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話說·
臺灣偶像劇走進中學課堂
◆ 新聞背景
重慶巴蜀中學,近日開設了一門“最輕松的選修課”。這門課的內容是帶學生看以富家公子愛上“灰姑娘”、雙方誓死相守等經典橋段著稱的臺灣偶像劇。老師解釋說:對于青春萌動的高中生,與其堵不如疏。把臺灣偶像劇搬進課堂,可以讓學生們感受生活冷暖、辨別虛實真假。他們還計劃挑選部分經典劇情,讓學生改編拍攝成屬于自己的“偶像劇”……
說實話,臺灣的一些偶像劇還真是拍得不錯呢。記得我高三的時候恰逢《下一站,幸福》熱播,一星期更新一集。無論上課與否,MP4輪到誰誰就看,課余時間也大多用來討論劇情發展了,呵呵。
灰姑娘遇上王子的情節,的確給了很多女孩美好的幻想與憧憬。的確,與其堵,不如疏,但是開這樣一門課,我覺得搞不好會適得其反。畢竟看完之后,大家記住的只是男女主角之間的浪漫愛情,或美好或遺憾,至于其他的一切,比如現實生活的艱難,追求夢想的坎坷,恐怕早就被拋到腦后了。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謝孜薇
既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也能加深學生對友情、親情、愛情的理解,而對于老師來說,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覺得挺好!
可是,我擔心的是,畢竟偶像劇的劇情是夸張的、不真實的,改編這些只存在于屏幕上的劇情, 意義有多大呢?是否讓同學們來演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更為恰當?或是把偶像劇這一題材僅作為一部分輔助材料,同時來賞析更多有勵志作用的影視劇作品更好呢?
當然,能夠在偶像劇被不斷妖魔化的今天(很多人故意把偶像劇寫成“嘔像劇”),有勇氣開出這么一門新鮮好玩的課,我個人表示佩服。強烈建議推廣哦!
桐鄉茅盾高級中學韓曉婷
對“芙蓉姐姐”說不,廣東試點女性教育
◆ 新聞背景
芙蓉姐姐的畸形作秀、有女孩減肥致死、個別女大學生“傍大款”“當三陪”、一些女性甘當“全職媽咪”……各種“雷”新聞的出現,讓很多學校和家長憂心不已,是因為女性教育的缺失嗎?前不久,廣東省副省長雷于藍在一個會議上說,廣東將進行試點,從中小學開始推行女性教育,強化女性“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意識……
其實,我覺得這些也不能完全歸罪于中國女性教育的缺失。動不動就拿“教育”說事,這是不公平的。對于那些“出格”的行為,我只能說這是一個理不理性的問題。簡單地說,很多國人只會視之為一種談資,一群無聊的人哄鬧一下也就夠了,而根本不會去考慮一些深層次的東西。不知道現在的人是不是都這么容易受到這類事情的影響,但是不得不承認,像芙蓉姐姐畸形作秀、女孩減肥致死、女學生“傍大款”“當三陪”……這種新聞頻頻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社會浮躁、網民無聊的表現。
看到廣東將從中小學開始女性教育,我覺得這是好事,做,總比不做強嘛??墒牵@應該是一個長遠的、全面的“規劃”,而不是把女生召集起來,上幾堂課就可以解決的。
嘉興一中 謝佳軍
新聞中提到的那些“雷人”事件或許是女性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但僅僅是這一方面的因素導致的嗎,或者說這是最本質的原因嗎?
“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缺少經濟的支持,擁有富足的教育就可以了嗎?市場經濟浪潮洶涌澎湃,社會的現實使得人們不得不去面對,去想對策,盡管很多對策都只是下下之策。
有鑒于此,我們能做的或許不應該只是加強女性教育,彌補女性教育的缺失,更應該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進行重塑。當然,這一切的一切不應局限于女性。
浙江大學孫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