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演練團體操,必須符合學校工作的特性,那就是“短時”“易練”“高效”。傳統意義上那種有較多表演者參與的,有“復雜(綜合)隊形”變換的團體操是限制和阻礙學校團體操開展的主要因素。那么,有沒有一種隊形簡單而又美觀多樣、練習時間短而收效甚快的練習方法呢?筆者經過多年實踐得出的“16人團體操隊形練習法”,就能在很快時間內(1-2個課時)實現學校團體操演練的愿望,從而達到“一子之動,全盤皆活”的效果。
團體操的排練一般是從先確定隊形開始的。隊形變化設計其實就是要在展演過程中讓觀眾有不同的感受,提升視覺享受。“16人團體操隊形”變化有規律,符合現場以及表演者的實際,能讓觀眾一目了然,耳目一新。它既可以單獨演練,也可以作為大型團體操的一個基本單位模塊,化整為零、分頭演練,以一帶全、以小見大;最后再無縫拼接、集合展示。本文以第三套全國中學生廣播體操《舞動青春》動作技術為載體,就“16人團體操隊形”的運用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化整為零分頭演練
“16人團體操隊形”是把大片的兵團操練隊形分割成以16人為基本的單位模塊(一個班級可以出到3個組),化整為零,分頭演練;對形成的這部分進行“區域整體教學”,即所有的動作技術,特別是隊形編排、調度等都在這16個人以及他們所活動的區域當中完成。
相關說明:
定位圖就是學生在這個圖形上做操的定位,它所處的時間分兩個部分,即每節操的第1個8拍至第3個8拍和每節操的第5個時自至第7個8拍。
跑位圖就是由上一組的定位圖“變化”成為下一組定位圖的中間環節,所有下一組的跑位圖就是上一組的定位圖,只不過加上了流動的對象和流動的先后路線。跑位圖在操中所處的時間也分兩個部分,即雙數跑位圖(No.02、04……)是上一節操的第8個8拍,由上一節操跑到本節操的位置;單數跑位圖(No.03、05……)是本節操的第4個8拍,由本節操的上半部分跑到本節操下半部分的位置。
圖表示學生在原點活動。
圖→爭表示在操的第4個8拍和第8個8拍所進行活動的學生以及流動路線。
圖→表示在操的第4個8拍的后4拍和第8個8拍的后4拍所進行活動的學生以及流動路線。
1.“1 6人團體操隊形”的基本隊形
“16人團體操隊形”的基本隊形(也稱滿天星站位)是在6米×6米(小學生)或者7.5米×7.5米(中學生)的地面上打上前后左右間隔2米或者2.5米的16個點。16人每人站一個點,他們的活動范圍在整個方陣前后左右半格的區域之內。(如圖1)
團體操“滿天星”站位是組成其他所有隊形的基礎,它既可以理解成縱隊隊形、橫隊隊形,又可以理解成斜隊隊形、幾何隊形。
在“滿天星”這個基本站位點上我們安排《舞動青春》的預備節,預備節共有4個8拍組成,前3個8拍用來做操,后1個8拍用來變換第一節“伸展運動”的隊形。
2.“1 6人團體操隊形”的縱隊隊形
縱隊隊形有前后錯位的4路縱隊→2路縱隊→前分后并的4路縱隊→滿天星。在這個隊形中完成《舞動青春》的第一節“伸展運動”和第二節“擴胸運動”。(如圖2、3、4、5)
圖4和圖5是《舞動青春》第二節“擴胸運動”的跑位圖和定位圖。
3.“1 6人團體操隊形”的橫隊隊形
橫隊隊形有工字橫隊→2列橫隊→左右錯位的4列橫隊→滿天星。在這個隊形中完成《舞動青春》的第三節“踢腿運動”和第四節“體側運動”。(如圖6、7、8、9)
圖6和圖7是《舞動青春》第三節“踢腿運動”的跑位圖和定位圖。
圖8和圖9是《舞動青春》第四節“體側運動”的跑位圖和定位圖。
4.“1 6人團體操隊形”的斜隊隊形
斜隊隊形有向左斜隊→向右斜隊→人字斜隊→滿天星。在這個隊形中完成《舞動青春》的第五節“體轉運動”和第六節“腹背運動”。(如圖10、11、12、13)
圖10和圖11是《舞動青春》第五節“體轉運動”的跑位圖和定位圖。
建議這一節操16人2次斜線到位后分別面向斜線做“體轉運動”。圖12和圖13是《舞動青春》第六節“腹背運動”的跑位圖和定位圖。
5.“1 6人團體操隊形”的幾何隊彩
幾何隊形有口字幾何→十字幾何→圓形幾何→滿天星。在這個隊形中完成《舞動青春》的第七節“跳躍運動”和第八節“整理運動”。
建議:圖14、15、16的學生做操都面向圓心。(如圖14、15、16、17)
圖14和圖15是《舞動青春》第七節“跳躍運動”的跑位圖和定位圖。
圖16和圖17是《舞動青春》第八節“整理運動”的跑位圖和定位圖。
二、無縫對接集合展示
“16人團體操隊形”是一個完整的微型團體單位,是大型團體操的一個基本單位“模塊”,如果按橫3縱2的比例把“模塊”以橫3塊,縱2塊排列,就是小型的團體操(約合2個班級);如果按橫6塊,縱4塊排列,就是中型的團體操了(約合8個班級);如果按橫9塊,縱6塊排列,就是大型的團體操(約合18個班級)。因為動作隊形一致,所以大大地節省了合練的時間。
把“16人團體操隊形”按橫3縱2的比例排列成小型團體操的平面效果是:
1.“16人團體操隊形”×6的基本隊形(如圖18)
2.“16人團體操隊形”×6的縱隊隊形(如圖1g、20、21、22)
3.“16人團體操隊形”×6的橫隊隊形(如圖23、24、25、26)
4.“16人團體操隊形”×6的斜隊隊形(如圖27、28、29、30)
5.“16人團體操隊形”×6的幾何隊形(如圖31、52、55、54)
結語
“16人團體操隊形”僅僅是向大家提供一個由極少人數參與的微型團體操的隊形,抓住了“16人”就相當于抓住了團體操的“千軍萬馬”。大型團體操顧名思義是大兵團操練,組織者既要解決人數問題,又要處理場地問題,這也是學校開展這項活動的困難之處。“16人團體操隊形”雖不及大型團體操那樣氣勢恢宏、場面壯觀,卻也能為枯燥的廣播體操活動增色添彩,為沒有機會接觸團體操的師生創造一個可以親自嘗試的舞臺。因為人數少而便于集中訓練,便于即時修正,特別適合在中小學校中開展。以上是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陋見,愿候教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