;玄參炭、生地炭、藕節炭涼血止血;血余炭、烏賊骨、當歸補血固沖;益母草化瘀止血;白術、白豆蔻、甘草芳香化濕、健脾益氣;全方具有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益氣養血之功。西醫學認為青春期宮血是因為機體內外因素如精神的過度緊張、環境和氣候改變、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等因素,可干擾丘腦下部一垂體一卵巢軸的相互調節和制約,卵巢功能失調影響子宮內膜,導致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因此在治療中除了調整月經周期及糾正貧血等治療方法,還要依靠積極樂觀的心態、減輕學習負擔、減緩壓力及日常生活調理。按照月經周期進行藥物調理,并且配合精神療法、生活調理的協同作用才能更好減輕癥狀,減少出血時間和出血量,達到預期防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