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的有關權屬
從很久以前開始,攝影師就很注意模特兒或藝人的肖像權問題,近來對于商品或商標的使用權問題也必須提起注意。最近經常發生由于拍攝時無意使用某些小道具而引來的訴訟。即便是拍攝自己買來的東西或者私人物品,同樣可能引起此類問題。比如,把自己購買的東西弄得一塌糊涂然后拍照。雖說買了商家的商品,怎么說也對商家的銷售量做了一定貢獻,但制造者見了這照片理所當然會產生一種厭惡感。千萬不要忘記,制造商擁有對商品名稱、設計和商標等的使用權。因此,以后要想無后顧之憂地進行拍照,最好在決定攝影對象之前與相關的廣告商、代理商和制造商事先做好協議。
而且,最近對于“二次使用”引來的糾紛也聽得多了。比如,最初只在商家內部報刊上刊登的照片,后來攝影師沒經過商家許可就將之應用在廣告上,此般做法是不合法的。這不是近期出現的新問題,只是從前還沒那么多的媒體,對此問題也不甚重視。但如今,隨著網絡的發展和電腦的普及,照片的復制和后期處理變得異常容易,在這個大背景下,“二次使用”的問題也逐漸變得敏感起來。
此外,獲得“二次使用”的許可是件挺費工夫的事兒,為不出意外,事先盡可能將所有細節都協商好,關于廣告的用途也盡量說清楚。雖說如此,但在廣告制作中,也會牽扯到諸如廣告代理商和生產廠商等很多人,所以要取得參與了廣告制作并且對廣告有權利的所有人許可,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另外,不僅是廣告,就連在街上拍快照也可能引起糾紛,這在歐美國家已經像家常便飯一樣普遍了。有些路人很反感被攝影師擅自當成拍照對象。因此,即使照片不會被用作新聞照片,即使拍攝對象不是名人,而是普通百姓,也盡量征得他們同意后再拍攝比較好。
在進入數碼攝影
時代的這十多年里,被稱作修版人的技術價值也漸漸得到人們的認可,他們在整個照片的完成過程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融入了修版人工作的照片,在之后照片的使用權問題上,就不單單是攝影師一個人的問題了。而且,自此以后,隨著照片處理軟件的不斷發展,著作權的問題會變得更加復雜。攝影家也必須在拍照的時候更加慎重才是。
這次介紹的黑白照片是40年前的作品,照片是取得了所有模特兒和商品廠家的許可后才拍的。
慎按快門的重要性
不管是人物攝影還是商品攝影,數碼攝影已經取代膠片攝影成了主流,慎重地按下每一次快門的時光已再難尋了。
對于這點,我自己也必須反省,像從前那樣做好各種設想和計算才拍照的時候也減少了。“不管怎么說,先按快門,再考慮怎么拍”,這種想法在現在很是平常。若持有這種“這樣拍也成,那么拍也可以”的態度,會由于沒預先想好該如何拍,而浪費了時間,最后也會對自己真正想拍的東西變得不清楚了。給別人看這樣的作品,會讓人產生“這個攝影師很優柔寡斷”的印象,對之后的工作也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先按快門,然后再構思作品”,對于攝影新手來說可能會不錯,但要是專業攝影家,應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特別是在攝影室里用閃光燈拍人物照的時候,為配合閃光燈充電,模特兒要接連不斷地變換各種不同的表情和姿勢,攝影師也不需要更換助手和膠卷,相機就和電腦連接著,這樣一來,攝影師就會習慣連續不斷地按快門。如此,拍攝的作品也就變多了,拍攝后的處理工作也會變得繁雜不堪。以前拍攝人物照的時候是一張張精心拍的,我覺得那樣拍出的作品會更好些。
這次介紹的作品是我在潦倒的學生時代,用所剩無多的膠卷,一張張用心拍下的。拍攝使用的是哈蘇500C相機和蔡司Distagon 50毫米1:4鏡頭,以及哈蘇SWC相機(配備蔡司Biogon 38毫米1:4.5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