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一數,我已游歷過美國50個州中的41個了。而這一切,都要從我高中交換尾聲的畢業旅行開始。光這次旅行,美國媽媽就帶我去了23個州。我的美國經歷,也正是從西部之旅開始,才慢慢變得真實、完整——
準備出發
我第一次去美國是2003年,那是高中交換,被派到了人煙稀少的威斯康辛州中部小鎮堪培里亞。美國的中學放假很早,到2004年5月底,暑假就開始了。雖然我在那里非常努力,一年就拿到了高中文憑,但在畢業派對散去之后,還是感覺這次美國經歷缺少了些什么。6月底就要回國了,這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還能做些什么有意義的事情呢?
一天,大家都在客廳看電視,美國媽媽突然對我說,她要帶我去旅行。美國媽媽已經退休,她決定駕車帶我去感受一下美國的大好河山,讓我高中交換的一年能夠完美收筆。美國媽媽說:“不曾驅車飛馳美國西部的沙漠平原山川草地,就無法理解美國人所崇尚的自由的真正意義。這次旅行我只負責開車、出錢,所有的路線全部由你自己設計。”我當時的心情,用“欣喜若狂”來形容毫不過分。
中國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說法,每個國家都有幾處標志性風景,如果不去就好像根本沒到過那個國家一樣。因此,我在設計路線的時候,自然包括了黃石公園、大峽谷之類的名勝。美國媽媽在西雅圖、拉斯維加斯、亞利桑納等地有親戚。親戚家可以免費住宿,因此設計路線的時候能經過則最好。
但是問題馬上就來了,我還得參加ACT考試。這是與SAT類似的大學入學考試,美國人很多都考ACT,而不考SAT。我自然不可能因為考試放棄如此美好的周游機會。由于那一天全美統一考試,權衡之后,我決定在旅途中考試。從出發到考試日有半個月時間,我們能否按時趕到報名的城市,是個很大的未知數。如果景點安排過多,那就有可能錯過考試;如果安排得太松了,那有可能提前到達,把本可以旅游的時間給浪費了。所以,我所面臨的壓力仍然是很大的。
只有兩個人出行,我們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外,車里還有空間放其他東西。我毫不猶豫地帶上了小提琴——我一直想象能在美國的海邊、在大峽谷、在黃石公園等風景名勝留下自己的琴聲。
那時去美國交換,我沒有帶筆記本電腦。本以為美國這么發達的國家,肯定家家戶戶都有網絡了。誰知美國媽媽家里,電腦雖然有,卻是落后的臺式機,而且根本不能上網。美國媽媽特地為我去辦了網絡套餐,并升級了電腦配件。美國爸爸甚是開心,因為如果不是我去,家里肯定不會升級電腦并擁有網絡。美國媽媽崇尚自然,她痛恨那種整天坐在屏幕前面而不和身邊事物打交道的生活狀態。可是要旅行將近一個月,沒有電腦將會非常不方便。我和美國媽媽一說,她幫我借了一款蘋果舊電腦,電池每次充滿只能用半個多小時。這正合美國媽媽的心意,對她來說,真正的旅行就該越少接觸電腦、手機這樣的東西越好。另外,美國媽媽堅持要帶一盒麻將。至于原因,我先賣個關子,后面會詳細講到。
說起手機,大家也許不敢相信,我去美國的這一年都沒有買手機、用手機。同時,美國媽媽沒有手機,美國爸爸有手機卻永遠關著。在那里,所有的事情固定電話都能解決,人們不習慣帶個手機走來走去。因此,我們這次旅行真的是充滿了美和樂趣(比如風景、提琴),而把電腦、手機這類設備的使用降到了最低。
就在一切準備就緒,整裝待發的時候,美國媽媽突然說旅行計劃需要稍稍改動。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意外第一站
美國媽媽對我說,我們的旅行提前一天出發,她幫我約了威斯康辛州最好的私立文理學院瑞鵬大學,與副校長見面。其實,美國媽媽早就希望我能夠在美國上大學,能夠和他們離得越近越好。因為我快回國了都還沒有提起申請美國學校的事情,ACT也要旅行途中才考,美國媽媽比我還急。其實我之所以不急,是由于交換組織及中國教育部有約定,去美國交流之后必須回國至少待一年才能再出國。
國內的高中生和家長也許對美國的教育現狀不太了解,往往在申請大學的時候只看學校排名。美國媽媽經常說:“在我們眼里,哈佛耶魯固然好,但是要了解排名的原理和自己的追求,才能更好地選擇學校。”事實上,排名的很多重要因素可能對我們擇校生來說并不重要,比如教授發文章的多少、畢業生捐款總數等等。本科作為一個學習和開闊視野的階段,教授花多少時間在學生身上,學生能享受怎樣的學習氛圍,才是最重要的,文理學院應該算是最適合本科生的學校了。很多排名靠前的大學校,有實力的教授都顧自己搞研究,學生從來見不到,課基本都是助教來上,并沒有讓學生享受到學校最優質的資源。而文理學院一般規模都很小,學生都是教授親自帶,作業都是教授親自改,學生能分享到很多本該屬于自己的資源。
瑞鵬大學在我們所在的小鎮北面將近100公里的地方,于是我們旅途一開始就向北進發。在玉米田里行駛了很久,遠離城市的喧囂,我們眼前突然出現一座古堡。到了!
這是一座相當漂亮的學校,春末夏初,校園里到處是碧綠的草地、茂密的樹木。主體建筑都保留著建校150多年來的原始風貌,很多房子翻修過好多次了,但改動的往往是內部。因為已經放暑假,校園里幾乎沒有人走動,眼前的景觀讓人恬靜而舒心。時不時地就會有小松鼠在你面前蹦來蹦去,陽光灑在叢林小道上,偶爾會有鳥兒飛過,地上的光斑忽明忽暗地閃爍。讓我感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我們來到了學校辦公樓,樓不高,只三層,模仿古希臘的建筑風格,門口有幾根雕刻細膩的巨大石柱。一進去,我就感覺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正對著門的公告牌上赫然拼出了“Welcome to Ripon Taiyi”的字樣。雖然拼的人也許只花了幾分鐘時間,但是這種有人情味的舉動讓我一下就喜歡上了這里。是的,文理學院往往在針對每一個個體的關懷上有著特別的優勢。
接待的阿姨一看我們來了,立馬迎上來。她一邊告訴我副校長馬上就能見我,一邊掏出兩盒夾心餅干送給我。“我們這個城市很小,沒什么制造業,唯獨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餅干廠。如果你將來真的來了這里,餅干廠每天都會免費向學生發放餅干。”有東西吃自然很開心,尤其是旅途剛剛開始,就有人送免費的好東西吃。
剛把餅干收好,副校長就滿面笑容地從里屋走了出來,并把我和美國媽媽帶到了她的辦公室。其實我并不知道這次拜訪是一次面試,還以為只是見見校領導,了解一下學校情況。
一坐下,副校長就問我對這個學校的第一印象如何,有什么感覺,然后又把我的過往經歷都問了一遍,她對幾個方面特別感興趣,首先是我拉小提琴,并且在國內就擔任樂隊首席。聽說我在交換的那一年同時參加了威斯康辛州高中生聲樂和器樂比賽,兩樣都獲得了一等獎。她馬上一個電話打到音樂系,要讓那兒的老師見見我。說來也巧,我正好帶著小提琴。跟副校長見完之后,我的下一站就是音樂系。
副校長特別感興趣的另一點是,我作為一個獨生子,之前從沒來過美國,來美國也不知道具體目的地會在哪里的情況下,這一年竟過得如此充實而有意義,并且拿到了高中文憑。我的獨立自主,富有好奇心并且敢作敢為,顯然為自己加了不少分。
副校長又問了美國媽媽一些關于我的問題,美國媽媽自然是毫不吝嗇地大大夸獎了我一番,并講了中學老師對我的高度評價。我同時又對副校長說了我即將在這次旅途中考ACT的計劃。她聽著聽著,又看了看我在美國全A的成績單,忽然轉過來鄭重地對我說:“你被我們錄取了,我們給你提供全額獎學金。你的英語看來非常棒,我們就讓你免考托福了,也給你省點時間和金錢。只要ACT高于我們的錄取線,就直接來報到吧,我相信你絕對沒問題的!”
我當時半天都沒回過神來。不到半個小時的交談,我就已經被美國的本科學院錄取了?這比起很多同學拉鋸戰式地準備SAT,準備Essay,填各種各樣的表格,焦急地等待,有的還要額外申請獎學金,準備面試等等,我真是太幸運了。但我覺得,自己平時的積累也很重要。大家如果除了學業之外,能多參加些社會活動,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再加上些許運氣,在機遇來臨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夠把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
謝了副校長和門口接待的阿姨,我就跟著美國媽媽拿了小提琴直奔音樂系。一個器樂老師,一個聲樂老師已經在等我了。我在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演奏了自己最喜愛的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并被要求演唱男中音版的《圣母頌》。那位聲樂老師居然是系主任,聽完之后馬上拍板給我額外5000美金一年的音樂獎學金。這次表演,也為我之后一進入學校就擔任樂隊首席打下了基礎,音樂老師從那時起就不斷“慫恿”我,讓我把音樂作為自己的專業。
之后副校長還特地派了兩個學生導游,帶我們參觀美麗的校園。臨走時,我都不敢想,一年多之后會再次回到這片土地上,在這里度過自己的本科學習生涯。
下午的陽光分外燦爛,這樣的好消息為我們的旅行開了一個好頭。美國媽媽和我一邊吃著那兩盒餅干,一邊向西駛向明尼蘇達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