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我說錯了,或者說得不夠客觀,我也會去說。因為我是人民代表,我代表的是百姓。對,或錯,都是百姓的一種聲音,都需要傳遞。只要認準我是對的,我就會堅持下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鐘南山自嘲“經常得罪人”,但他始終堅信“真話像真藥一樣重要”。
怎能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一個發動侵略與轟炸的人呢?這是冒犯、攻擊與挑釁。
——針對以美英法為首的多國部隊不斷空襲利比亞的舉措,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莫拉萊斯呼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撤銷頒給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奧巴馬不配獲此殊榮”。
假如你害怕核輻射,就請戒煙。
——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引發了我國沿海居民搶購碘鹽、碘片等“防輻射品”的熱潮,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指出:香煙也是核輻射的來源,香煙中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釙210,如果每天抽半包煙,一年下來受到的輻射量相當于做100次X光胸透。目前我國平均每分鐘約有2人死于煙草相關疾病,7.4億人受到二手煙的侵害,為了所有人的健康,讓我們一起抵制煙草。
只要有一個好環境,創造性很容易被激發出來,但中國教育給學生的扎實的基本功,卻不是簡單換個環境就能獲得的。
——美國國家納米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留美科學家張翔認為:不能簡單地認為西方教育看重孩子的創造力,而中國教育對孩子的創造性是一種“摧殘”、“壓抑”,有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談創造力。
不要總是去追求“三好”。比如我學習好,但我就是愛睡懶覺,我想這也可以,應該鼓勵學生自由地發展。
——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感嘆:我們從小學起就在評“三好生”,到了大學還在評“三好生”,“三好生”的標準成了人才評價的桎梏。
45名學生已經不少,哈佛大學創校時只有7名學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朱清時這樣說,該校首屆實驗班于3月正式開課,45名新生不分專業,與老師們同住一樓,共同探究,開始了不一樣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