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900個
三十年如一日,自己種菜賣豬肉,守著清貧,先后收留鄰近村里的近900個貧困留守兒童在家里吃住,還讓他們上學。廣東“豬肉佬”鄧衛星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他也被網友投票評為“中國網事感動2011”第一季度的 “草根英雄”。
14萬
6月底,香港科技大學在北京舉行面試。為吸引內地優秀學生就讀,該校對所有報考的內地狀元,承諾給予每年14萬港幣的全額獎學金。高考結束,一場爭奪優秀生源的戰爭又開始了。
531分
天道酬勤。因先天成骨不全,從小不能走路的北京女孩方璇,在家自學12年,今年高考考出了531分的好成績,順利超過一本線。不出意外的話,方璇將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新詞·
書包寵物
一些年輕人開始把“養寵物”作為一種校園時尚,倉鼠、蜥蜴、牛蛙等怪異的小動物成了他們的摯愛。不過,不少專家也指出養寵物易傳染病菌,影響居所衛生和身體健康。
毛毛蟲效應
科學家通過研究,把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因跟隨而導致失敗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你是否經常犯毛毛蟲似的錯誤呢?比如思維惰性、目光短淺、害怕風險、缺乏魄力、缺乏創新思想。
社交控
微博和智能手機讓很多人全天候都掛在網上,不是更新微博,就是去社交網站看朋友們的動態。如果有一兩天沒有上網看這些,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很不適應。
曬專業
微博時代,“曬專業”成為高考過后炙手可熱的話題,曾參加過高考的過來人們紛紛發言,希望給學弟學妹們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