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幾經尋覓,最近終于找到了抗美援朝期間,霍英東為志愿軍運戰略物資的主力運輸艇“黑貓號”的照片(圖1)。“黑貓號”是當年往大陸運物資時,與香港當局“緝私艇”相撞后沉沒在香港鯉魚門海峽的(圖2),當時香港報紙紛紛報道這一事件(圖3)。
半個世紀過去了,這張“黑貓號”的照片,與著名豫劇演員常香玉為志愿軍捐獻“常香玉號”噴氣式戰斗機(圖4)、挑水老人譚楚云制作 “抗美援朝生產捐獻集金筒”的照片(圖5)一起,在新中國歷史上像鉆石一樣熠熠生輝!當年,常香玉賣掉她自己僅有的一部卡車,并拿出多年的積蓄作為資金,領導她的“香玉劇社”到全國一些大城市巡回義演,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于實現了為志愿軍捐獻飛機的愿望。湖南湘潭76歲的勤雜工譚楚云,每月僅有8塊人民幣的收入,為了捐錢給志愿軍買武器,從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捐獻武器號召之日起,他用老竹筒制作了一個存錢筒,上端鉆了一個小孔,在竹筒上寫下“抗美援朝生產捐獻集金筒”的字樣,每天用工余時間挑水,把賣水的錢放進竹筒里,一點點地積存,全部捐給志愿軍購買武器。
新中國建國之初,朝鮮戰爭爆發,麥克阿瑟將美軍戰火燒到我鴨綠江邊,并揚言轟炸北京,中國政府組織人民志愿軍保家衛國入朝作戰。為此,第五屆聯合國大會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操縱下,通過了對新中國實施全面封鎖禁運的決議;此后,相繼有43個國家接受了這個決議,在巴黎成立了相應的所謂統一禁運委員會。美國更是宣布對新中國嚴格施行全面禁運,“凡是一個士兵可以利用的東西不允許運往共產黨中國”。表現在朝鮮戰場上,美軍依仗空中優勢,對志愿軍的后方鐵路、公路運輸線,施行“絞殺”性的狂轟濫炸(圖6)。侵朝美軍甚至在他們軍隊中頒布了一條“特別軍規”:當作戰部隊迫不得已從前線撤退時,官兵必須炸毀汽油桶、燒毀汽車輪胎等緊俏物品(圖7)。戰爭需要大量石油(圖8),建國初,中國的石油極為匱乏,1949年石油年產量僅12萬噸,國內所需石油產品90%以上需進口,抗美援朝戰爭更需要大量進口石油,國內商用汽車掛上炭爐代替汽油,以保證軍用。《志愿軍后勤工作總結》表明,現代戰爭的后勤運輸線要油,空軍飛機要油,部隊汽車要油,坦克要油,坑道里的戰士也要油;某軍軍部指揮車就因缺油,無法及時趕上沖往前線的部隊;部隊領油時,需要交回舊油桶或者油桶的出油口螺蓋。
當時,英國追隨美國,英軍加入了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侵朝作戰(圖9),英國還采取了禁止13類物品從英國或包括香港在內的英屬地運往中國內地。香港近百多年來,都是中國內地與外部世界來往的重要運輸樞紐,港英當局執行華盛頓與倫敦的禁令,出臺了禁運法令,封鎖通往新中國的關口與海上通道,對運往大陸內地的“禁運”物資,開展了“緝私”行動。在我國人民抗美援朝運動中,霍英東的海運船隊就是在英國殖民統治香港的環境下,在美國對新中國實施封鎖與禁運這樣的大背景下,多次冒險運送戰略物資的。當時,美軍在戰場所需大量油料是從日本海運、空運到南朝鮮的。石油是美國對華禁運的重點,在朝鮮戰爭爆發后,港英當局也加緊了對油料的禁運與控制,霍先生船隊先是運送祖國急需的石油,在香港缺油后,就轉而運輸黑鐵皮、橡膠制品、五金等,在港英當局嚴密封鎖香港海面的時候,霍英東(圖10)得到了澳門愛國人士何賢(圖11左)的幫助,因為澳門當局控制海面較松,他們利用中共背景的南光公司碼頭中轉(圖12),走澳門海面通道前往大陸廣東海岸。以運黑鐵皮為例,黑鐵皮是制作汽油桶的材料,東西又笨又重,運費也低,從運輸來說,并不是好生意。最初是很大一卷鐵皮,領貨之后,需要在香港碼頭找隱蔽的貨倉卸下來(圖13),加工成小卷鐵皮,便于裝船卸船,躲過巡港的當局警署、工商署督察的監視。霍英東船隊運黑鐵皮,大船一次可裝運300噸,小船一次可裝運100噸。船隊走澳門海面,雖然葡萄牙當局管制松懈,但是也會有冒著國民黨殘余部隊炮火偷襲的風險,當時人民海軍尚未發展起來,在珠江三角洲外海、萬山群島一帶,有國民黨海匪騷擾,他們炮艇上的13毫米機關炮是很厲害的。有次國民黨海匪上了霍英東的船,槍口就頂在他的后腦殼上,搶走了他這船貨物。
經歷了抗戰時日軍的嚴酷統治,抗戰勝利后,香港經濟蕭條,除了過往外輪,香港民間沒有什么像樣的海船,后來才有了一些小船,還有少數機帆船。海上船運世家出身的霍英東很有眼光,他有文化,每天看報懂時政經濟動態,并了解各種消息,他還參加過原珠江航政局的正式考試,獲得輪機手及船長證書。在戰后美英推銷太平洋戰爭剩余軍用物資時,他沒有錢買大的軍艦,便用很便宜的價錢買些舊船和機器。他還從廣東軍閥陳濟棠兒子破產的漁業公司買了幾艘船。這樣,霍英東的海運機帆船隊有十余條船,員工兩百多人,在上世紀50年代初的香港,是頗具規模的船隊,在香港當時從事為大陸運輸“禁運”物資的船隊中,是有名的;因次,也得到港英當局的“很多關照”。而盤踞在珠江三角洲外海的國民黨殘余,也將他的船隊列為襲擊目標。
聰明的霍英東將買來的軍用大馬力發動機裝到運輸船上,使他的船有很高速度。“黑貓號”就是這樣的船,初用時叫“東興一號”,后來改為“有智號”,但大家愛稱它為“黑貓號”。它是用一條從英國人手里買下的船改成的,仗著裝了三臺發動機,馬力大速度快,多次在夜幕中運貨時躲避港英海警和工商署“緝私”船的武力追捕,據《香港時報》、《工商日報》等港報報道,1952年11月20日,月黑風高夜,“黑貓號”在鯉魚門躲避時不幸與工商署“緝私”船相撞沉沒了,船上兩名員工罹難,成為轟動一時的香港重要新聞,報紙紛紛報道并大肆渲染港英水警及工商“緝私”處截獲“黑貓號”以及審訊“黑貓號”船員的消息。港英當局借此大做文章,撞船的肇事者,公然將被撞沉的“黑貓號”主人推上法庭,當局想以“走私非法運輸”罪名強壓到霍先生頭上。社會上也有人稱他是“發國難財”。多年來霍英東不愿提及這件往事,到了晚年才漸松口,在回憶當年往事說:“說走私也好,或說運送抗美援朝戰時物資也好,我都夠膽去做,在海上身先士卒,那時,我每天只休息兩三個鐘頭。”
霍英東是海邊的“蛋家仔”,出生在水上人家的小船上,其祖父霍達潮,曾經擁有大帆船,從事貨運生意,父親霍耀容繼承祖業繼續海運生涯,霍英東從小就和海船結了緣,在海浪海風中長大。霍英東母親劉氏在丈夫病逝后帶孩子們上岸,她持家省吃儉用,攢錢送英東到敦梅私塾小學讀書。霍英東小學畢業后考進了香港有名的皇仁書院(圖14),該書院出了不少愛國名人,孫中山、廖仲愷、唐紹儀等就曾在這里就讀,后來成為新華社香港分社第二任社長的黃作梅,也是霍英東在此讀書時期的高班同學。求學時期,他的愛國思想得到升華,“國家”與“民族”在他心中有了分量(圖15)。抗戰時期,他曾被占領香港的日軍囚禁過。新中國建立后,就在國家危難之時,有商家借為抗美援朝運貨將假藥、過期藥、廢舊棉花充藥棉運給志愿軍時,霍英東很鄙視這些不良商人,義無反顧地投入抗美援朝的反禁運活動中,運送了大量國內需要的戰略物資,在內地公司中取得了良好的信譽。同時他也引起了香港殖民當局的注意,幾十年來,政治迫害和打壓接連不斷。香港社會有人講他“靠走私發家”、“發國難財”,這使他蒙受很大委屈,有好長段時間對這個問題諱莫如深,總回避提及。
圖1. 抗美援朝時期,霍英東船隊的主力運輸艇“黑貓號”。
圖2. 從香港島海面通往大陸航道必經之狹窄的鯉魚門海峽。
圖3. 1952年11月21日,香港工商日報報道“黑貓號”沉沒事件。
圖4. 常香玉捐獻的噴氣式戰斗機。
圖5. 譚楚云老人將錢放入他的抗美援朝集金筒。
圖6. 美軍飛機轟炸志愿軍后方鐵路樞紐站。
圖7. 美軍在向后撤退之前,按命令燒毀汽車輪胎。
圖8. 美軍在南朝鮮的碼頭上堆滿了從日本運來的汽油桶。
圖9. 在朝鮮戰場參戰的英軍士兵。
圖10. 青年霍英東。
圖11. 上世紀50年代,澳門總商會會長何賢在北京向周總理敬酒。
圖12. 霍英東船隊在澳門使用過的碼頭。
圖13. 當時的香港貨棧碼頭。
圖14. 霍英東就讀過的香港皇仁書院。
圖15. 喜歡在國徽前留影的霍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