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劭天先生走了,作為他的老學生,首先想到的是“文革”期間驚心動魄的李達“三家村”案!
1965年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引出了1966年“文革”第一案“鄧拓、吳晗、廖沫沙三家村”。所謂“三家村”本來是時任《人民日報》社長鄧拓,北京市副市長、歷史學家吳晗和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長、作家廖沫沙六十年代初集體寫作的筆名,但“文革”伊始,他們卻被打成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三家村”黑幫。在受到殘酷的批判斗爭和種種迫害之后,鄧拓、吳晗含冤自殺,廖洙沙成了幸存者。
在中共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和中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的領導下,武漢大學也“揪出”了“李達、朱劭天、何定華三家村”,同樣被定性為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黑幫,這是當時南北呼應的第二個“三家村”。李達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先驅者、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和早期領導人,時任武漢大學校長;朱碰天是前武漢大學黨委第一書記,時任中南局科委第一副主任(無主任);何定華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后期先加入日本共產黨、后轉入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革命家,時任武漢大學副校長。他們三人除工作關系之外并沒有任何其他關系,所謂“三家村”完全是被誣陷構成的。在同樣受到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