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經過北京電影學院教師劉燦國、人像攝影師劉明、本刊編輯洛瑤對參賽的38人(每人限投3張)113幅作品的多輪評選,在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專業市場部3位職員的監督下,“新康華杯”新華社紅樓人像攝影比賽獲獎作品出爐。一等獎,獎價值1500元的獎品;二等獎,各獎價值800元的獎品;三等獎,各獎價值300元的獎品;優秀獎,各獎價值50元的獎品。獎品由新康華有限公司和新康華影友俱樂部贊助,感謝佳能公司提供EOS 7D等拍攝器材。
“新康華杯”新華社紅樓人像攝影比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1名)
洛路
二等獎(3名)
李睿嚴大衛劉昀
三等獎(6名)
蔡志勇吳振英楊狄
楊健翔肖磊濤徐振中
優秀獎(10名)
劉群何劍秋王新立
pat135肖磊濤包群
老駱駝李波李鴻文
宋秀峰
緊扣主題才是關鍵所在
——淺談獲獎體會
洛路(網名:識途老馬)/文
“新康華杯”新華社紅樓人像攝影比賽終于落下帷幕,我的作品《紅樓、紅裙、紅顏》獲得了一等獎,雖然感覺幸運,但其實這張片子并不是我最成功、最滿意的作品。我認為獲獎原因不在于技術如何,緊扣了主題才是關鍵所在。主辦方組織這次比賽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宣傳重新翻建、修舊如舊的百年文物——紅樓,也是借助美女元素更好地烘托“紅樓”的時代感。
在拍攝活動現場,大家情緒高漲,爭先恐后,長槍短炮,快門聲此起彼伏,唏噓聲不絕于耳,其場面蔚為壯觀。拍攝后大家熱情不減,認真選片,修片,積極發片,評片,觀賞者贊美之聲如雷貫耳,原創者竊喜之情溢于言表¨¨¨
等獲獎信息公布后,突然感覺大家都變得沉默起來,是冷靜的反思還是失望的感嘆,不得而知。為什么自己用心拍攝的作品沒有結局?為什么自己精心修飾的作品名落孫山?為什么曾經頗獲好評的大作榜上無名?結論只有一個:您的作品沒有緊扣主題。
什么是“新康華杯”新華社紅樓人像攝影比賽的主題?“紅樓、紅衣、紅顏”的融匯貫通,巧妙搭配,張弛有度,完美結合才是本次拍攝并決定名次的主題。
就攝影而言,環境、人像是兩個不同的類別,可以分別表現,也可以合二為一。單獨表現時,視點和視角是作品表達的核心,讓別人看清楚,飽眼福,有美感,有意境是基本要素,讓別人看懂、聯想、深思、感悟,才是視覺表達的延伸。
記得我曾經在某個影友的帖子里發言:為了拍花而拍花,啥就是花;看見了啥就拍啥,是啥還是啥。言外之意就是把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只是照相,記錄下的東西只能停留在那個瞬間;如果把想到的東西表達出來,表達的東西就有了內涵,引發了觀看者的聯想和啟示,才可稱為攝影。
紅樓和美女本身沒有內在和外在的聯系,如果單純地去展現紅樓的外觀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去表現,比如與紅樓合影;如果僅僅被美女的容貌所吸引,則應在五官清晰、用光準確、背景虛化、表情自然、體態舒展等方面用心。但需要把二者完美結合融為一體時,簡單的記錄就會顯得平淡和空虛,這時候需要的不是手法和技術,而是怎樣賦予情節和故事了。只有當你的作品里面體現出一位美女在紅樓上或紅樓下、紅樓邊,表現出對紅樓的依戀或失望或迷惑等情緒時,觀賞者才會看著你的畫面去思考,去想象,去認同。
實話說,我的這幅作品并沒有完全表達我的初衷,技術上存在很多瑕疵和不足,客觀上現場環境比較雜亂,主觀上則是沒有靜下心來仔細構思,拍攝也比較倉促。寫此文并不是為了標榜自己,只是把自己的一點感悟與大家分享。